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3 17:21

  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變,骨質疏鬆症患者如今越來越多。雖然人們對“骨質疏鬆”這個名詞耳熟能詳,但對它的認識常常是“一知半解”、“正誤參半”,許多骨質疏鬆患者由於受錯誤觀念的誤導,在防治上走了許多彎路。下面,就臨床最常見的骨質疏鬆若干認識誤區逐一加以點評,希望對廣大患者有所幫助。

  誤區一:“骨質疏鬆”與“骨質疏鬆症”是一回事?

  錯。“骨質疏鬆”和“骨質疏鬆症”雖僅一字之差,但含義卻不盡相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定義,骨質疏鬆症是一種代謝性骨病,其骨密度降低必須達到規定標準:與正常成年人的最高骨量相比,降低2.5個標準差(SD)才叫做“骨質疏鬆症”;降低一個標準差(SD)以上但未達到2.5個標準差(SD)時,只能稱作“骨量減少”。很多老人確實存在骨質疏鬆,但嚴格來說是處於“骨量減少”的範疇,尚不能診斷為“骨質疏鬆症”。所以,重視“骨質疏鬆”沒有錯,但也不必看到“骨質疏鬆”就草木皆兵,需要正規的骨密度檢查才能最終確診。

  誤區二、依據自覺症狀或血鈣水平判斷有無骨質疏鬆症

  錯。許多老年人認為只要沒有腰腿疼、血鈣不低就不會患骨質疏鬆症,這種觀點是不對的。首先,在骨質疏鬆症早期,患者可以沒有任何症狀或症狀輕微,因而很難察覺,而一旦感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往往為時已晚;其次,不能把低血鈣與骨質疏鬆劃等號,事實上,絕大多數骨質疏鬆症患者的血鈣並不低,這是由於當尿鈣流失導致血鈣下降時,會刺激甲狀旁腺激素(PTH)分泌,動員骨鈣入血而使血鈣維持正常。因此,不能依據有無自覺症狀和血鈣是否降低來診斷骨質疏鬆,對於高危人群,無論有無症狀,都應當定期去醫院作骨密度檢查以明確診斷,而不要等到發覺自己腰背痛或骨折時再去診治。

  誤區三、骨質疏鬆都是缺鈣造成的,單純補鈣就能治好

  錯。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成份,但骨質疏鬆並不單純是因為缺鈣,而多是由於鈣調節激素失衡(如雌激素分泌減少、維生素D的合成和活化降低等等),破骨細胞活性超過成骨細胞活性,致使骨質流失速度超過骨質形成速度所致。因此,單靠補鈣來治療骨質疏鬆症是遠遠不夠的,還要同時糾正骨代謝失衡的問題(即:一方面要促進骨生成,另一方面要阻止骨流失),換句話說,補鈣必須與抗骨質疏鬆藥物(包括抑制骨吸收的藥和促進骨形成的藥)相結合,才能有效地治療骨質疏鬆症。打個比方,補鈣就像提供補牆用的水泥,但提供水泥並不等於補牆,還要有泥水匠的操作,抗骨質疏鬆藥物就扮演了泥水匠的角色,可以調控上述兩種細胞的“工作”,最終將鈣“砌到牆壁”裡。國外的大規模臨床研究表明,即使正規服用鈣劑和維生素D,如果沒有規範服用抑制破骨或促進成骨的藥物,對於預防骨折來說仍然是無效的。

  誤區四、只要鈣的攝入量足夠,身體就不會缺鈣

  錯。僅僅保證每日足量的鈣攝入是不夠的,這是因為食物中的鈣必須在維生素D的幫助下才能被腸道吸收,而吸收之後的鈣還需要在性激素、降鈣素、甲狀旁腺激素(PTH)等的調節作用下才會沉積到骨骼當中,上述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機體缺鈣。

