中醫治療
中醫學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都有經絡相連,通過經絡傳導信息、輸送氣血、骨組織的生長、發育、修復及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方面和"腎氣"盛有關,另一方面,也和骨中絡脈的狀態有關,在正常情況下,骨中絡脈通暢無阻,能將氣血運行於骨骼中,對骨的生長、發育、修復起重要作用。如果由於外傷或其它原因使得骨中絡脈不通,骨的生長、發育、修復就會受到影響,且股骨頭中的"絡脈"不豐、"氣血"罕少,更易產生供血障礙,引起缺血、壞死,這與現代醫學研究證實的動脈供血不足、靜脈淤血相一致。中醫治療骨壞死以疏通骨中絡脈為治法,選用一些透達骨絡的中藥內服、外敷,就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股骨頭的血運狀態,再適當配合益腎中藥就能在股骨頭血運改善的基礎上,刺激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活躍,促使死骨吸收和新骨生長,從而較快消除股骨頭壞死患者的疼痛、跛行等症狀,改善其功能,促進其早日康復。
中藥外治法原理
骨壞死中藥外治法原理是經絡的調衡及臟腑的輸布作用。經絡的調衡及臟腑的輸布作用。在體表給藥,通過經絡血脈或信息傳遞,通過不同的藥物之性味作用,由經脈入臟腑,輸布全身,直達病所,藉以達到補虛瀉實、協調陰陽等作用而達到臟腑調合全身性疾病的目的。中藥外治法的治療原理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1)局部的刺激作用。即利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因子,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的營養,從而起到行氣活血、消炎止腫的作用。(2)藥物的直接滲透作用。通過藥物外用的方法,能直接透過皮膚,切近病灶,增加局部藥物的強度,起到活血化瘀、運行氣血、清營涼血、消腫止痛、促進血管新生、吸收死骨、形成新骨等功效。(3)經絡的調衡及臟腑的輸布作用。在體表給藥,通過經絡血脈或信息傳遞,通過不同的藥物之性味作用,由經脈入臟腑,輸布全身,直達病所,藉以達到補虛瀉實、協調陰陽等作用而達到臟腑調合全身性疾病的目的。 (4)皮膚的吸收作用。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外圍屏障,面積大、毛孔多,除了有抗禦外邪外,尚有排洩和吸收的新陳代謝作用。本療法就是藥物的滲透性和皮膚的吸收功能的統一而進入體內,再通過經絡、臟腑的調衡,輸布作用,或直接作用於局部病灶而起到全身或局部的治療的作用。
飲食療法
骨壞死在治療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在日常生活中的飲食療法。中醫認為,骨壞死多為熱毒侵襲,氣滯血淤,腐骨壞髓,精血虧虛所為,當以清熱行滯,補益肝腎為治。本病辯證選食可分虛實兩大類進行,可選用下列食療方:牛筋湯 牛蹄筋100g,當歸、丹參、香菇、火腿各15g,生薑、蔥白、紹酒、味精、鹽等各適量。將牛筋溫水洗淨,把500g清水煮沸後,放入鹼15g,把牛筋倒入,蓋上鍋蓋燜兩分鐘,撈出用熱水洗去油汙;反覆多次,待牛筋脹發後才能進行加工。發脹後的牛筋切成段狀,放入蒸碗中,將當歸、丹參入紗布袋放於周邊,香菇、火腿擺於其上,生薑、蔥白及調料放入後,上籠蒸3小時左右,待牛筋熟爛後即可出籠,挑出藥袋、蔥、姜即可。佐餐食用。有活血補血,舒筋活絡之功,適用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之勞損型。苡米粥 薏苡仁30g木瓜10g粳米60g白糖2匙將苡米、木瓜洗淨後,倒入小鍋內,加粳米及冷水兩大碗,先浸泡片刻,再用小火慢燉至苡米仁酥爛,加白糖,稍燉即可,每日食用,不拘量。有祛風利溼,舒筋止痛之功,適用於關節重者,活動不利等以溼弊為著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中醫認為,骨壞死多為熱毒侵襲,氣滯血淤,腐骨壞髓,精血虧虛所為,當以清熱行滯,補益肝腎為治。本病辯證選食可分虛實兩大類進行,可選用下列食療方:骨壞死的早期症狀僅僅只有輕微的表現,即髂膝痛,跛行,但是不要忽視這些症狀,骨壞死會給患者帶來功能障礙,甚至不能行走,所以得了骨壞死一定要儘早的治療!
