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0 13:15

  全血細胞減少(pancytopenia,PCP) 是以外周血至少連續2次血紅蛋白(Hb) < 90g/ L,白細胞(WBC) < 4. 0 ×109/ L,血小板(PLT) < 100 ×109/ L 為特徵的一組常見的臨床綜合表現。臨床以貧血、出血和反覆感染為主要症狀。小兒全血細胞減少的原因很多,主要有:①骨髓生成障礙,其中主要包括骨髓增生減低/骨髓無效造血,造血原料不足、惡性細胞“佔位”等;②血細胞的外周消耗過多,如脾功能亢進、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全血細胞減少等。本文僅對其中主要的疾病進行簡要綜述,以期為兒科醫師的臨床工作提供幫助。

  1、再生障礙性貧血及鑑別疾病 再生障礙性貧血(aplastic anemia,AA)由於骨髓造血功能衰所致,血液學的基本表現為外周血三系明顯減少及骨髓造血細胞減少。AA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兩大類。有全血細胞減少的遺傳性疾病又稱為骨髓衰竭綜合徵,主要有先天性再生障礙性貧血(範可尼貧血,Fanconi anemia),Schwachman-Diamond 綜合徵,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無巨核細胞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Amegakaryocytic thrombocytopenia)等。在診斷獲得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時應先除外遺傳性AA。

  對獲得性AA的病因以往有很多研究推斷,目前有研究認為該病還應屬於自身免疫性疾病,至少應是免疫機制異常所致,也發現骨髓細胞端粒縮短過快及端粒酶活性增高是造血細胞衰竭的原因之一。獲得性AA臨床輕重程度差別很大,但絕大多數病人的三系減少以血小板減少最突出,即巨核系最早受累,部分小兒病例中性粒細胞減少程度較輕。目前國外多將獲得性AA分為3種類型,重型AA(SAA),①中性粒細胞<0.5×109/L,②血小板<20×109/L,③網織紅細胞絕對數<60×109/L,3條中應有2條符合,骨髓表現:有核細胞<25%,或有核細胞25%~50%但造血細胞<30%;極重型AA(VSAA),中性粒細胞<0.2×109/L,其他條件同重型AA;非重型AA,有全血細胞減少但不符合上述重型AA條件。在治療方面,SAA如果有配型相合的同胞供者(MRD),首選治療是異基因骨髓移植,國外報告的<30歲的重型AA的MRD移植的治癒率為70%~90%。如果沒有適合的供髓者,則應進行免疫抑制治療,首選抗胸腺細胞球蛋白/抗淋巴細胞球蛋白(ATG/ALG)和環胞素A(CSA)聯合治療,也可單藥治療,有效率達到60%~76%。大劑量環磷酰胺治療獲得性AA在研究中。非重型AA國外的習慣做法以對症處理為主,多不進行干預性治療,而在國內多采用雄性激素為主的刺激造血的治療。

  診斷獲得性AA應常規除外的疾病主要有急性造血功能停滯、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DS)中的難治性貧血(RA)等。急性造血功能停滯又稱為溶血再生障礙危象(aplastic crisis),多見於各種溶血性貧血,其發生與細小病毒B19感染有關,多呈自限性經過。雖然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症(PNH)罕見於小兒,因PNH可以有全血細胞減少,診斷AA時應常規檢測CD55和CD59陽性的紅細胞所佔比例以除外PNH。PNH為良性克隆性疾病,紅細胞膜表面的加速衰變因子(DAF,CD55) 、反應性溶血的膜抑制物(MIRL,CD59)經糖基化磷脂酰肌醇(GPI)連接在細胞膜上,PNH的GPI的缺陷引起紅細胞膜上CD55和CD59缺乏。流式細胞儀檢測到部分外周血或骨髓血細胞無CD55、CD59的表達,既有確診價值,又可對這些異常細胞進行定量,是目前診斷PNH最敏感、最特異的方法。

  2、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徵(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也屬於造血功能衰竭類的疾病,也是惡性克隆性疾病。一般認為MDS的骨髓內的“無效造血”是因為造血前體細胞凋亡過度和分化停滯所致,MDS的病因並不十分明瞭。MDS的三系減少中以貧血最為常見,出現於絕大多數患者,一般程度較輕,只有粒細胞合併血小板減少者或一系血細胞減少者少見。骨髓檢查50%為增生明顯活躍,10%~20%為極度活躍,只有不到10%的為增生減低,特徵的表現為骨髓細胞的病態造血,是形態學診斷的依據,一般以存在三系或兩系病態造血作為診斷標準。MDS應與非重型AA(慢性AA)鑑別,二者間的鑑別有時並不容易。在已診斷的小兒MDS中可以發現部分病人符合成人MDS的診斷標準(FAB組的診斷標準),其中以RA及轉化中的難治性貧血(RAEB)兩種類型為多,部分兒童診斷為幼年型粒-單核細胞白血病(JMML),此種類型不同於成人MDS的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CMML),雖然目前尚無統一的診斷標準,但小兒血液學家多認為應有獨立的JMML的診斷標準。MDS的預後差,尚無特效的治療方法。根據分型不同可分別採用支持對症、刺激造血、誘導分化、化療等治療,異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癒此症的唯一途徑。大約1/3的小兒MDS在2年內轉為白血病。