  誤區五、因為骨質疏鬆容易發生骨折,故患者宜靜不宜動

  錯。有些老年骨質疏鬆症病人因為擔心自己一不小心會發生骨折,因而不敢多活動,更不敢去戶外鍛鍊,這種作法並不可取。我們講,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強度需要不斷的運動刺激,缺乏運動就會造成骨量丟失,體育鍛煉對於防止骨質疏鬆具有積極作用,特別是在戶外陽光下活動,還可以增加維生素D的合成與吸收,而有助於鈣在體內的吸收與利用。如果老年人因為擔心跌倒造成骨折而不注意鍛鍊身體,肌肉力量減退,協調能力下降,骨質疏鬆只會更加嚴重,反而更容易跌倒造成骨折。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骨質疏鬆症患者進行適當鍛鍊(如負重訓練、健身跑、步行等),每週應進行兩次,每次一小時。這樣通過運動增加肌肉力量,來保護骨骼健康,從而減少骨折的機會。即使已臥床不起的骨折病人,也應該經常讓家人把自己推到戶外,曬曬太陽,使肢體進行被動活動和鍛鍊。

  誤區六、骨質疏鬆症是老年病,與年輕人無關

  錯。很多年輕人都把骨質疏鬆症視為老年病,似乎與自己無關。然而,最新的研究發現,二三十歲的女性(尤其是體型消瘦者),也有可能罹患此病,這與年輕人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如今許多年輕人沒事就宅在家裡,出門以車代步,缺乏戶外運動,日照時間不足;吃飯偏食,嗜好菸酒、喜飲濃茶咖啡;更有一些年輕時尚女性,為了追求身材苗條而拼命節食減肥。上述種種不良的生活方式,導致鈣攝入不足、維生素D合成減少,可能年紀輕輕就會患上骨質疏鬆症。

  誤區七、預防骨質疏鬆,無須從小開始

  錯。骨與其他組織一樣,時刻不斷地進行著新陳代謝,由此舊骨不斷破壞,新骨不斷形成,也就是醫學上所講的“骨吸收”和“骨形成”。從出生到青年期,骨的形成大於骨的吸收,使得人體內骨量逐漸增多,大約在30――35歲,人體的骨量達到最高峰值(即骨峰值),此後一段時期,骨的形成漸漸小於骨的吸收,也就是骨量會慢慢地減少,尤其是女性在絕經後的5到10年,由於激素變化,骨量的流失會大大增加。如果在青少年時就注重飲食補鈣並堅持適量的運動,就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骨骼發育期的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就相當於人體中的“骨礦銀行”儲備越多,到老發生骨質疏鬆的時間越推遲,程度也越輕。所以,預防骨質疏鬆症,必須從小時候抓起。中年以後才進行補鈣及鍛鍊,其預防效果往往會大打折扣。

  誤區七、骨質疏鬆症是小病,沒啥了不起

  錯。骨質疏鬆症絕不單單是腰痠腿痛而已,它具有“四高一低”的特點,即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醫療費用和低生活質量。骨折是骨質疏鬆最嚴重的併發症,尤其是發生在老年髖部的脆性骨折,導致患者長期臥床,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死亡率甚至比某些癌症還高。

  誤區八、人老骨脆是自然規律,沒必要干預

  錯。許多人認為骨質疏鬆是機體老化的必然結果,既避免不了也無法逆轉,因而沒必要治療,這種觀點是不對的。骨質疏鬆是因為老年後體內激素(主要是性激素)水平下降,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延緩,導致骨量不斷丟失所致。合理治療,包括雌激素、活性維生素D的補充及雙膦酸鹽等藥物治療,可以延緩骨量丟失,預防骨折的發生。可以這麼說,只要接受正規的治療,無論何時均可顯效,不僅可以改善腰痠背痛的症狀,還可間接減少發生骨折的危險性,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質量。當然,從治療的角度而言,治療越早,效果越好,而且治肯定比不治好。

  誤區九、血鈣不低說明沒有骨質疏鬆,因而也就不需要補鈣

  錯。血液中的鈣濃度通過多種激素(如甲狀旁腺激素、降鈣素、活性維生素D等等)的調節得以維持在狹小的正常範圍之內。當鈣攝入不足或丟失過多而導致血鈣下降時,機體會通過激素的調節,增加破骨細胞活性,動員骨骼中的鈣釋放入血,使血鈣得以維持正常;反之,當膳食中鈣攝入過量時,鈣調節激素通過刺激成骨細胞活性,使多餘的血鈣沉積於骨。上述平衡如被打破即會引發骨質疏鬆。

