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後路椎管成形術已成為頸椎管狹窄症、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連續和混合型頸椎後縱韌帶骨化症較好的治療方法。但由於頸椎後路開門術式可供選擇的有單開門和雙開門兩種,目前國內少有兩者術後的臨床分析比較研究。臨床醫生存在一定的困惑。為此我們對頸椎單、雙開門成形術的2種不同術式作回顧性臨床分析比較,評價其效果,為臨床醫生提供參考。
1、資料和方法
(1)一般資料
回顧分析50例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患者,28例行頸椎後路單開門椎管成形術作為A組,男18例,女10例;年齡45~72歲,平均58歲。病程6~50個月,平均20.5個月。其中22例涉及3節段病變,6例涉及4個節段病變。22例行頸椎後路雙開門椎管成形術作為B組,男14例,女8例,年齡47~69歲,平均56歲。病程5~45個月,平均20.1個月。其中15例涉及3節段病變,7例涉及4節段病變。兩組患者術前均行頸椎x線片、CT及MRI檢查,椎管退變明顯,矢狀徑均有不同程度狹窄;脊髓MRI矢狀位可見脊髓前方受到突出的椎間盤或骨贅壓迫;所有患者均排除頸椎後凸畸形及頸椎不穩徵。
(2)手術過程
所有手術均全身麻醉氣管插管。患者胸腹部俯臥於4點脊柱架上,頭部使用Mayfield顱骨支架同定,髂後上嵴部位亦消毒鋪巾以備取骨用。取頸後正中縱形切口。依次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分離脊兩旁肌肉。
單開門椎管成形術組:暴露手術部位椎體棘突及兩側椎板,從根部剪去棘突,並於殘留所有棘突根部打孔,選擇左側椎板為開門側,右側椎板作為門軸側。在門軸側用磨鑽從小關節突內側緣磨除外層椎板,開槽呈“U”形,開門寬度約1.0―1.5cm,開門側磨斷椎板全層,切除開槽處椎板間黃韌帶,10號絲線穿過棘突已經打好的孑L,並縫合於門軸側關節囊上。
雙開門椎管成形術組:同樣暴露棘突及兩側椎板,剪去棘突末端,留作植骨。氣動顯微磨鑽於兩側小關節內緣縱向開槽,開槽呈“u”形。用線鋸從C3-7的棘突下和硬膜囊間穿過,將棘突從正中縱向鋸開。將椎板向兩側掀開,去除椎板下粘連組織。修剪剪下的棘突(若不夠可取髂骨),骨塊中央及劈開的棘突打孔,穿10號縫線,植入修剪後的棘突或髂骨條,結紮固定。
術中操作要輕柔,儘量避免擾到脊髓,術中可用甲基強的松龍1000 mg靜脈快速滴入以保護受干擾的脊髓。植骨塊要固定牢固,且兩側門軸要保證完好,否則影響療效及術後的隨訪。術後常規放置引流管,48 h後拔除引流,術後臥床1~2 d後,頸圍保護下下床活動,頸圍固定4~6周。
(3)療效評價
神經功能評價採用JOA評分評價患者術前、術後2年神經功能並計算JOA評分改善率。改善率=(術後JOA評分一術前JOA評分),(17一術前JOA評分)x100%。
對術前及術後軸性症狀進行分級按照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以及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將軸性症狀分為優、良、可、差4個等級。將評定為優或良者定為無軸性症狀者,可和差者定為有軸性症狀者。
影像學評價x線測量,對患者術前、術後2年隨訪時頸椎過伸、過屈位x線片進行以下測量。頸椎總活動度(range of the motion,ROM測量。
(4)統計學分析
實驗數據用均值±標準差表示。所得結果用SPSS 16.0統計軟件對患者術前、後的兩組間JOA評分改善率、頸椎活動度丟失角度行兩組問獨屯樣本t檢驗。術後軸性症狀的發生率採用兩組頻數分佈X2檢驗。P>O.05為差異元統計學意義。
2、結果
(1)神經功能恢復情況
術後2年JOA評分改善率A組患者為(52.0±21.4)%,B組患者為(52.7±19.8)%,兩組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O.970>0.05)。
