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屬於肛腸科診治範疇?
肛門、直腸、結腸的各種疾病均屬於肛腸科診治範疇。常見的肛門病有內、外痔,肛裂、肛瘻、脫肛;結腸病有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結腸憩室炎、結腸腫瘤、直腸脫垂等。此外如肛門溼疹、肛門瘙癢症、尖銳溼疣、各種先天性肛門直腸畸形也屬於肛腸疾病範疇。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肛腸科李國棟
肛腸疾病的發生與哪些因素有關係?
肛腸疾病的發生是由多種因素造成,歸納起來可分為內因、外因兩大類。
內因:(1)解剖因素:肛門直腸部有大量的特殊性結構,如肛門隱窩、肛門腺、肛乳頭、直腸瓣和特殊的血管構造,如直腸靜脈中缺少靜脈瓣,門靜脈系和腔靜脈系的側枝吻合在直腸下端,齒線上的血管性墊底組織等,易造成痔、肛瘻等常見肛腸病。
(2)生理因素:結腸、直腸為運送食物殘渣、存留糞便的主要器官,而食物經體內分解吸收後的殘渣常帶有大量有害物質,長期滯留在結腸直腸中,可誘發腫瘤。
(3)遺傳因素:因遺傳基因的缺陷,可產生多發性結腸息肉、P-J綜合症等遺傳性肛腸疾病。
(4)胚胎髮育異常因素:肛門直腸部是人體在胚胎髮育過程中內胚層與外胚層相互融合的結果。如發育過程異常,可在肛門直腸部產生許多先天性肛腸疾病,如先天性無肛症、先天性直腸陰道(尿道)瘻、先天性巨結腸等。
外因: (1)不良的排便習慣:上廁所看書、看報,造成下蹲和排便時間延長,容易造成肛門直腸內瘀血而誘發疾病。上廁所吸菸能緩衝大腦的排便反射,極易造成便秘。排便時用力過猛,一些人不管排便感覺是否強烈,盲目不停地猛力努掙,只能使直腸肛門和盆底肌肉增加不必要的負擔,導致疾病的發生和發展。
(2)排便異常:腹瀉和便秘均是肛腸病的重要發病因素,便秘是最大的禍根,直腸內長期滯留有毒物質不僅可誘發直腸癌,且糞便堆積,影響血液循環,用力解出乾燥糞塊,必然會使肛門受較大壓力產淤血、脹腫、裂口等一系列病理改變。腹瀉常是結腸疾病的臨床表現,腹瀉也能使肛門局部感染機會增多,產生肛竇炎、炎性外痔、肛周膿腫等疾病。
(3)飲食因素:日常生活中,飲食規律或飲食品種難免發生改變,這是很自然的。如食物質量的精粗、蔬菜種類的改變與量的增減,蛋白質、脂肪、澱粉、纖維素等含量的多少,水分攝入情況,都能影響直腸中糞便的成分,引起肛門直腸疾病。長期飲酒或喜食辛辣之品的人,因酒和辛辣物可刺激消化道粘膜,並造成血管擴張、結腸功能紊亂,肛腸疾病的發生率明顯上升。全國普查資料證明,喜食辛辣者其發病率為61.6%,喜飲酒者其發病率為64.6%,均明顯高於總的發病率。
(4)慢性疾病:如長期營養不良、體質虛弱,引起肛門括約肌鬆弛無力。長期患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由咳嗽造成腹壓上升、盆腔瘀血。慢性肝炎、肝硬化、腹瀉、結腸炎等均是肛腸疾病發生的誘因。故在預防中應注重病人的全方狀態,來選取合理有效的預防措施。
為甚麼說肛腸疾病是常見病、多發病?
肛腸疾病是指包括肛門、直腸、結腸病的總稱,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在我國人民中流傳有“十人九痔”的俗語,足以說明問題。肛腸疾患男女均可罹及,成人及嬰幼兒均可發病,全國普查資料表明,成人的肛腸疾病發病率約為60~75%,其中農村成人發病比城市成人發病率更高。雖然較少危及人的生命,但病情較重者,卻常常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即使病情較輕者,也要不時地忍受疾病的痛苦。有些嬰兒患了肛腸病,不僅影響他們的發育成長,並給其父母造成很大的負擔。由此,我們要重視肛腸疾病的防治工作。
肛門位於甚麼位置?
肛門是消化道末端通於體外的開口,位於臀部正中線上,會陰中心與尾骨尖之間。平時緊閉呈一前後縱裂,排便時擴張呈圓形,直徑大約2~3cm。
肛管是由哪些組織構成?臨床上有何意義?
肛管位於直腸之下,肛門緣之上。肛管的境界有兩種說法,一種稱解剖學肛管,即從肛門緣起至 齒線止,長約2.5~3cm,肛管表層為移行上皮,其周圍被部分肛門內、外括約肌、聯合縱肌所環繞,臨床上也有稱之為皮膚肛管。另一種稱為外科肛管,是從肛門緣起至齒線上約1.5cm的肛門直腸環水平止。長度約4.2cm,其管壁由全部內、外括約肌、聯合縱肌和肛提肌包繞,也稱之為括約肌肛管。解剖學肛管與外科學肛管的區別即是否把末端直腸包括在肛管之內。前者的劃分雖然有其形態學基礎,但臨床應用較侷限;後者以臨床需要為出發點,認為是控制正常排便的主要組織結構,為臨床治療提供一些方便,但是由於把末端直腸包括在內,為疾病的分類帶來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