  由此可知,血鈣正常並不說明骨骼中不缺鈣,血鈣水平並不能反映骨質疏鬆存在與否以及嚴重程度。事實上,原發性骨質疏鬆即使發生嚴重的骨折,其血鈣水平仍然是正常的,因此是否需要補鈣不能簡單地只根據血鈣水平而定。

  誤區十、鈣是骨骼的營養素,多補點有益無害

  錯。缺鈣可以導致骨質疏鬆,但補鈣絕非多多益善。鈣攝入過量並不能變成骨骼,還會加重消化道的負擔,出現胃痛、便秘等不適,更為嚴重的是會引起高鈣血癥,增加腎結石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因此,在補鈣預防之前,一定要到醫院做血鈣、尿鈣等相關檢查,並在醫師的指導下合理用藥,同時要增加戶外運動,避免嗜煙、酗酒,慎用影響骨代謝的藥物。

  美國全國骨質疏鬆基金會(NOF)認為,人體每日所需的鈣與年齡、性別有關:70歲以下的男性和50歲以下的女性,每天需補充1000毫克鈣,71歲以上的男性和51歲以上的女性,每天所需鈣量上升到1200毫克。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毫克,絕經後的女性以及老年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毫克。

  誤區十一、有骨質增生,不能補鈣

  錯。許多老年骨質疏鬆患者同時伴有骨質增生(俗稱骨刺),有些老人擔心這種情況下補鈣會加重骨質增生。我們講,“補鈣”和“長骨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補鈣增加的是血鈣,通過代謝沉積到骨骼之中,使骨質更加緻密而非過度生長。相反,骨質增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骨質疏鬆後機體在代償過程中發生鈣的異位沉積所致(鈣常常沉積於頸椎、腰椎、膝關節表面形成“骨刺”),而補鈣恰恰可以糾正機體缺鈣狀態,從而部分糾正這一異常過程,減少“骨刺”的形成,因此,對於骨質增生患者,適量補鈣非但不會導致和加重骨質增生,還可以起到改善骨骼代謝、治療和預防骨質增生的作用。

