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干擾素療法取得初步成功
事實上,在2012年時,就發表了首次概念驗證研究的結果,證明慢性丙肝患者通過無干擾素DAA聯合治療確實能夠實現SVR。4該研究所涉及的藥物是HCV非結構蛋白5A的抑制劑――daclatasvir和HCV非結構蛋白3的蛋白酶抑制劑――asunaprevir。研究對象是感染基因1a或1b型HCV病毒且先前對基於IFN-α的療法無應答的患者,這些患者接受PEG(聚乙二醇)-IFN-α2a(干擾素α2a)-ribavirin(利巴韋林)、daclatasvir和asunaprevir四聯療法或單獨使用daclatasvir和asunaprevir二者聯合治療,為期24周。四聯療法成功治癒了所有的10例HCV感染患者。鑑於無應答者接受PEG-IFN-α、ribavirin、telaprevir(特拉匹韋)或boceprevir(波西普韋)後治癒率之低,取得這一結果是非常卓越的。在daclatasvir和asunaprevir的無干擾素療法組,所有患者的HCV RNA都迅速降低,11例患者中有4例出現SVR,其中的2例基因1b型HCV感染者成功清除病毒。
在日本進行的一項使用daclatasvir和asunaprevir進行治療的研究也十分成功,這項研究只招收感染基因1b型HCV病毒的患者。5所有的10例先前對PEG-IFN-α-ribavirin療法無應答的患者均在daclatasvir和asunaprevir治療後獲得SVR。
無干擾素療法的關鍵進展
在2012年,儘管某些無干擾素療法並沒有成功6,但也首次報道了無干擾素療法成功治癒慢性丙型肝炎病例4
在實現無干擾素療法之前,臨床醫生必須考慮現有療法的不良事件和成本-效益關係9,並調整IFN療法以增加持續病毒學應答率7
圖1 目前正處於研究階段的丙肝直接抗病毒藥物無干擾素聯合療法(包括先前測試過的無干擾素聯合療法)
無干擾素療法的侷限性
其他許多由DAAs聯合組成的無干擾素療法目前正處於臨床開發階段(圖1)。過去12個月所得到的數據凸顯出,單純聯合使用不同類別的DAA還不夠,抗病毒藥物的效力強弱以及其是否存在耐藥壁壘(即能否抵抗耐藥)才是防止治療失敗的關鍵。
Zeuzem等人6研究了HCV蛋白酶抑制劑GS-9256和非核苷酸類聚合酶抑制劑tegobuvir的抗病毒活性,為期28天。在最初48小時的治療中,tegobuvir-GS-9256顯著降低HCV RNA水平,但在第7天時,大多數患者出現病毒學反彈。在15例患者中,只有1例直到第28天時仍維持病毒學抑制狀態。在8例感染基因1a型HCV患者中,觀察到7例出現雙重病毒學耐藥。聯合使用ribavirin可與延遲病毒學失敗,但在4周後,13例患者中仍只有5例的HCV RNA水平小於25 IU/ml。相比之下,所有的14例接受含tegobuvir、GS-9256、ribavirin和PEG-IFN-α2a四聯療法的患者均治療成功。
從這一研究中可以得到幾個重要的結論,這些結論對於未來無干擾素療法的開發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不推薦將兩種耐藥壁壘相當低且抗病毒效力有限的DAAs聯合應用,這會導致在開始治療後的幾天內就對兩種藥物都產生耐受。第二,在所有的慢性丙型肝炎口服無干擾素療法中(至少對於弱DAAs來說),ribavirin仍發揮著重要作用。第三,在PEG-IFN-α-ribavirin療法中添加兩種DAAs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做法,這或許會成為某些難治性患者的選擇。
Raloxifene或可增加標準療法的應答率
在無干擾素療法成為現實之前,我們不得不使用現有的由PEG-IFN-α、ribavirin和HCV蛋白酶抑制劑組成的標準療法。當前慢性丙型肝炎治療中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是否所有患者都需要使用蛋白酶抑制劑,或者說,對於部分患者亞群來說,單純聯合PEG-IFN-α-ribavirin是仍然足以對抗HCV?在下文中,我們會發現,提高原標準療法的療效是非常重要的,這將降低對蛋白酶抑制劑的需求。
