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13 13:13

  大腦半球切除術是指大骨瓣開顱後,將整個大腦半球皮質及其下方的白質和部分基底節一同切除,僅保留丘腦及下丘腦以下腦組織的一門技術。

  歷史

  大腦半球切除術這一概念在1886 年就被提及, 但直到1926 年才由Dandy才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例真正意義上的大腦半球切除術, 當時是為了治療一例右側大腦半球廣泛浸潤的膠質瘤病人而切除了一側顱腔小腦幕上所有解剖結構。為了區別以後的改良術, 人們稱之為解剖性大腦半球切除術, 目的是對惡性程度高的膠質瘤病人進行根治。此後, 此術式應用於臨床, 並開展了一些基礎研究, 近期結果令人滿意, 很多病人在術後的精神、人格及對側肢體的隨意活動比預期效果要好。可是, 其遠期效果卻不盡如人意, 術後感染、出血、早期腫瘤復發等原因使其生存率較低。這一時期人們稱之為大腦半球切除術的腫瘤期。

  1945年, Krynauw 應用這一術式治療嬰兒痙攣性偏癱伴頑固性癲癇, 到1949 年共治療12 例, 術後病人症狀顯著改善, 並於1950 年在南非約翰內斯堡首次報告了這一結果, 儘管缺乏遠期療效評定, 但人們看到了其治療嬰兒痙攣性偏癱伴頑固性癲癇的驚人效果,在不影響肌力和認識功能的同時, 治療癲癇效果滿意。從此, 這一術式得到真正發展, 從腫瘤進入功能期。大腦半球切除術, 1956 年前共報道75 例, 其中用於治療嬰兒痙攣性偏癱伴頑固性癲癇不超過20 例, 而到1968 年世界各地採用這一術式治療嬰兒痙攣性偏癱伴頑固性癲癇的報道猛增到420 例。

  可是, 隨著這些病人術後康復期的不斷延長, 人們發現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病人逐漸出現了神經功能障礙、梗阻性腦積水、精神遲鈍等現象, 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其原因,主要是術後形成一個巨大術腔使健側大腦半球及手術殘端失去支撐, 特別是在劇烈活動或某些輕微外傷因素下發生結構機械性擺動,結果原本機化後易出血的硬膜下膜不時發生小量滲出或出血, 並經室間孔進入腦脊液循環, 這種血性腦脊液中紅細胞及其崩解產物經軟腦膜和室管膜上的吞噬細胞吞噬後, 血紅蛋白就沉積在相應腦膜上, 形成腦表面含鐵血黃素沉積症, 導致神經元變性, 膠質增生, 從而引起各種臨床症狀。

  由於這種合併症的高死亡率和高發生率, 迫使世界各地神經外科中心自1970 年以後大大減少了這一術式的臨床應用。但這一術式治療嬰兒痙攣性偏癱伴頑固性癲癇的特殊效果卻留在專家們的腦海中, 特別是人們在對其遠期合併症機制的進一步認識後, 開始對其進行各種改良, 目的是為了既能降低遠期合併症的死亡率和發生率,又能保持大腦半球切除術的效果。改良術主要分為三大類, 即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 大腦半球皮質切除術, 解剖性大腦半球切除改良術。北京天壇醫院的陳炳桓、楊炯達等進一步改良大腦半球切除術, 從抗癲癇及預防遠期合併症的理論上講較前幾種方法更加完善, 實踐也證明, 其療效顯著, 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手術

  1、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1974 年加拿大蒙特利爾神經科學研究所(MNI) 的Rasmussen首先提出: 切除患側中央區和顳葉為主的半球切除術, 解剖上為次全切除而功能上為全切, 命名為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其方法為: 先行顳葉切除, 然後切除蝶骨嵴水平後的額頂組織, 範圍包括三角區後部及中線旁結構, 切斷進入胼胝體的聯繫纖維, 使額、枕葉孤立。切除後查EEG, 若顯示有島葉來源的癲癇灶, 將島葉一併切除。但抗癲癇效果不理想, Villemure報道34例病例, 平均隨訪8年, 78%獲得明顯效果。國內方面,南京總醫院報道的抗癲癇效果滿意, 他們隨訪的8 例病人中, 有7 例癲癇發作完全消失。