關於骨質疏鬆症的誤解:你被騙了嗎?相關文章
概述 男性朋友想壯陽千萬不要濫用一些食物,因為某些食物根本就沒有壯陽的能力。大家都知道,是藥三分毒,所以許多的男人都不願意選擇一些壯陽藥,都會選擇一些壯陽類的食物,雖然壯陽的食物是比較多的,可是我們也不能夠去濫用某些食物,都會存在著一定的誤導性,也是民間所出現的謠傳,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瞭解一下,哪些食物不具有壯陽。 步驟/方法: 1、 牡蠣是催情劑,它並不是能夠起到壯陽的功效,因為牡蠣的外形和
發布於 2023-12-19 07:22
0評論
概述 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快節奏的模式,所以我們大家面對的生活壓力是非常大的,來自於生活和精神方面的壓力也會給現在男性朋友的身體健康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所以現在也會越來越多的男性朋友患有前列腺炎的疾病,前列腺炎是前列腺疾病的一種,而且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男科疾病,誘發前列腺炎疾病的病因是有很多種的,下面小編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你被前列腺“炎”擊中了嗎? 步驟/方法: 1、 首先,我們大家一起來了
發布於 2023-10-07 19:17
0評論
現在社會上講到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大家都會第一個想到的是骨質疏鬆症,身邊的老人一旦有外傷骨折,大家也常常會提醒說你應該去查一下是不是有骨質疏鬆哦,這說明我們大家都有了健康保健的意識,這也是我們社會媒體大力宣傳指導的功勞。那究竟甚麼是骨質疏鬆症呢?現在骨質疏鬆症在我們老百姓眼裡就是缺鈣,所以骨的質地變差了,變鬆掉了,容易發生骨折了。而骨質疏鬆症的真正的含義應該是WHO定義:以骨量減少、骨的顯微結
發布於 2023-02-01 08:42
0評論
胃及十二指腸的炎症與潰瘍使許多患者長期受到痛苦,此病的反覆發作,潰瘍粘膜的難以癒合,根治無有效方法,是醫生感到棘手的疾病之一,多年來這個病的病因一直是未知的,直到20多年前才被兩名醫生髮現。2005年10月份,諾貝爾醫學科學成果獎授於了這兩名醫生,是因為他們在1984年發現了胃炎及胃潰瘍的病因,這二名科學家發現並培養出一些未知的細菌,這些細菌存活在佔全球半數人的胃裡,包括成人和兒童,這種細菌被命
發布於 2023-03-08 10:14
0評論
脂肪肝的分類和定義:根據與飲酒的關係,脂肪肝可以分為兩類: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1)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歸屬於酒精性肝病是由於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肝臟疾病。初期通常表現為脂肪肝,進而可發展成酒精性肝炎、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嚴重酗酒時可誘發廣泛肝細胞壞死甚至肝功能衰竭。有長期飲酒史,一般超過5年,摺合乙醇量男性≥40g/d,女性≥20g/d,或2周內有大量飲酒史,摺合乙醇量>80
發布於 2023-02-26 23:26
0評論
一、家長自己要多留心 家長帶孩子外出時,要隨時注意孩子是否在身旁或在視線範圍內。有的父母帶孩子外出時,一遇到熟人或感興趣的事情,就只顧自己聊天或觀賞,忘記了孩子,結果孩子意外走失。家長儘量不要帶小孩子到人多擁擠的場所,壞人在這些地方容易鑽空子拐走孩子。家長有急事時,千萬不要讓陌生人照看孩子,即使時間很短。同時,家長每天都應留意自己給孩子穿了甚麼顏色的衣服,身上有甚麼裝飾品等其他顯著特徵,以便發
發布於 2023-08-01 18:17
0評論
癲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具有突然性,短暫性和反覆發作性特點,臨床表現多樣。是神經科的常見病,多發病,與精神科關係密切。據統計我國約有900萬癲癇患者,同時每年新增癲癇患者約40萬,因此診斷與治療癲癇至關重要,癲癇並不是一個單一的診斷而是由許多不同的病因引起的一種綜合徵,也可稱謂癲癇症。由此看來癲癇的診斷與治療具有挑戰性。癲癇是大腦異常放電。精神障礙可能是癲癇的一種表現。發作的精神障礙有不同
發布於 2023-02-04 12:12
0評論
溼疹皮炎類疾病是皮膚科臨床上最常見的疾病,各類溼疹可佔皮膚科門診量的20%甚至更多。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飲食習慣及周圍環境的改變,過敏性疾病越來越多。據研究,溼疹對於生活質量的影響要超過糖尿病等某些內科疾病。一、溼疹的發病原因    溼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多認為是在機體內部因素,如免疫功能異常、系統性疾病(如內分泌疾病、營養障礙、慢性感染、腫瘤等)以及遺傳性或獲得性皮膚功能障礙的基礎上,加上環境或
發布於 2022-09-24 15:21
0評論
概述 讓她記憶力減退的原因是比較多的,有的人由於出現了某一方面的病症可能會導致記憶力明顯下降的現象,有的人如果出現了大腦發育異常的現象,也可能會影響到人的記憶力,所以應該及時的進行調理,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如果是由於某一方面的病症產生的這一現象,應該及時治療,導致人體出現記憶力明顯減退的原因比較多,所以應該進行針對性的調理。 步驟/方法: 1、 有的人如果出現了高血糖等方面的疾病,這樣可能
發布於 2024-04-24 11:19
0評論
有氣飲料+酒精吸收速度快 紅酒裡邊摻雪碧、可樂,不少人這麼操作,以為這樣能減低酒精濃度。這是錯誤的做法。充氣飲料中的某些成分會加快身體吸收酒精。 大口喝酒加速吸收 喝酒的速度宜慢不宜快,飲酒快,則血液中乙醇濃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會出現醉酒狀態;若慢慢飲入,體內可有充分的時間把乙醇分解掉,乙醇的產生量就少,不易喝醉。儘量慢一點喝,分小口嚥下。 別指望醋酸和酒醇的化學反應 有人說,喝酒要在旁邊放一碟
發布於 2024-02-26 10: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