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縮性胃炎(簡稱CAG),中醫將之歸為“胃痞”病範疇。因各醫家對本病認識不同,臨床辨證分型多樣,近年來多達20餘種。中華中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將本病歸納為6種常見證型,既肝胃氣滯證,肝胃鬱熱證,脾胃虛弱(虛寒)證,脾胃溼熱證,胃陰不足證,胃絡瘀血證。但本病病程長,病因病機複雜多變,同期常多證型兼夾並存,難以明確區分,因而給辨證論治增添了難度。導師周斌結合臨床,化繁為簡,將“胃痞”分為“脾胃虛寒證”及“氣陰兩虛證”2種證型,據此辨證施治,針對性強,療效確切,現將其經驗總結如下。
《金匱要略》謂:“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傷寒論》有“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可見“胃痞”為久病致虛,因虛致實,“虛”是本亦是主,“實”是標亦是次。周師認為臨證關鍵乃分清標本主次,明確病性,由此確立治療方向。就“胃痞”病而言,“虛”主要表現為“脾胃虛寒”及“氣陰兩虛”;“氣滯”、“熱鬱”、“溼阻”、“食積”、“痰凝”等皆為標象。
1、脾胃虛寒證
《素問?異法方異論》:“髒寒生滿病”。程郊倩謂:“胃口之上為心下……何由凝濁而見痞滿?知有所填也。冷則生氣,寒則冱血,為痰為食,所填不一。俱宜溫以豁之,先使上焦開發,陽氣得伸,然後導除其下。”素體脾虛或陽虛之體,遇起居失常,熬夜勞倦,傷陽耗氣,加之貪涼,中焦常為寒溼所困,久致脾胃虛寒,脾不升清,胃不降濁,運化失常則生“痞滿”。
脾胃虛寒證,臨床常見胃脘痞滿,納後脹悶,喜暖喜按,畏寒肢冷,食少納呆,神疲氣短,大便稀溏,舌淡暗胖大,邊多齒印,苔薄白或白膩,脈沉弱。
治療以健脾溫胃散寒為法,自擬健脾消痞湯加減。藥用:紫蘇梗、茯苓、炒白朮、蜜甘草、法半夏、乾薑、娑羅子、蓽茇、砂仁、丹參。日久由脾及腎,脾腎陽虛,見腰膝痠軟,畏寒肢冷,五更瀉者可酌加黑附片、煨肉豆蔻、補骨脂、制吳茱萸、肉桂、淫羊藿等。
2、氣陰兩虛證
《普濟方?虛勞心腹痞滿》中雲:“夫虛弱之人,氣弱血虛……故中氣痞塞,胃脹不通,故心腹痞滿也”。葉天士認為“太陰溼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平素胃弱,或陰虧血少之人,因勞倦,或抑鬱惱怒,或過食辛辣香燥之品,暗耗陰津,氣無所生且鬱結化火,中氣受損,不能為胃行其陰津,遂成氣陰兩虛。
氣陰兩虛證,臨床常見胃脘嘈雜隱痛,飢不欲食,納後脹滿,口乾喜冷,潮熱盜汗,倦怠乏力,大便乾燥或不幹,舌紅瘦薄,中有裂紋,苔薄少或光剝無苔,脈弦細數。
“獨陰不生,孤陽不長”,體現了陰陽的互根互用,脾胃虛寒證者長期失治誤治,導致脾胃陽氣虧損,日久陽損及陰,成氣陰兩虛證或陰陽兩虛證。這部分患者既有陰虛的表現又有陽虛的表現,但以陰虛表現為主,如口乾喜飲但不喜涼,舌邊尖紅,少津少苔但舌質暗淡等。
治療以健脾益胃養陰為法,健脾消痞湯加減。藥用:紫蘇梗、茯苓、生白朮、蜜甘草、清半夏、砂仁、丹參、太子參、烏梅、天花粉、北沙參、天冬、麥冬、白芍、木瓜等。周師強調,此證應用甘潤養陰或酸甘化陰之法,切不可用滋膩礙胃、苦寒傷陽之品,以免傷及脾胃。
3、久病入絡
近年來,許多醫家認為“血瘀”是CAG最重要的病理因素,是疾病發生髮展甚至惡變的關鍵環節。或因脾胃虛寒者,溫化失職,寒溼深伏胃絡,或由氣陰兩虛者,虛火灼陰,煎熬津血,胃絡乾涸,由氣及血,因虛致瘀,絡脈瘀阻,從而形成胃絡血瘀證。臨床可見胃脘痛如針刺,夜間頻作,舌暗有瘀斑,或舌下靜脈怒張,脈澀不暢等。
周師繼承葉天士“初病氣結在經,久病血傷入絡”的觀點,將“胃痞”歸為“絡病”範疇,認為病不在氣分,而在血分,並提出“脾胃虛弱,寒溼之邪深伏胃絡”是導致本病發生的重要病因和根本病理機制。因病在血分,單純使用氣分藥雖可改善症狀,但要使病理改變逆轉,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必須酌添入血分之品,以活血化瘀通絡為法,對健脾消痞湯方進行加減。藥用丹參、當歸尾、路路通、赤芍、生蒲黃、五靈脂、制刺蝟皮、九香蟲、三稜、莪術等。
