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挫傷後蛛網膜下腔出血較常見,大量的血性腦脊液對腦膜將產生強烈的刺激,可引起無菌性炎症反應,因此,可以在軟膜與蛛網膜之間發生粘連,甚至堵塞蛛網膜絨毛,從而造成腦脊液的循環和吸收障礙。這與化膿性腦膜炎所造成的蛛網膜下腔梗阻引起的腦積水相類似,即由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雖然可以流出腦室,但卻受阻於蛛網膜下腔而在腦基底池、環池及側裂池等處阻礙腦脊液經腦凸面循環至蛛網膜粒吸收。因此,病人往往出現顱內壓增高症狀,且腦室系統也隨之擴大,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合理的治療,病情將日趨惡化。有時腦脊液循環梗阻發生在腦室系統之內,引起一側或雙側腦室積水,這種情況多系腦室穿通傷或髓內血腫破入腦室所致,常在室間孔、導水管或四腦室出口處發生阻塞。間或可因小腦幕切跡疝,腦幹移位而致環池閉塞或導水管受壓迫也能引起腦積水;或因不適當的大骨瓣減壓,腦嚴重膨出、移位,導致腦脊液循環受阻而伴發腦積水亦時有發現。
發病機制
外傷性腦積水可分為急性、慢性兩種,急性腦積水是指傷後2周內發生的腦積水,可能的機制是:
1、血塊直接阻塞腦脊液循環通路或因蛛網膜絨毛被紅細胞阻塞而影響腦脊液吸收。
2、腦水腫、顱內血腫、腦疝、腦膨出或突出亦可壓迫腦池和腦表面的蛛網膜下腔,影響腦脊液的循環與吸收。
3、腦室內出血、腦室穿通傷,積血可阻塞室間孔、導水管、第四腦室正中孔,使腦脊液不能迴流到蛛網膜下腔。
大凡嚴重腦外傷病人,經過及時合理的處理之後,病情雖已穩定但意識恢復欠佳或有新的神經受損體徵出現時,應及時進行影像學檢查,確定有無急性腦積水。另外,腦外傷後長時間出現痴呆、行動障礙、尿失禁者,應行CT或MRI檢查,若發現腦室系統擴大,腰穿為正常壓力,放射性核素腦脊液成像檢查,對腦積水診斷亦有重要價值,根據核素在腦室內滯留的時間有助於估計腦積水的嚴重程度。
治療方法
外傷性腦積水的治療,無論是顱內高壓腦積水還是正常顱壓腦積水都應採用單向閥門分流管行分流術。但有時急性腦積水的病人,如果在頭外傷後早期即施行顱內壓監護,並及時排出血性腦脊液,也有可能減少後期腦積水的發生率(Kollusi等,1984)。無論如何在疑有外傷性腦積水時,即應早作影像學檢查及時明確診斷,儘快施行分流手術,以緩解由腦積水而引起的進行性腦組織萎縮。植入分流裝置的方法分腦室-腹腔及腦室-心房兩種,因後者不宜於分流腦脊液中含有空氣、挫碎組織及血凝塊和(或)新近施行腦室外引流的病人。因此外傷後腦積水較常用的腦室-腹腔分流術。此術適用於梗阻性腦積水、交通性腦積水及正常顱壓腦積水。術前首先選擇適當長度的分流裝置,按病人頭頂至右下腹麥氏點的長度再加50cm,目的在於將分流管末端置入盆腔,以防止大網膜包裹封閉。同時還應測定病人腦脊液的壓力,高於140mmH2O者選用中等壓力的分流裝置(55~85mmH20);低於140mmH2O的採用低壓分流裝置(McQuarrie等,1984)。因為過度引流可以造成負壓綜合徵,病人常有體位性頭疼和煩躁,所以採用低壓或中壓分流為宜。Chhabra等(1993)還特製一種“Z”流向腦積水分流裝置以避免因體位而引起的過度引流。
手術方法:局麻或全麻下施術,病人仰臥頭偏向左側,右肩稍抬高使頸部側方伸平。先於右顳後份(外耳道後方及上方各4cm處)行顱骨鑽孔,用腦針垂直穿刺深入3~4cm即達腦室三角區,證實有腦脊液流出後勿過多排放,隨即將分流管的腦室端,按腦針的方向和深度插入腦室,再將單向閥門固定在骨孔稍下方。然後經頭皮帽狀腱膜下層自耳後直至頸側皮下作一隧道,並將分流管的腹腔端導入與閥門出口相接,隨即縫合頭皮切口。分流管遠端繼續經頸部、胸部皮下潛行至右下腹。然後作闌尾炎麥氏切口,剪開腹膜後用環鉗將分流管末端沿盆腔右側壁小心送入直腸膀胱隱窩或子宮直腸隱窩。術畢如常縫合腹壁切口及分段皮膚切口,不放引流。術後投予抗生素預防感染,每天按壓閥門2~3次,以避免單向閥門分流裝置發生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