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2-25 16:25

  與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open cholecystectomy, OC)相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具有操作簡單、創傷小、住院時間短、疤痕小、患者依從性好等優點。近年來,隨著經驗的積累、技術的提高和設備的升級,LC的安全性有了較大的提升,LC的併發症發生率和病死率已降至OC的水平;LC的適應證穩步擴展,傳統的LC禁忌證,如急性膽囊炎、萎縮性膽囊炎、有上腹部手術史、肥胖等,正在被逐一突破。在一些專業的治療中心,LC已成為絕大多數膽囊切除術的標準術式。
  由於我國的醫療體制層級較多,水平發展不平衡,LC在我國廣大縣域醫院甚至部分地市級醫院開展得尚不普遍。其主要原因是醫師對這一技術缺乏系統性的掌握,醫患雙方對其安全性信心不足,致使難以順暢地由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向LC轉變。提升基層醫院LC的規範性和安全性,無疑是在我國全面推廣LC的重要前提。本文從技術層面的十四個方面,就如何做好LC做一較為系統的介紹。
  一、適應證和禁忌證的把握
  的適應證主要包括有症狀或無症狀的膽囊結石、非結石性功能障礙的膽囊炎、病情進展傾向較為明顯的膽囊隆起樣病變、膽囊癌可疑者和膽囊管結石、狹窄等病變。對於初學者來講,適應證應限於靜息型膽囊結石的非肥胖患者,這類患者膽囊炎症輕,膽囊三角區域無明顯粘連,術中容易分離和辨認結構,手術安全性高。這對於初學者積累經驗和增強信心至關重要。
  的禁忌證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醫師團隊的技術水平和經驗不同,禁忌證應有相應的差別。在開展LC的初期,急性膽囊炎、萎縮性膽囊炎、肥胖、高齡、有上腹部手術史、妊娠等情況應列為禁忌證,隨著經驗的積累、技術的提升和自信心的增加,可逐步放寬適應證。
  二、術前準備
  主要包括醫師方面、患者心理、麻醉(後述)、術前置胃管和尿管等方面的準備。醫師方面,必須從思想上高度重視LC,徹底摒棄LC是小手術的觀念;根據患者的情況組織在技術和經驗方面勝任的手術團隊;心理準備是要通過必要的科普知識教育,讓患者認識到LC的必要性,減輕其對切除膽囊後飲食方面的顧慮。術前置胃管可避免術中胃和十二指腸脹氣,有助於肝門部視野的顯露。但麻醉去氮過程中,如果持續壓迫胃部,可有效地預防胃和十二指腸脹氣,這樣,在技術條件保證的前提下,可免除胃管的應用。不過,對於初學者,建議常規應用胃管行胃腸減壓,以利於肝門部的解剖和辨認。在麻醉前排尿的前提下,尿管通常可省去,只是在手術時間較長時,考慮應用。
  三、麻醉準備
  從麻醉的視角對患者的耐受手術的能力進行評估。麻醉應選擇氣管插管[u1] 全身麻醉,以保證充分的腹肌鬆弛,建立和維持穩定的氣腹。另外,可根據病情的複雜程度以及對手術時間的預估,選擇喉罩或氣管插管控制呼吸。通常情況下,LC可以通過喉罩控制呼吸來完成。
  四、建立氣腹
  建立氣腹的常規方法是閉合法,即在臍周做一皮膚切口,經其用氣腹針穿刺腹腔,用注水法或氣壓水平和氣體流量判定氣腹針是否穿入腹腔內。顯然,這一方法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風險性,最大的風險是併發腸穿孔。文獻報道,腹腔鏡手術併發腸穿孔的發生率為0.22%,其中,55.8%為小腸穿孔,鞘管和氣腹針導致者佔41.8%。另有一篇文獻綜述顯示,在696502例腹腔鏡手術中,28例患者在用氣腹針穿刺建立氣腹的過程中發生的腸損傷,其中17例為嚴重損傷,佔總手術例數的0.0024%。可見,氣腹針建立氣腹時腸穿孔的發生率雖然不高,但由於該類腸穿孔不易在術中獲得診斷,難以獲得及時的處理,易致腹腔感染、敗血症等嚴重的感染併發症。
