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氣帶的原理是甚麼,只是緩解症狀嗎?
從臨床角度來講,是不主張用疝氣帶的。疝氣是物理性的變化,就是一個洞,你想用一個疝氣帶把這個洞補上是不可能的,疝氣帶只起一個託的作用,不會解決根本問題。對於身體虛弱,伴有其它嚴重疾病暫緩手術的,可以暫時用疝氣帶,最好自制,不要加藥包。
為甚麼不主張長期用?第一,綁疝氣帶還是要有一定的經驗,帶鬆了託不住,緊了影響精索和睪丸的發育,尤其是市面上賣的帶藥包的那種,有害無利。第二,長時間用疝氣帶還容易造成疝內容物粘連,增加嵌頓機會,並增加手術的困難。
家長最關心微創手術,您能否給大家介紹一下手術情況?
手術是治癒疝氣的唯一可靠的方法。手術治療分為兩種:一種是傳統開刀手術,一種是腹腔鏡微創手術。腹腔鏡手術比傳統開刀有諸多優點:①在腹腔下鏡下疝環口、周圍的血管、輸精管清晰可見,直視下環形結紮內環口即可。毋須解剖分離任何組織,所以不容易損傷。②能同時檢查和發現另一側是否存在隱性疝,避免了術後不久又發現對側疝而再次手術。微創手術,不增加切口可同時治療雙側疝。③腹腔鏡下可以達到真正的疝囊高位結紮,安全、可靠,降低了術後複發率。④切口小、創傷小、手術時間短、術後疼痛輕、陰囊不腫疼、恢復快及美觀。⑤尤其對復發病例,不經過原手術切口,不用分離精索、安全且容易操作,不容易再復發。⑥術後沒有更多限制,麻醉清醒後,即能進食、下床。
您說的這種微創手術適合每個腹股溝疝的小孩嗎?
對。只要除外嚴重的先心病、貧血、呼吸道等疾病外,都可以做微創手術,尤其是單孔腔鏡微創手術。隨著腹腔鏡技術在臨床的廣泛應用,技術日趨成熟,已由原來的三孔放三個戳卡(肚臍和肚臍兩邊,兩邊距臍3-100px),改進為兩孔放兩個戳卡的操作(減少臍旁一孔)。目前,兩孔技術已成熟,各大醫院都相繼開展。孔越少創傷越小越美觀,為能達到更好的微創效果,近年來,不少學者開始研究單孔技術,是發展的方向,也是微創外科和患兒家屬共同的期望。
但沒有輔助鉗的單孔技術存在單手操作的瓶頸,所以,只能挑選容易操做的女性或極個別的男性疝來做,能做到百分之幾,卻做不到百分之百。因此,單孔技術再好也無法推廣。為了便於開展,有的醫院研究採用臍部擴大切口,也稱之為單孔,有的在臍緣打兩個孔,把操作鉗和腹腔鏡都從擴大的臍部切口或鄰近切口進入,說起來也算單孔,沒離開臍窩,但實際上並沒有減少創傷,達不到真正的微創目的,另外操作鉗和鏡子相鄰容易碰撞,出現筷子效應,給手術帶來更多不便。
為使每個小兒疝都能順利地在單孔腹腔鏡下完成,既不擴大臍部切口、又不增加臍旁孔,打孔只放腹腔鏡,還能用上輔助鉗。我們研發出一種像針一樣細的操作鉗,我將它稱之為“針式鉗”,用它取代輔助鉗,不留疤痕。選擇下腹白線進針,白線和臍一樣都是腹壁最薄處,其特點無血管無肌肉,術後不易疼痛,且容易進針。進針後當鉗用,即發揮了鉗的輔助作用,也避免了筷子效應,操作簡單、靈活方便、使創傷更小、手術時間更短,拔針後不留疤痕,術後疼痛更輕、恢復更快。術後當天就能吃喝玩,當天就出院。近兩年我們對所有的小兒疝均採用這種單孔技術,未出現不成功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