  3、噬血細胞綜合徵 噬血細胞綜合徵(hemophargocytic syndrome)又稱噬血細胞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為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反應性疾病,表現為發熱、肝脾腫大、血細胞減少、肝功能異常、出血等,可能包含有過去稱為“惡性組織細胞病”中的大部分病例。HLH分為家族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後者可以繼發於感染、腫瘤、風溼免疫性疾病等。HLH的基本診斷標準必須滿足5條:①持續發熱(≥7天,最高體溫≥38.5℃),②脾大,③全血細胞減少,④高甘油三酯血癥和/或低纖維蛋白原血癥,⑤骨髓或脾或淋巴結髮現噬血細胞增多,無惡性病證據。已發現家族性HLH殺傷T細胞和NK細胞的殺傷功能低下,存在穿孔素基因缺陷,多器官功能損害與體內的高細胞因子血癥有關。HLH疾病進展十分迅速,死亡率高。家族性HLH的主要根治療方法是異基因骨髓移植,另外HLH首選治療是化學/免疫治療,移植前也須經此階段治療為移植做準備。一半左右的病人經以上治療病情得到控制。

  4、巨幼細胞性貧血 巨幼細胞性貧血是由於缺乏葉酸和/或維生素B12引起的一類貧血。兒科最常見的為營養性巨幼細胞性貧血,多由於飲食因素所致,以嬰幼兒多見。血液學表現為大細胞貧血,除紅細胞系統受累之外,粒系及巨核系也出現巨幼變,因而可以出現全血細胞減少,但並非所有病例均有全血減少。骨髓中出現各系細胞巨幼變及核分葉過多。臨床上除有貧血的一般表現外,還有神經精神症狀如表情呆滯、對外界反應遲鈍、智力、運動發育落後,甚至倒退現象。營養性巨幼細胞貧血依據飲食情況、臨床表現及血液學表現可初步診斷,葉酸或/和維生素B12治療有效即確定診斷,有條件時可以測定血漿葉酸及維生素B12濃度進行診斷。另一類表現為巨幼細胞貧血的疾病為葉酸或維生素B12吸收、轉運或代謝障礙所致,其中有遺傳性疾病也有後天獲得性疾病,在兒科較少見,除血液學表現以外還可伴有其他器官及系統的表現,如惡性貧血、甲基丙二酸尿症(The methylmalonic acidurias)、應用抗葉酸藥或苯巴比妥等。

  5、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及其他腫瘤的骨髓浸潤 小兒造血系統惡性腫瘤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主要為急性白血病,其中70%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ALL),餘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等。臨床表現主要為貧血、出血、感染和肝脾淋巴結腫大等浸潤表現。急性白血病部分病人起病時WBC可降低,同時存在Hb及PLT降低,臨床表現為全血細胞減少。診斷時需注意的是外周血塗片常可發現白血病細胞,骨髓穿刺塗片可確診。小兒急性白血病化療效果遠遠好於成人,採用聯合、強烈、連續的及有針對性的化療可以治癒大多數兒童急性白血病。另一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為原發於淋巴結及其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臨床主要表現是頸淋巴結無痛性、進行性、非炎症性腫大,亦可有縱隔腫塊,還可出現淋巴結腫大引起的壓迫症狀(咳嗽、氣促、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等),以及其他淋巴組織受累的表現。NHL出現骨髓轉移早,廣泛轉移時表現與急性白血病相同。最後確診主要靠淋巴結活檢的病理結果。治療以化療為主,現代化療也可以使多數NHL患兒達到治癒。小兒惡性腫瘤中較早出現骨髓轉移的腫瘤還有神經母細胞瘤(neuroblastoma,NB)——起源於胚胎性交感神經系統神經嵴細胞的惡性腫瘤。起病年齡多數<5歲。腎上腺是最多的原發部位,表現一側季肋部的無痛性腫塊,可超越中線,不規則,質硬,頸部、縱隔、腹腔、盆腔沿交感神經軸的任何部位均可發生。75%的病例在診斷時已全身轉移,以骨及骨髓轉移最為常見。骨轉移引起骨痛是較常見的臨床症狀,廣泛骨髓轉移時可引起全血細胞減少,骨髓可以見到大量瘤細胞,但骨髓轉移的早期三系降低不明顯,骨髓塗片有典型的菊花團狀的瘤細胞團。NB患兒尿兒茶酚胺代謝產物VMA增高明顯,確診需依據腫瘤組織活檢病理。手術、化療及放療綜合治療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手段,對於晚期病人,特別是有廣泛轉移的病人還可以在超大劑量化療後進行自體骨髓解救(自體骨髓移植)的治療。