  對於有腹部手術史者,或存在腹腔粘連者,閉合法建立氣腹更易生腸穿孔等併發症,宜採用開放法建立氣腹。方法是:在臍周切開皮膚15 mm,用電刀切開和鈍性分離相結合的方法,切開腹壁各層,開放腹腔並將鞘管放入腹腔。顯然,開放式方法具有直觀、風險小、進氣速度快等優點。但它需要更長的皮膚切口,逐層切開腹壁需要更多的外科操作。
  五、建立腹壁通道
  完成LC通常需要3個或4個腹壁通道,即三孔法或四孔法。三孔法的腹壁通道位置分別是臍周、劍突下10 mm和右鎖骨中線肋緣下20 mm,鞘管分別為10 mm、10/5 mm和10 mm。四孔法是在三孔法的基礎上,在右腋前線肋緣下20 mm處加一5 mm鞘管通道,由第二術者輔助操作。當採用三孔法時,劍突下通道的位置可以適當上移,這樣可以利用右手分離鉗的杆身抬起肝臟,使得膽囊三角的顯露更為容易。由於四孔法可輔助暴露,手術難度明顯降低。初學者或是遇到複雜情況的時候,應採用四孔法。
  近年來,出於美觀方面的追求,醫師們在嘗試著用更少的腹壁通道來完成LC。現今,經臍單孔LC已成為腹壁無疤痕需求患者的常規術式。但這類手術難度較常規的LC明顯增大,風險增加,應由有經驗的醫師完成。
  六 腹腔探查
  進入腹腔後,應對術前檢查提示的情況進行有限的探查。如對於病毒性肝炎感染和肝硬化患者,應取活檢?
  首先,應探查臍下切口下方臟器是否被氣腹針刺傷(此口的鞘管也是盲插的)
  七、顯露膽囊三角
  顯露膽囊三角是LC的關鍵步驟,是妥善處理膽囊管和膽囊動脈的基礎,其技術要點主要包括:
  1、分離膽囊周圍粘連
  鈍性分離膽囊與結腸、十二指腸和幽門區域可能存在的粘連。儘量避免用電鉤分離,以免對上述器官形成電流傳導性損傷。
  2、顯露膽囊三角的膽囊管邊界
  向外上方提起膽囊體部,沿著膽囊壺腹和膽囊管的下緣向膽總管方向分離,直至接近膽總管,並能夠判斷膽囊管根部的位置,不要求分離和顯露膽囊管匯入部。
  3、顯露膽囊三角的肝總管邊界
  用抓鉗抓住膽囊壺腹和膽囊管的匯合部,向外下方牽引,術者用右手彎鉗向上推舉肝方葉,沿膽總管的前面向肝門部剝離漿膜,即可顯露肝總管,並能夠勾勒出膽囊三角的範圍,為下一步安全地處理膽囊管和膽囊動脈劃定操作範圍。
  八、處理膽囊管
  妥善處理膽囊管是預防膽管副損傷的前提。其技術要點主要包括:
  1、分離膽囊三角前腹膜
  用抓鉗抓住膽囊壺腹和膽囊管的匯合部,向外下方牽引,使膽囊三角的面積增大,膽囊三角前腹膜的張力增加,並使膽囊管與膽總管的方向接近垂直,然後,從壺腹和膽囊管的交界處開始,沿著膽囊管的上緣,向膽總管方向分離膽囊三角前腹膜,直至膽囊管淋巴結。
  2、顯露膽囊三角後腹膜
  用抓鉗抓住膽囊壺腹和膽囊管的匯合部,向內上方牽引,顯露膽囊三角後腹膜,然後用電鉤自膽總管中部向膽囊床的外側緣方向分離。
  3、遊離膽囊管
  在分離膽囊三角前後腹膜後,可較容易地用彎鉗經膽囊管上方由前至後地穿過膽囊三角,通過輕柔的鈍性分離,可較充分地遊離膽囊管。
  4、鉗閉、離斷膽囊管
  在處理膽囊管前,應儘量能夠確認膽囊管、肝總管和膽總管三者的解剖關係。然後,在膽囊管無牽引張力,且與膽總管垂直的前提下,在距離匯合處0.5 cm處施夾兩枚鈦夾或一枚可吸收夾,遠端施夾一枚鈦夾後離斷膽囊管。注意:避免過度牽拉膽囊管,以免膽總管和肝總管成角,將部分膽總管誤當作膽囊管一併結紮。有時膽囊管與肝總管並行較長,膽囊管遊離部分較短,鉗閉有一定困難,此時,可謹慎地分離膽囊管和肝總管之間的粘連,遊離膽囊管至適當長度。
  九、處理膽囊動脈
  由於膽囊動脈的位置不固定、更隱蔽、不直觀,且數量可能為2條或更多,處理不當會併發術中或術後大出血,其妥善處理是LC最難和最重要的一步,初學者當應重視。
  時,並不強調要分離出膽囊動脈,膽囊三角如組織較厚,粘連較重時,可通過縫扎的方式處理膽囊動脈。而LC時,由於縫扎並不作為常用手段,分離膽囊動脈後並進行妥當夾閉,具有必要性。在腹腔鏡小視野下,發出膽囊動脈的肝右動脈等大血管難以顯露,膽囊動脈的起源血管更不易辨別,而且起源不同的膽囊動脈在腹腔鏡下可能顯示為同一分佈形態。這就要求術者熟知腹腔鏡下膽囊動脈的變異,以指導LC術中辨別膽囊動脈。
  處理膽囊動脈應遵循以下原則:

  1、分離、遊離好膽囊管時,不急於離斷膽囊管。用適當的張力向外下方牽拉膽囊壺腹,充分暴露膽囊三角。打開膽囊三角前面的漿膜,觀察、確定膽囊動脈的位置和走向,離斷膽囊管,分離膽囊動脈,並夾閉離斷。

  2、在分離膽囊管時,如發現膽囊動脈與膽囊管並行,或關係密切,在處理膽囊管時,可一併夾閉膽囊動脈。

  3、分離膽囊三角內的結締組織時,特別是在尚分辨不出膽囊動脈時,應用電鉤行細束分離、離斷,避免粗束離斷,離斷的要領是往近鏡側鉤起離斷。杜絕像處理膽囊床那樣,應用電鉤向遠鏡方向推壓並離斷組織。

  4、當在膽囊三角內看不到膽囊動脈時,不能輕率地認為膽囊動脈缺如。應仔細查找膽囊三角殘緣和膽囊底部,看有無異常動脈搏動處,如發現膽囊動脈殘端,應妥當夾閉。

  5、當未見到膽囊動脈,或其處理有不妥之時,術後Winslow孔處應置引流管,萬一發生術後腹腔出血時,能夠早期診治。

  6、當膽囊壺腹和肝總管粘連緻密,膽囊三角難以分離時,不宜強行解剖膽囊三角,更不宜強行尋找膽囊動脈。此時,腹腔鏡膽囊次全切除術(laparoscopic subtotal cholecystectomy,LSC)可最大程度地避免對於膽囊三角的分離,是一個安全的選擇。
  十、切除膽囊
  這一步驟較為安全, 可作為初學者的“入門教材”。但也有幾方面的要求,包括:

  1、左手鉗保持好牽引膽囊的合適方向,避免膽囊扭轉,膽囊床間隙無法暴露;

  2、左手鉗為膽囊床間隙提供適宜的張力,以利在膽囊與肝臟實質之間的疏鬆組織間分離,避免分破膽囊,或因分離層面進入肝實質,導致肝臟出血和膽瘻;

  3、注意可能存在的副肝管或迷走膽管,必要時鉗夾處理;

  4、如果膽囊床炎症重,或膽囊床深入肝實質內,解剖性分離較為困難時,強行分離易引起肝臟出血,可選擇保留部分膽囊床的LSC術式,殘留的部分膽囊後壁用電灼破壞黏膜即可;

  5、膽囊床電凝止血時,電鉤或電鏟應與膽囊床“若即若離”,避免對膽囊組織形成撕脫;