日本學者對raloxifene(雷洛昔芬,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能否提高標準PEG-IFN-α-ribavirin療法的應答率進行了探索。7這項試驗是在觀察到絕經後婦女對基於干擾素療法的應答率非常低的基礎上開展的。研究人員將123名女性隨機分配至含或不含raloxifene(60 mg每天)的PEG-IFN-α-ribavirin治療組。對照組的SVR率為34%,而含raloxifene組達61%。那些接受含raloxifene療法的患者治療應答率更高且複發率更低。
作者推測,治癒率的顯著提高可能得益於raloxifene的抗氧化和抗脂質過氧化活性。除此之外,raloxifene或許能在HCV生活週期的多個環節抑制HCV感染。8然而,仍需要在其他人群以及三聯療法的基礎上(甚至是未來的無干擾素療法),進一步開展安慰劑對照試驗,以確證這些有意思的發現。
現有問題及未來展望
有一個非常重要但仍尚未解決的問題就是:使用極其昂貴的telaprevir或boceprevir進行治療是否物有所值?Cammà及其同事9應用了一個數學模型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比較使用這兩種蛋白酶抑制劑的不同方法――針對所有患者或只針對沒有攜帶有益基因型“IL28B-CC”的患者。他們所研究的另一情況是:在接受PEG-IFN-α-ribavirin治療的前4週中,如果患者在這一引入階段實現快速病毒學應答(RVR),那麼這部分患者將不起始boceprevir治療。在他們所應用的模型中,三聯療法能將生存期延長4年左右,而且成本比較低。這一數據對於許多國家的那些支付者醫保覆蓋範圍的辯解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這項研究為支持應用成本節約型療法(只限於那些獲益最大的個體使用蛋白酶抑制劑)提供了證據。
在2012年4月由歐洲肝臟研究聯合會組織的國際肝病會議和11月美國肝病研究協會會議期間,公佈了大量關於無干擾素療法的新研究數據。有一些研究證實了在無干擾素療法治癒HCV感染的可能性,甚至對於肝硬化患者或感染基因1a型或其他基因型HCV病毒的患者也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預計能夠達到非常高的應答率。至2014年底,可能將會有3種以上含或不含ribavirin的不同類型DAA聯合方案出現在市場上。這將不會成為開發HCV新療法的終點,因為目前還有至少有30-40種不同的新化合物正處於臨床試驗研究階段。是時候準備告別IFN了!
無干擾素療法對治療丙型肝炎有好處嗎?
發布於 2022-12-11 03:32
無干擾素療法對治療丙型肝炎有好處嗎?相關文章
丙肝治療領域正在快速發展。鑑於這一領域的不斷變化,2013年丙肝患者的治療將變得極具挑戰性。目前有幾個問題還存在爭議。1哪些患者應當及時使用已有的藥物進行治療?哪些患者可以等待至無干擾素療法的出現?無干擾素療法何時才出現,以及新的藥物是否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耐受性?無干擾素療法的費用如何?是否還存在可進一步提高當前所用藥物療效的其他備選方法??二十多年來,IFN-α一直是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療法的基
發布於 2022-12-10 16:32
0評論
應用干擾素是丙型肝炎抗病毒治本的唯一方法,一定要清楚你是否可以用,一旦有以下情況時禁用各類干擾素。(1)失代償性肝硬化;(2)出現血清膽紅素升高;(3)自身免疫性疾病或甲狀腺炎;(4)甲狀腺機能亢進;(5)內源性抑鬱症/精神分裂症;(6)腎移植術後;(7)嚴重血小板減少(低於30000-50000/ml);(8)白細胞減少(低於2000-3000/ml);(9)嚴重冠狀動脈性心臟病;(10)妊娠
發布於 2022-12-10 15:27
0評論
1、丙肝的潛伏期為兩週至六個月。最初被感染後,大約80%的人並不會出現任何症狀。可能出現的急性症狀包括髮熱、全身乏力、食慾下降、噁心、嘔吐、腹痛、尿色深、大便顏色變淺、關節痠痛和黃疸(皮膚和眼白髮黃)。
2、大約75-85%的新感染者出現慢性肝病,慢性感染者中60-70%會出現慢性肝病,5-20%會出現肝硬化,1-5%會死於肝硬化或肝癌。丙肝是25%肝癌患者的致癌因素。
發布於 2024-05-23 03:28