  6、脾功能亢進 脾功能亢進臨床表現脾大及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骨髓造血相應增生,全血細胞減少多見於晚期病人。小兒出現脾功能亢進的原因很多,但以下是較多見的原因:①感染最多見於病毒性肝炎、瘧疾等;②充血性脾腫大由門脈高壓引起,也常合併脾亢,如肝硬變、肝豆狀核變性等;③慢性溶血性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地中海貧血等;④自身免疫病;⑤溶酶體貯積病,多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的原因是溶酶體的某一種酶合成障礙,引起中間代謝產物在多種組織器官及細胞內沉積,脾臟是常見的沉積器官,最常見類型是戈謝病(Gaucher disease)和尼曼-匹克氏病(Niemann_Pick Disease,NPD),前者是由於b—葡萄糖腦苷脂酶減少或缺乏,使葡萄糖腦苷脂不能分解,後者是由於先天性鞘磷脂酶缺乏使鞘磷脂不能正常分解,致使在單核巨噬細胞系統(肝、脾等)和神經系統中出現大量的含有脂類的泡沫細胞。早年起病者神經系統表現突出,如發育遲緩、智力低下、驚厥等。肝脾腫大,特別是脾大明顯後可出貧血、出血等全血細胞減少的表現。骨髓穿刺找見泡沫細胞(如戈謝細胞、尼曼-匹克細胞等)可以確定為此類疾病,但最終屬於哪種酶缺陷則應依賴酶學檢查或基因診斷。目前除高雪病可進行酶替代治療外,餘僅能進行對症治療,異基因骨髓移植是治療的選擇之一。

  7、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 在全血細胞減少的診斷過程中有一類疾病常需臨床排除的就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系統性紅斑狼瘡(SLE),由於為多系統侵犯的疾病,血液系統也是常受累的系統。統計發現,多數SLE患兒都有血液系統的受累,主要表現為貧血,伴有網織紅細胞的增多和Coomb’s試驗陽性,約50%的患兒還有白細胞減少,15%~30%出現血小板減少。有部分患兒以一系、兩系、甚至全血細胞減少為首發症狀。某些嚴重感染性疾病(敗血症、粟粒性肺結核、傷寒等)、EBV、CMV、HIV等病毒感染、尿毒症以及服用某些藥物等情況除有全血細胞減少的表現外, 均有本身的臨床特徵,不難鑑別。治療原則以治療原發病為主。