(2)軸性症狀
術後2年A組12例有軸性症狀,可8例,差4例,發生率42.9%。B組8例有軸性症狀,可6例,差2例,發生率36.4%。採用X:檢驗,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216,P=0.642>0.05)。
(3)頸椎活動度
術後2年A組ROM丟失(3.9±1.8)o,B組ROM丟失(3.6±1.5)。(兩組均以後伸角丟失為主。平均為6.40),採用兩組獨立樣本t檢驗,兩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O.492>0.05)。但B組術後對頸椎活動度的保持好於A組。
3、討論
目前臨床上對於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治療多采用頸椎後路椎管擴大成形術,其基本原理都是通過對椎管減壓或椎板成形,同時利用頸椎生理前突使脊髓向背側移位,達到解除脊髓壓迫目的。此類術式與傳統的椎板切除術相比,優點是大部分手術操作是在椎管外進行,減少了損傷脊髓的可能。同時,骨槽在小關節內緣,使椎問關節的穩定性得以保留。椎管開門成形後植骨同定,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椎管的後部結構。避免了頸椎術後失穩。但相關文獻也報道頸椎後路椎管成形術後相關併發症,特別是頸肩痛軸性症狀(axial symptom,AS),其發生率的報道高達45%~80%ts。國內孫宇等通過比較術前、後頸椎活動度認為,頸椎後路椎管擴大成形術可以使頸椎總活動度和各椎體問相對活動度均減少,並且認為頸椎後路椎管成形術均需要行頸後正中切口,廣泛剝離兩側椎旁肌,術後不同層次的肌肉組織間容易形成廣泛粘連及瘢痕組織,使頸椎活動度減少,引起頸肩僵硬、局部組織血運不暢缺血,可能引發肌筋膜炎導致頸肩痛即軸性症狀的發生。Kawaguchi等通過對82例患者的分組研究和隨訪發現,術後軸性症狀重的患者頸部ROM明顯低於軸性症狀輕的患者,因此,認為術後軸性症狀還與術後頸椎總活動度減少有關。既然患者頸部ROM如此重要。那麼臨床上選用開門的方式是否對其有影響呢?
本實驗通過分組比較頸椎後路單、雙開門椎管成形術患者手術前後JOA評分、軸性症狀、頸椎活動度。結果表明,兩組術式均能夠取得良好的神經功能改善,但術後均出現不同程度的軸性症狀發生率,儘管兩者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雙開門椎管成形比單開門椎管成形術有低的軸性症狀發生率及頸椎活動丟失率。這與雙開門椎管成形術是通過將兩側椎板向兩邊對稱外展獲得減壓空間有關,與單開門相比,雙開門j獲得較近似於正常脊髓脊柱柱結構,使術中剝離的不同層次的椎旁肌術後能夠對稱生長,有效防止瘢痕及組織問粘連過多生長。
那麼臨床術者治療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患者採用何種頸椎後路椎管成形術?日本學者Shigeru對33例患者進行了單開門椎板成形術並與20例進行了雙開門椎板成形術的患者比較,得出兩組的椎管容積沒有顯著的差異,同時也提出了各自相對的手術適應證。他們認為單開門椎管成形術適用於:(1)脊髓型頸椎病伴有單側神經根病變;(2)嚴重的後縱韌帶骨化症;(3)患者有小的棘突無法行雙開門椎管成形術者。
雙開門椎管成形術適用於:(1)通常的脊髓型頸椎病患者;(2)小的輕微的後縱韌帶骨化者;(3)脊髓型頸椎病伴有雙側神經根病變;(4)頸椎管狹窄合併不穩必須行頸椎後路手術者。國內也有學者I採用頸椎前路分段減壓植骨鋼板同定治療
多節段脊髓型頸椎病,雖取得較好的即刻穩定性,但有鋼板斷裂及螺釘鬆脫的風險,且患者要承擔較高的醫療費用,對患者未必是較理想的選擇。
綜上所述,對於多節段脊髓犁頸椎病治療,臨床術者可以根據不同的適應證採用不同開門方法。由於頸椎手術屬於高風險手術,同時也要根據術者自身的熟練程度選擇不同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