0評論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8億人感染了HCV,每年新發丙型肝炎病例約3.5萬例。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症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未來20年內與HCV感染相關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細胞癌導致的死亡)
發布於 2024-10-05 12:41
0評論
概述
乙肝疾病所屬科室是肝病科疾病,乙肝疾病是我們身邊最為常見的肝病之一,乙型肝炎疾病又稱為是血清性肝炎疾病的,乙型肝病毒性肝炎疾病是由於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所以說乙肝疾病是一種傳染病的,你肝疾病是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疾病的,乙肝就是具有慢性的攜帶狀態的,所以是可以通過性生活傳播疾病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疾病在我們國內的人群感染率是非常高的,
步驟/方法:
1、
乙肝疾病是有潛伏期的,乙肝
發布於 2023-10-11 11:58
0評論
第一,溼熱蘊結,清熱利溼。大量臨床觀察表明,乙肝尤其是急性乙肝的病因為溼熱之邪,它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因為溼、熱、毒三者相合,溼得熱而益深,熱因溼而愈熾,溼熱內蘊則毒邪熾盛,毒邪熾盛則溼熱膠固,故一旦染病,病程長,往往由急性變成慢性。因此,清熱利溼是首要的堅定不移之方略。
第二,脾氣易虛,顧護脾胃。“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因此,治療乙肝,尤其應重視益氣健脾,因為益氣健脾法具有補充元氣,健
發布於 2024-07-15 07:51
0評論
隨著2011年首個丙型肝炎病毒(HCV)蛋白酶抑制劑的獲批,我們當前正處於丙肝治療範式轉變的過渡階段。在未來3年內,西方國家的絕大多數丙肝患者可能將接受與目前完全不同的藥物治療。丙肝治療領域正在快速發展。鑑於這一領域的不斷變化,2013年丙肝患者的治療將變得極具挑戰性。目前有幾個問題還存在爭議。1哪些患者應當及時使用已有的藥物進行治療?哪些患者可以等待至無干擾素療法的出現?無干擾素療法何時才出現
發布於 2022-12-11 03:37
0評論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部分患者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目前全球HCV感染約為1、6億,每年導致25萬人死亡。我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約有4000萬名丙型肝炎患者,人群丙型肝炎感染率高達3、2%,每年新發病人超過10萬。由於丙型肝炎大多發病隱匿,幾乎沒有任何症狀,因此不像乙型肝炎那樣“備受關注
發布於 2022-09-25 01:11
0評論
丙肝病毒的傳播途徑類似乙型肝炎,但由於體液中HCV含量較少,且為RNA病毒,外界抵抗力較低,其傳播方式較乙型肝炎侷限,傳染力也較乙肝病毒為弱。
丙肝病毒主要通過腸道外途徑傳播。
(1)輸血及血製品傳播:曾是最主要的傳播途徑,在20世紀80年代後期至90年代中期,輸血後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隨著篩查方法的改善,此傳播方式已得到明顯控制,但抗HCV陰性的HCV攜帶供血員尚不能篩除,輸血仍有傳播丙
發布於 2024-02-10 03:36
0評論
大部分患者在感染的急性期無明顯症狀,伴有高水平的病毒血症和ALT升高。HCV急性感染後HCVRNA早於抗-HCV出現於血液中。HCVRNA最早可於暴露後2周檢出,HCV核心抗原可在HCVRNA出現後1~2d檢出,而抗-HCV直到8~12周才能檢出,也就是說,在HCV感染髮生後,有約8-12周的時間,僅能檢出HCVRNA,而抗-HCV為陰性,即抗-HCV檢測的“窗口期”,“窗口期”的長短與檢測試劑
發布於 2024-10-05 12:15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