4、驗案舉隅
男性患者,41歲,2012年4月13日因“胃脹1年餘”初診。刻下症見胃脘脹悶,納後明顯,畏寒喜暖,噯氣頻作,納量減少,易疲乏,大便不成形,日1-2次,舌胖大淡暗,邊有齒印,舌苔白膩,脈沉弱。胃鏡病理活檢顯示:胃竇小彎慢性萎縮性炎,部分腺體輕度腸上皮化生;胃角局部中度萎縮,部分腺體輕度腸上皮化生。中醫診斷為胃痞病,脾胃虛寒證,處方健脾消痞湯加減,紫蘇梗20g,茯苓30g,麩炒白朮20g,法半夏15g,甘松30g,砂仁(後下)6g,丹參20g,蜜甘草6g,麩炒枳殼15g,炒萊菔子15g,炮姜15g,煨肉豆蔻(後下)30g,鹽補骨脂20g,制吳茱萸3g,7劑水煎服。一週後複診,胃脹明顯減輕,餘諸症緩解,守上方加減共服84劑湯藥。三月後複查胃鏡病理活檢胃竇、胃角均未見萎縮及腸化。
慢性萎縮性胃炎辨證分析
發布於 2022-12-17 02:24
慢性萎縮性胃炎辨證分析相關文章
(1)脾胃氣虛型:
主證:胃脘隱痛,綿綿不休,食後飽脹、噯氣,食少納呆,喜熱喜按,得食則痛減、便溏或虛秘,小便清長,或精神乏力,面色黃白,舌質胖淡,苔薄白或白膩,脈沉細。
治法:益氣健脾
(2)脾胃虛寒型:
主證:胃脘痞滿隱痛,喜溫喜按,遇冷加重,得溫痛減,食後脘脹,倦怠乏力,嘔吐清水或飲後水停心下,神疲懶言,畏寒肢冷,食慾不振,大便溏薄,舌質胖淡而嫩,邊有齒印,舌苔薄白,脈沉細或遲。
治法:溫
發布於 2023-12-26 23:21
0評論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種類型,呈侷限性或廣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縮(數量減少,功能減低),常伴有腸上皮化生及炎性反應,其診斷主要依靠胃鏡發現和胃粘膜活組織檢查的病理所見。隨著年齡的增長,本病的發生率也隨之增高,病變程度也越重,故有人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是中老年胃粘膜的退行性變,是一種“半生理”現象。胃癌高發區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發病率比低發區高。
本病的臨床表現為食慾減退、噁心、噯氣、上腹部飽脹或
發布於 2024-03-19 21:52
0評論
概述
慢性萎縮性胃炎也稱萎縮性胃炎。是指胃粘膜表面反覆受到損害後導致的粘膜固有腺體萎縮,甚至消失,粘膜肌層常見增厚的病理改變。由於腺體萎縮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變薄,並常伴有腸上皮化生,炎性反應及不典型增生。該病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之一,在我國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發病率甚高,其中萎縮性胃炎佔受檢人數的13.8%。慢性萎縮性胃炎多由慢性淺表性胃炎失治或誤治轉化而成,少數萎縮性胃炎可演變為胃癌。
發布於 2023-01-18 19:59
0評論
概述
慢性萎縮性胃炎也是消化系統中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一般在臨床患者主要是會出現疼痛、胃酸、噯氣,脹氣等等,臨床症狀還是比較明顯,應該注意及時進行一些胃鏡檢查,是有助於患者的疾病的診斷的。及時確診以後積極開展治療,藥物治療是關鍵,也是建議患者能夠注意飲食的調理,養胃也是關鍵,能夠保證患者胃部的健康,增強胃功能。
步驟/方法:
1、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治療主要也是採取綜合的治療措施,患者自己
發布於 2023-07-08 11:00
0評論
慢性非萎縮性胃炎是指不伴有胃黏膜萎縮性改變、胃黏膜層見以淋巴細胞和漿細胞為主的慢性炎症細胞浸潤的慢性胃炎。根據病變分佈,可再分為胃竇炎、胃體炎、全胃炎(以胃竇為主)或全胃炎(以胃體為主)。