  6、對於較深的出血,壓迫止血更為有效。
  如發現膽囊床有膽汁外溢及異常管腔有膽汁外漏時,均應引起重視,考慮到有肝外膽管損傷或肝外膽管異位匯合的可能,對標本認真檢查,有可疑之處需及時開腹探查;對於膽囊切除後,術中短期檢查未發現異常,但仍有遲疑的病例,小網膜孔處應該常規放置腹腔引流以便於術後觀察,早期發現可能遺漏的小的肝外膽管損傷。
  十一、取出膽囊
  用膽囊抓齒鉗從10 mm 戳孔導入腹腔,夾住膽囊頸部或膽囊管,連同鞘管拔出腹壁。如結石較小和較少,很容易取出;如結石較大或較多,可先用吸引器吸出膽囊內膽汁,然後擴大切口,將膽囊取出。也可用卵圓鉗將膽囊內的大結石夾碎取出後,再取出膽囊。如術中分破膽囊,或膽囊急性炎症水腫、壞死,應將膽囊放入標本袋後取出。結石外溢入腹腔,應仔細取淨結石,並沖洗乾淨腹腔。
  取出膽囊後,應對膽囊標本進行全面的觀察,查找可能存在的意外膽囊癌。
  十二、放置引流管
  引流管放置與否,沒有原則性的指導意見。如果炎症較重,或創面出血點較多,或對膽囊三角的分離不放心時,可考慮放置引流管。但研究表明,術後常規放置引流管可增加感染的發生率,延長住院時間,不提倡常規使用。
  十三、關腹
  在腹腔鏡直視下退出器械,拔除腹腔鏡鞘管,排空腹腔內氣體。對10 mm或更大的戳孔,特別是存在老年患者、體重指數過高、手術時間長等高危因素時,應作妥善的筋膜縫合,以防鞘孔疝發生。皮膚宜用粘合膠閉合。
  十四、術後管理
  如無特殊情況,LC術後恢復通常很順利。術後6個小時即可下床活動。術後第1天即可全流質飲食,並根據患者的適應情況,逐步過渡到普通飲食。術後第2天或第3天,可考慮出院。術後1個月內,可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
  如術後出現明顯的腹膜炎症狀和體徵,應考慮膽管損傷、腸瘻等可能;如出現心率增快、血壓降低等情況,應考慮腹腔出血。對於潛在的嚴重併發症,應積極診斷,妥善治療。