  2、半球皮質切除術:第一個提出大腦半球皮質切除術替代解剖性大腦半球切除術的人是Hoffman。由於癲癇性放電系起源於大腦皮質的神經元, 因此只需切除患側大腦半球皮質, 保留患側腦室室管膜外的一層白質及基底節即可, 術中儘量保持側腦室不打開, 使整個皮質呈套狀切除。可控制癲癇並保證腦室系統與術腔不相通。其抗癲癇效果仍不理想, 療效為70%~80%, 原因同功能性大腦半球切除術, 殘留部分皮質。他隨訪了20 例此方法手術的術後病人,12 例病人癲癇發作完全停止。同時, 手術操作複雜, 術中出血較多。

  3、解剖改良術:北京天壇醫院的陳炳桓、楊炯達等提出將肌瓣堵塞在monro 氏孔後, 用絲線固定在大腦鐮和小腦幕上, 以防止肌瓣脫落。同時下翻凸面硬腦膜, 將其近端縫合於大腦鐮上, 遠端覆蓋基底節, 沿基底節周圍縫合於大腦鐮下端中顱窩底及小腦幕上, 再將中、前顱窩底硬腦膜剝離重疊縫合於凸面腦膜上, 緊緊壓住基底節及內放的填塞物, 並最大程度減小了硬膜下腔。從抗癲癇及預防遠期合併症的理論上講此法較上述幾種更趨合理, 楊炯達報告了43 例此方法的術後病人, 癲癇完全控制39 例( 91%) , 基本控制4 例( 9%) , 無遠期合併症出現。

  療效

  大腦半球切除術對抗癲癇的效果是十分肯定的,有效率能達到90-96%,癲癇發作消失者可以達到67-77%。以美國最頂級的霍普金斯醫院提供的數據為例:某段時間內進行的58例大腦半球切除術中,有4例死亡,3例療效不滿意,而44例手術效果非常滿意,7例比較滿意。

  早在1945年Krynauw開始用這一術式治療嬰兒痙攣性偏癱伴癲癇,至1949年的四年間共實施12例,除一例死於失血性休克外,其餘癲癇發作皆獲得控制、異常行為得到改善、偏癱無加重甚至好轉,這一結果甚至連術者都意想不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針對不同的術後併發症,世界各地的醫師們都在想辦法改良這一術式,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但仍存在一些併發症,如梗阻性腦積水與對策半球腦水腫。

  關於大腦半球切除術後神經功能的恢復和重建:

  1、感覺、運動功能重建: 早期廣泛單側腦損害兒童殘存顯著感覺、運動功能, 半球切除後, 偏癱側運動障礙術後並不加重, 或術後較快恢復術前肌力, 痙攣反而有所緩解的現象, 均是未成熟腦功能重建的有力反映。

  2、語言功能恢復: 以前研究表明, 只要患兒5 歲前患病,切除左半球通常不引起語言缺陷, 右半球可代償語言功能。進一步研究試圖解釋這一現象, 也試圖解釋為甚麼一些右半球切除者語言發展並不理想, 而一些左半球切除卻發育了良好語言功能的現象, 雖不能滿意解釋, 但至少可以表明:語言功能、包括語義和語言恢復能力, 既與腦成熟程度有關也與病因有關;右半球在語言發展及高級複誦功能上, 至少語言表達能力上的可塑性是十分重要的;腦成熟的個體差異很大,與半球切除術後語言恢復的快慢有關。

  3、視覺、聽覺和其它: 半球切除對視覺、聽覺功能並無重要影響。術後患者性格變得溫和, 變態行為改善, 有效率達90 % 以上。由於癲痛的控制和對認知有嚴重影響的抗癲癇藥停用, 術後智力好轉。

