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質酸注射是一種安全有效、微創的美容方法,被廣泛應用於年輕化和輪廓調整。然而,隨著注射病例數量的快速增加,一些不良反應,甚至是嚴重併發症也被廣受關注。由於注射本身的創傷,以及透明質酸在組織內的佔位效應,產生注射局部發紅、腫脹、脹痛、瘙癢、瘀血都屬正常反應,一般無須特殊治療,1-2周即可完全消退。
不良反應發生在注射後0-2d,主要表現為矯正不足、矯正過度、填充材料位置不當、表面不平整等。預防措施:應熟悉各種透明質酸填充材料的性質,合理地選擇適當粒徑大小或黏稠度的產品;選擇合適的適應證,對於皮膚過於鬆弛,或皮膚較薄、彈性不佳的患者,應謹慎應用。
注射後出現血管危象是最為嚴重的即刻不良反應。近年來,因注射而產生血管栓塞,造成皮膚壞死,甚至失明的病例逐漸增多,因此,值得特別討論。血管危象的產生,可以是透明質酸直接注射到血管內而產生的栓塞,也可以是由於局部注射材料過量產生的血管擠壓。
一般來說,注射後出現血管損傷的前提條件有:
(1)組織血供豐富;
(2)實質組織受損;
(3)局部壓力急劇升高。鈍針不容易刺破血管,是較為安全的選擇。但鈍針也並非絕對安全,若注射物過多,局部張力過大,血管難以滑動,即使是鈍針也可能刺破血管。
局部冷敷的作用是可以使血管收縮,針不易進入血管,從而降低注射物進入血管的可能。腎上腺素可以使局部血管強烈收縮,同樣可以避免針刺入血管,但使用時應注意高血壓等禁忌證。
選擇合適的注射層次尤為重要,常用的注射層次有真皮中至深層、皮下組織、骨膜上;術者應根據填充部位的解剖結構和填充效果,選擇合適的注射層次,避開重要的血管、神經。一般遵守“寧深勿淺、寧少勿多”的原則;注射後按摩均勻,適當制動,可以選擇物理制動一透明膠帶黏貼在注射部位表面(鼻唇溝),以及注射肉毒毒素來減少肌肉活動(額紋、皺眉紋等)。
一 般來說,注射淚槽、瞼下溝時,層次應在眶下緣骨膜上;眶顴區(俗稱“蘋果肌”)注射應在骨膜上,以避開眶下動脈;鼻唇溝注射時,鼻棘水平以上應選擇骨膜 上,鼻棘水平以下應在皮下淺層,以避開面動脈;頦部注射可選擇骨膜上和皮下脂肪層來塑造立體感;額部注射應在骨膜上或皮下淺層,避開顳淺動靜脈和顳中靜 脈;
鼻部注射應選擇骨膜上,以免損傷鼻背筋膜內血管。每次注射前都必須空針回抽,判斷是否在血管外。注射劑量:一次量不宜過大,應少量多次 注射;注射力量也不能過大,應儘可能輕柔推注。當患者突然出現放射性疼痛時,應高度警惕是否出現血管損傷;若出血較多時,也應懷疑是否損傷了血管;此時, 應更換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點反覆推注。
血管栓塞的典型表現是疼痛和皮膚顏色改變,可出現皮膚蒼白、花斑或呈青紫色。所以,注射時醫師應密切觀察皮膚變化,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血管栓塞現象,一旦出現,應予以局部熱敷擴張血管,給予類固醇激素、低分子肝素鈉和阿司匹林類藥物,以及丹參、罌粟鹼活血等治療;
對個別嚴重的病例,應用高壓氧艙挽救缺血、缺氧的組織,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明確為透明質酸引起,應立即在注射部位注入透明質酸酶,必要時使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藥物來預防感染。一旦出現或懷疑有眼動脈栓塞的徵兆時,應及時請眼科醫師會診,及時發現,早期處理。
總之,雖然血管併發症發生的概率較低,但若發生,後果通常較為嚴重,所以,更應引起重視。目前在臨床上可供使用的注射材料種類、品牌繁多,每一種注射材料都有其相對特殊的併發症風險,注射要求往往也不同。在每一次注射前,都應明確注射部位的解剖結構;詳細詢問病史,排除禁忌證,最大可能地降低風險;選擇合適的注射材料,掌握正確的注射技術,做好充分的準備,可以避免絕大多數併發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