如何做好腹腔鏡下的膽囊切除術相關文章
 患者,女性,50歲。因“右上腹反覆不適5年,發現脾臟佔位1周”入院。B超、CT檢查診斷膽囊炎、膽囊結石、脾臟下極3釐米腫塊。腫瘤標誌物CA724升高。膽囊炎、膽囊結石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手術指徵明確。脾臟下極佔位伴腫瘤標誌物升高,術前腫塊良惡性診斷困難,有切除病理診斷必要性。目前脾臟外科認為整個脾臟切除易導致血小板升高、門靜脈血栓、免疫力降低等併發症。因此對於脾臟良性腫瘤建議行部分脾切除術,保
發布於 2023-03-18 13:01
0評論
膽囊是人體貯存和濃縮膽汁的囊狀器官,呈長梨狀,長8-12cm,寬3-5cm,容量約40-60ml。膽汁作為一種消化液,由肝臟產生並被送入小腸以幫助消化食物中脂肪。肝臟產生的多餘的膽汁暫時貯存於膽囊中,當食物進入小腸時,膽囊的肌肉壁收縮,使膽汁沿著膽管流入小腸。患有膽囊疾病如膽囊炎、膽囊結石或膽囊息肉的患者,常常感到右上腹隱痛不適,有時突發絞痛,並向肩背部放射,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倘若結石墜入膽總管
發布於 2023-02-02 12:57
0評論
目的:介紹一種腹部看不出手術瘢痕的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式。方法:在臍部作一個10mm戳孔,用作主操作孔和取出膽囊;在陰毛上緣之兩端各作一個5mm戳孔,一個供5mm腹腔鏡進出,另一個供抓鉗進出。主刀用5mm超聲刀離斷膽囊管和膽囊血管,然後用電凝鉤分離膽囊床,再用可吸收圈套線結紮膽囊管和超聲離斷膽囊管。切下的膽囊從臍部戳孔取出。最後,用可吸收線關閉臍孔,陰毛處戳孔用膠布拉攏覆蓋。結果:25例女性膽囊良性
發布於 2023-01-14 10:21
0評論
由於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時需要製造人工氣腹,會導致膽囊癌的轉移幾率增加;另外,膽囊癌一旦在鏡下切破了會沿著戳卡孔轉移。對於懷疑有惡變的膽囊病變不建議在腹腔鏡下行膽囊切除。主要包括以下情況:1、單發的膽囊息肉,直徑大於1cm,尤其是廣基的;2、膽囊壁增厚(5mm以上),同時伴有下列情況之一的:膽囊結石直徑大於3cm,或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病史超過二十年,或年齡在60-70歲以上;3、腫瘤標記物增高,尤其是
發布於 2023-03-11 09:01
0評論
腹腔鏡技術是膽囊疾病外科治療的首選手術方式,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腹壁疤痕明顯變小。然而該手術仍然會在上腹部遺留3到4個小疤痕。“隱疤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採用特殊的手術方法,巧妙的將腹壁上的疤痕隱藏在腹部的正常結構中,使疤痕難以被發現。符合現代人們對美的要求。該手術對主刀醫生在經驗和技巧上有一定的要求。近年來我院在大量常規腹腔鏡膽囊切除的基礎上,開展了隱疤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並已經積累了豐富的
發布於 2023-03-18 12:26
0評論
1、闌尾炎是甚麼疾病闌尾是人體退化殘留的消化道盲端,一旦管腔阻塞或者發生細菌入侵則會導致闌尾炎的發生,俗稱“盲腸炎”,是外科最常見的急腹症之一。2、甚麼是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傳統的方法是在右下腹作切口行闌尾切除術,切口長約5-7釐米。而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則在下腹部作3個分散的小孔,通過電視屏幕放大,在腔鏡下操作切除闌尾。3、腹腔鏡下闌尾切除術的優點①術後疼痛輕;②住院時間短;③術後恢復快,較早恢復
發布於 2023-03-10 16:06
0評論
對於合併有膽囊炎(出現臨床症狀或影像學發現炎症表現)的膽石症應該接受膽囊切除。膽囊炎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原則上都應手術切除膽囊。但隨著微創手術的普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經取代傳統開腹膽囊切除術,成為治療膽囊炎的首選術式。由於急性膽囊炎發作時膽囊周圍消腫、粘連存在,解剖層次不清晰,增加了腹腔鏡手術的難度和手術風險,因此目前大多不主張在急性期行膽囊切除術,而採取保守治療的方法使患者渡過急性炎症期,待
發布於 2023-01-24 22:55
0評論
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一種新的經臍入路的手術。切口在肚臍處,因手術切口可被臍孔皺襞所掩蓋,具有令人滿意的美容效果;經臍單孔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達到微創的同時,大大降低了與切口相關的併發症發生率,如:切口疝、切口感染等;術後疼痛輕微,減少了術中、術後麻醉藥物及鎮痛藥物的用量;術後恢復快,住院時間短,住院費用減少,一般患者可於術後第2天出院。      經臍單孔腹腔鏡手術是國際最前沿微創技術,手
發布於 2023-03-10 15:01
0評論
傳統的手術方法要在右上腹部作一個長達12cm-18cm的直切口或者斜切口,使得外科醫生的一隻手能伸入患者的腹腔內,完全用刀、剪、鉗、針、線的機械方法進行切開、結紮、縫合。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當代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只要在患者肚臍處作一個0.5cm-1cm的小切口,在右上腹再作2個0.2cm-0.5cm的細小切口就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膽囊切除。基本上不會損傷腹壁的血管、神經、肌肉,癒合後疤痕很小,
發布於 2023-12-18 00:36
0評論
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nc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在內鏡下經十二指腸乳頭插管注入照影劑,從而逆行顯示胰膽管的造影技術,是目前公認的診斷胰膽管疾病的金標準。在ERCP的基礎上,可以進行十二指腸乳頭括約肌切開術(EST)、內鏡下鼻膽汁引流術(ENBD)、膽總管取石術等介入治療,由於不用開刀、創傷小,住院時間也大大縮短,深受患
發布於 2023-01-14 13: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