  適應症

  1、頑固性癲癇:對廣泛大腦半球病變伴頑固性癲癇的患者,病變侷限於一側半球、癲癇放電於病側、對側偏癱,可考慮病側大腦半球切除術。以天壇醫院三年內對36位患者實行的大腦半球切除術為例,34例術後癲癇發作消失,佔94.4%,另外2例發作減少75%以上。而所有這36位患者的神經心理學評價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智商也有改善。有攻擊行為和頻繁哭鬧尖叫者,變得安靜並能與環境相適應。以往曾經認為智商60以上方可考慮此種手術,但對智商60以下的患者手術後發現,患者智商亦有提高,考慮可能與術後患者因癲癇症狀消失而停止服藥,因而不再存在藥物的不良反應有關。

  2、Rasmussen綜合徵:是指由於慢性局灶性腦炎所知的局灶性癲癇發作。該病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尤以10歲前的兒童多見,發作時表現為局灶性的肢體抽搐,常由一側肢體開始,呈連續發作。發作分為幾個階段,由較少的發作到次數逐漸增多,再到出現進行性的偏癱、偏盲、失語及認知障礙。這種發作藥物很難控制,因此很多患者可以選擇通過外科手術治療。大腦半球切除術雖然有可能使偏癱較術前加重,但緩解抽搐的效果明顯,可以使患兒能夠正常生活。對腦發育不全的患兒,早起手術也可以使其趨於正常發育。

  3、偏側驚厥-癱瘓-癲癇(HHE)綜合徵:是一種驚厥發作導致的後遺症,多在兒童及青年中發生,少兒時多有驚厥發熱史,或痢疾肺炎等所致繼發高熱。首先出現的是偏癱,繼而出現癲癇症狀。

  需要指出的是,對於大腦半球切除術,手術的年齡越小,效果越明顯,而臨床恢復的情況也越好。如果切除左半球,語言能力將受影響,但有研究表明,只要患兒5歲前患病,切除左側半球通常不引起語言缺陷,右半球就可以代償語言功能。而對於視覺與聽覺,半球切除術對其並無重要影響。

  此外,切除大腦半球並不會對人格和記憶產生嚴重影響,而且接受手術者年齡越小其恢復能力越強,但是該手術會導致被切除半球另一側的身體功能的損失。因此對於已經出現一側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如果希望去除癲癇發作所帶來的痛苦,大腦半球切除術是一種值得考量的外科治療手段。