本病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據報道:在我國,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率佔受檢人群的13.8%。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胃黏膜腺體萎縮為特徵的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屬於中醫學胄脘痛、胃痞、痞脹等範圍,雖經長期的研究,本病的病因
發布於 2023-12-21 06:45
0評論
茯苓山藥包子
原料茯苓10克,山藥15克,麵粉150克,鮮豬瘦肉50克,生薑2克,胡椒粉1克,麻油2克,紹酒2克,食鹽4克,醬油2克,大蔥5克,骨頭湯30毫升。
製作先把茯苓、山藥洗淨,文火焙乾,碾成細末,與麵粉混勻。然後把茯苓山藥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發麵、水適量,揉成發麵麵糰發酵。再把豬肉剁成泥,倒入盆內,加醬油拌勻,將薑末、食鹽、麻油、紹酒、蔥花、胡椒、骨頭湯等放入盆中,拌勻成餡。待麵糰發成
發布於 2024-03-19 22:12
0評論
①應設法消除誘發因素。如徹底治療慢性胃炎,避免對胃有刺激的辣、硬的飲食及藥物,治療口腔及咽喉部慢性感染等。
②進食易消化無刺激性的食物,如半流質或少渣飲食。
③少量多餐,忌機械性、化學性刺激的食物和生冷的食物。
④宜供給豐富的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嫩葉蔬菜。
⑤凡胃酸過多者,應禁食濃雞湯等濃縮鮮湯、酸性食品、大量蛋白質等,避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宜進食豆奶,菜泥,粥等。
發布於 2024-03-19 22:05
0評論
1、注意食用具有營養的食物。多吃些高蛋白食物及高維生素食物,保證機體的各種營養素充足,防止貧血和營養不良,對貧血和營養不良者,應在飲食中增加富含蛋白質和血紅素鐵的食物,如瘦肉、雞、魚、肝、腰等。高維生素的食物帶有深色的新鮮蔬菜及水果,如綠葉蔬菜、西紅柿、茄子、紅棗等。每餐最好吃2~3個新鮮山楂,以刺激胃液的分泌。
2、注意食用酸鹼平衡。當胃酸分泌過多時,可喝牛奶、豆漿、吃饅頭或麵包以中和胃酸;當
發布於 2024-03-30 07:34
0評論
1.幽門螺桿菌(Hp)感染
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養出Hp,1986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第八屆會議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2.飲食習慣
吸菸,飲酒,食物刺激,損壞胃黏膜的藥物等。
3.免疫因素
在萎縮性胃炎,特別是胃體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縮黏膜的漿細胞內,常可找到壁細胞抗體或內因子抗體,故認為自身免疫反應是萎縮性胃炎的有關病因。
4.膽汁或十二指腸液
發布於 2024-03-30 07:41
0評論
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症狀,專家說,慢性萎縮性胃炎一般以病情遷延、長期消化不良為特徵。在臨床上一般的症狀有腹脹,稍微多食則腹脹更明顯,口淡無味等。慢性萎縮性胃炎的症狀具體如下:
1、噯氣:噯氣可持續不斷,頻繁發作,亦有間斷髮作,有的聲小,有的聲音響亮。可出現無食慾或善飢、食少,納呆或進硬涼食物後即感痞脹、消化不良。
2、上腹部脹滿、痞悶:胃脹或腹、脅、胸、背部脹滿或見胃堵、痞悶,有些患者有堵塞感,多
發布於 2024-11-12 21:53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