與小兒全血細胞減少症相關的疾病相關文章
概述 肝功能異常會使我們的全血細胞減少的,一般會建議患者先治療肝的問題,然後全血細胞就會恢復恢復,一般肝功能出現問題,需要我們注意的不僅僅是治療方法,更需要我們保持好的心情和精神狀態,保證我們的好心情才會有一個好的身體,肝功能的問題有些是因為長時間的生氣、情緒低落引起的,所以,好的身體要有個好的心情啊,祝您早日康復! 步驟/方法:肝功能異常的飲食方式 1、 常常吃魚會很好:魚類的膽固醇對於我
發布於 2023-12-24 06:11
0評論
紅細胞偏低的鑑別診斷: 1、紅細胞壽命縮短:重型β地貧是β0或β+地貧的純合子或β0與β+地貧雙重雜合子,因β鏈生成完全或幾乎完全受到抑制,以致含有β鏈的HbA合成減少或消失,而多餘的α鏈則與γ鏈結合而成為HbF(a2γ2),使HbF明顯增加。由於HbF的氧親合力高,致患者組織缺氧。過剩的a鏈沉積於幼紅細胞和紅細胞中,形成a鏈包涵體附著於紅細胞膜上而使其變僵硬,在骨髓內大多被破壞而導致“無效造血
發布於 2024-03-09 05:05
0評論
(一)脾臟腫大;幾乎大部分病例的脾臟均腫大。對於肋下未觸到脾臟者,應進一步通過其它檢查,證實是否腫大。應用99m鍀、198金或113m銦膠體注射後脾區掃描,有助於對脾臟大小及形態的估計。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也能測定脾大小及脾內病變。但脾腫大與脾功能亢進的程度並不一定成比例。 (二)血細胞減少;紅細胞、白細胞或血小板可以單獨或同時減少。一般早期病例,只有白細胞或血小板減少,晚期病例發生全血細胞減少。
發布於 2023-03-02 10:57
0評論
一些老年人在常規體檢,或是因為其他疾病抽血檢查外周血細胞計數,會被告知血小板減少。有時候因為皮膚出現出血點,或是反覆牙齦出血、鼻出血到醫院就診,醫生會建議查外周血細胞計數,而發現血小板數量減少。老年人的血小板減少症通常起病隱匿,症狀較輕,容易被忽視。主要表現為皮膚針尖樣出血點,以下肢多見,也可以出現鼻,齒齦,口腔粘膜出血。嚴重的血小板減少可能導致眼結膜出血、口腔血泡、皮膚大片瘀斑和血腫、胃腸道及
發布於 2022-10-08 10:33
0評論
小兒抽動症是一種小兒神經系統常見疾病,其早期症狀一般表現在面部,比如眨眼、聳鼻子、努嘴、嘴角抽動,隨後出現鼓肚子、四肢抖動、聳肩,有的還伴有清嗓子。 小兒抽動症的發病原因比較複雜,有些與孩子平時的不良飲食和生活習慣有很大關係,有些與鏈球菌感染等有關。一旦發現孩子有抽動症的症狀應立即帶孩子到專業地點接受檢查一旦確診為抽動症應立刻接受治療,以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發布於 2022-12-24 13:22
0評論
我們的造血系統,有太多的秘密,不為我們所知。它們勤勤懇恩,默默地為我們奉獻,我們也應該瞭解它們,愛護他們,讓它們更好地為我們服務。我們的造血系統,是我們身體中增殖、更新最旺盛的器官之一。在我們的血管裡流動的血液,是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的。血細胞又稱“血球”,是存在於血液中的細胞,能隨血液的流動遍及全身。我們的血液呈紅色,是由於紅細胞呈紅色,而且它佔據了血液成分的一半左右。血液中除了紅細胞,還有白細
發布於 2022-10-08 11:03
0評論
小兒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增生性疾病,其特點為早學組織中某一血細胞系統過度增生進入學溜冰浸潤到各組織和器官從而引起一系列臨床表現。 小兒急性白血病的病因及病理尚未完全明瞭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病毒感染:多年研究已證明屬於RNA病毒的逆轉錄病毒(又稱人類T細胞白血病病毒HTLV)可引起人類T淋巴細胞白血病。 2、理和化學因素:電離輻射能引起白血病,小兒對電離輻射較為敏感,在曾經反射治療胸腺
發布於 2023-02-13 07:39
0評論
白細胞減少症往往會被人們誤會為白血病,因此造成極大的恐慌,其實,這種疾病與白血病有極大的區別,因此,下面我們就來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白細胞減少症的相關症狀是甚麼,幫助大家及時進行相應的瞭解。 本病的臨床表現隨其白細胞或中性粒細胞減少的原因、程度和時間長短而異。根據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可分為輕度≥1.0×10^9/L、中度(0.5~1.0)×10^9/L和重度&lt;0.5×10^9/L,重度減少者
發布於 2024-02-09 07:20
0評論
一、慢性疾病所引起的生長髮育障礙 如慢性感染、慢性肝病、營養不良、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腎小管疾病。 二、其它內分泌代謝疾病 如呆小病、卵巢發育不全,軟骨營養不良,糖原累積症及粘多糖增多症等。 三、家族性矮小 父母身材矮小或家族中有矮小者,但智力正常,性發育亦正常。 四、青春期延遲症(體質性生長延遲症) 患兒青春期延遲,不但性發育較遲,其體格發育包括骨骼發育比正常小兒可落後2~4年,智力正常。一旦
發布於 2023-03-26 09:53
0評論
前列腺炎與不育症 男性不育症中慢性前列腺炎的發生率可以達到25%——40%左右,因此,患有不育症的男子應該對是否患有前列腺炎做必要的相關檢查和診治。 前列腺炎可以通過以下的七個方面影響精漿成分的質量和精子功能,進而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 (1)精液黏稠度增加與精液液化異常:前列腺有慢性炎症時,前列腺液中大量液化酶的活性下降或分泌量減少,凝固因子相對增多,以及精漿中可能含有細菌,大量白細胞,甚至可能
發布於 2023-01-23 16:3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