手術治療
人工關節置換術人工關節的種類及材料:股骨頭壞死如能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使70%以上的患者避免或延緩人工關節置換術。但由於在我國,延誤診斷,不規範治療較普遍,使許多股骨頭患者就診時已屬晚期(III、IV期)其他方法已很難奏效,不得不行人工關節置換。隨人工關節材料的改進,假體設計改進及醫師技術的熟練,人工關節置換術的療效在迅速提高,過多的顧慮也是不必要的。人工髖關節的種類包括:①股骨頭表面置換;②人工股骨頭置換;③全髖人工關節置換。常用的人工關節植入材料有:①金屬合金;②高分子材料;③陶瓷材料。根據人工全髖關節假體不同的固定方法,分為:①非骨水泥生物固定;②骨水泥固定。(2)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是多長?對於即將施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最為關心的是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雖然近十年來人工全髖關節置換在國內得到廣泛開展,且骨科醫師技術日趨成熟,但缺乏更常時間的隨訪結果。據國外多中心、大樣本、長時間的研究結果,20年人工關節存活率達80%,30年存活率為64%,即人工關節置換後20年約80%患者的人工關節仍可以用下去,30年後為64%的患者,而他們所使用的假體為上世紀70或80年代設計的。進入二十一世紀,現在人工全髖關節假體的材料選擇及設計更為合理,手術技術廣泛提高,預計假體的使用壽命將更長,療效更樂觀。(3)微創手術在人工關節置換中的應用:隨著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技術的不斷髮展,使小切口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成為可能。中日友好醫院骨壞死與關節保留重建中心開展此手術多年,使其切口長度在10cm以內,手術時間沒有延長甚至可以縮短。此項技術不僅僅意味著單純的切口小,其技術焦點是減少對韌帶、肌肉及骨組織損傷,安全、有效、可重複、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其優點為:①小切口美觀(可採用皮內縫合);②術中關節周圍軟組織創傷小,出血量減少,術後傷口疼痛減輕,併發症少;③早期既恢復日常生活與功能。患者術後第2~3天即可扶拐下地行走,大大地減少了圍手術期的併發症。(4)導航技術在人工關節置換中的應用:影像引導手術導航系統是近10年來發展的新技術,已在臨床得到廣泛應用。中日友好醫院骨壞死與關節保留重建中心已積累人工關節手術經驗超過700例,自2003年3月再國內最先開展導航引導下微創人工髖、膝關節置換術,取得優良療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術後修復期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經過手術所致的創傷,引起髖關節周圍的炎症充血、水腫,二天達到了高峰、以後進入炎症、水腫、血腫的吸收階段,這個階段可因創傷的大小,血腫殘留的有無,脂肪液化的情況,感染是否存在和年齡大小,創口的情況各有不向,一般約一個月左右。術後早期是抗感染,通暢引流,消除血腫,促使創口癒合,注意機體的扶正。14天拆線以後著重進一步促使局部的炎症水腫的吸收和防止和減少關節周圍的粘連,此時著重進行活血化瘀的內外結合治療。外治著重膏藥外用、理療、按摩、骨牽下練習坐臥運動(骨盆截骨,加蓋例外)或被動抬腿曲髖,防止關節粘連。經過一個月的治療,局部組織鬆軟,屈髖功能逐步恢復,疼痛減輕。以此三個標準來評定此期療效的好差,這期亦叫疤痕形成期。如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血腫、水腫吸收則股骨頭的修復快,疤痕的形成少,有利於功能的進一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