大腦半球切除術如何治療癲癇?相關文章
大腦半球切除術是指大骨瓣開顱後,將整個大腦半球皮質及其下方的白質和部分基底節一同切除,僅保留丘腦及下丘腦以下腦組織的一門技術。歷史大腦半球切除術這一概念在1886年就被提及,但直到1926年才由Dandy才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例真正意義上的大腦半球切除術,當時是為了治療一例右側大腦半球廣泛浸潤的膠質瘤病人而切除了一側顱腔小腦幕上所有解剖結構。為了區別以後的改良術,人們稱之為解剖性大腦半球切除術,目
發布於 2022-10-20 18:39
0評論
大腦半球切除術是一種主要適用於兒童頑固性癲癇的治療方法。第1例半球切除是由Dandy於1928年在切除腫瘤時完成的,1938年Mckenzie報道了第1例切除大腦半球來治療嬰兒偏癱伴頑固性癲癇,術後癲癇發作停止,行為改善,偏癱未加重。1950年Krynauw公佈了一組12例嬰兒癱瘓伴癲癇行半球切除術後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之後世界各地都相繼開展,手術方法也不斷改進和完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國現代癲
發布於 2022-12-27 19:15
0評論
癲癇手術的方法有多種,按大類可分成3種。第一是病灶切除。這也是最有效的根治術。首先是局灶性癲癇,大致分為顳葉致癇灶切除術和顳葉外致癇灶切除術,僅切除局部病變。其次,有些患兒的顱內病變廣泛,累及整個大腦半球,有些是可以切除該半球的。需要注意的是,針對這類患兒要在術前評估患側和對側大腦半球的功能。如果患側功能很差,相應功能已經部分或大部分轉移到對側半球,尤其是患者年齡較小,大腦可塑性強,手術能取得理
發布於 2023-01-21 03:06
0評論
    兒童是癲癇病的高發人群,一旦2種以上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方案未能有效控制癲癇發作,從長期來看,再試用其他藥物能終止發作的幾率不足5%。因此,約30%患者即使經過正規的藥物治療也無法有效控制發作,最終將發展為藥物難治性癲癇。人群研究發現,在新診斷的癲癇兒童中,2年以後發展成藥物難治性癲癇的比例為8-10%。而且,進一步隨訪可以發現,一部分原先對藥物反應良好的患兒又會發展成藥物難治性癲癇。如果影
發布於 2023-03-16 17:21
0評論
兒童是癲癇病的高發人群,一旦2種以上正規的抗癲癇藥物方案未能有效控制癲癇發作,從長期來看,再試用其他藥物能終止發作的幾率不足5%。因此,約30%患者即使經過正規的藥物治療也無法有效控制發作,最終將發展為藥物難治性癲癇。人群研究發現,在新診斷的癲癇兒童中,2年以後發展成藥物難治性癲癇的比例為8-10%。而且,進一步隨訪可以發現,一部分原先對藥物反應良好的患兒又會發展成藥物難治性癲癇。如果影像檢查發
發布於 2023-03-17 03:26
0評論
1、甚麼是癲癇?癲癇有哪些不同類型?癲癇是一種癇樣發作的趨勢,痙攣的孩子中有一些是癲癇。癲癇可以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全身強直―陣攣發作,這種類型發作時孩子意識喪失,整個身體有節律的抽動。另一種是失神發作,它包括了短暫的意識喪失,同時伴有眨眼或嘴角抽動,失神發作的腦電圖有十分特徵性的表現。部分性發作發生於大腦某一特定區域異常引起的抽搐,單純部分性發作並不引起意識改變,然而複雜部分性發作會引起一些
發布於 2023-03-03 06:31
0評論
前顳葉切除術:前顳葉切除術是目前運用最多的手術方法,是控制癲癇發作效果最好的手術,如果定位準確,80%以上的病人術後癲癇發作可完全停止,且很少引起神經功能損傷。選擇性海馬杏仁核切除治療顳葉癲癇可以較好地保留顳葉功能。胼胝體切開術:胼胝體切開術切斷胼胝體前部、前聯合、中央塊、海馬聯合等所有聯繫,它可有效地防止全身性發作。用於藥物治療無效,而致癇灶範圍太大或位於重要功能區或多發致癇灶不能切除,發作期
發布於 2023-02-10 00:42
0評論
一旦確診癲癇,應及早治療。首先藥物治療。但仍有20%-30%的患者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差即難治性癲癇,以及一部分患者影像學檢查確定病灶與癇樣放電關係密切,外科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措施。恰當的手術可使很多患者控制發作或治癒癲癇。目前,療效最確切的術式是致癇灶切除術;大腦半球離斷對某些特定的癲癇患兒效果也較肯定,但手術創傷往往較大、風險較高。其它術式如胼胝體切開術、迷走神經刺激手術偏向於姑息性治療。一般手術
發布於 2022-09-27 20:03
0評論
   wada測試(頸內動脈異戊巴比妥試驗,IAP)最早於1949年由JohnWada首先報告並用於臨床,現已廣泛用於語言、記憶、運動功能的術前評估和協助致癇灶定測,成為某些需要行大腦半球切除術、前顳葉切除術或癲癇病灶切除術患者術前一種重要的評估方法。Wada測試試驗在癲癇術前評估中的應用1、語言功能通過語言剝奪時間來對語言區進行定測,注藥後失語時間最長的一側半球通常是語言優勢半球,當兩半球間言
發布於 2023-03-16 19:01
0評論
腦皮質致癇灶切除術:為較常用、也是效果較好的方法,如腦部有明顯的佔位病變如腫瘤、腦膿腫、炎性病灶、血管畸形、腦囊腫等,經腦電監測切除致癲癇灶和病灶,手術後約60%-90%的癲癇可以治癒。前顳葉切除術:目前應用最多的手術方法,如果定位準確約80%以上的病人手術後癲癇發作可完全停止,且很少引起功能損傷。選擇性杏仁核、海馬切除術:選擇性切除杏仁核和海馬,避免顳葉皮層的操作。癲癇完全控制率為42.85%
發布於 2022-12-13 09:2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