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5 04:26

  口咽性吞嚥困難可由多種病因引起,包括神經系統疾病、肌肉病變、結構異常、感染等。自1951年Kaplan首次報道應用環嚥肌切開術治療一例脊髓灰質炎的病人取得較好的療效後,環嚥肌切開術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病因所致的口咽性吞嚥困難。
  一、口咽性吞嚥困難
  吞嚥過程分為口腔準備期、咽期、食管期,其中任何環節的異常,無論是食管本身或食管外病變引起的結構異常,食管本身或伴全身疾病引起的動力異常,均可引起吞嚥困難。可根據部位分為口咽性和食管性吞嚥困難,口咽性吞嚥困難表現為一開始吞嚥就有困難,食團難以進入食管阻塞於咽喉腔。由於口咽部和吞嚥、呼吸、發音功能都有密切的關係,口咽性吞嚥困難可以包括三個方面的表現:食團難以被從口咽部推進到頸段食管;食團被阻後出現咽口反流、咽鼻反流;食團滯留咽喉部引起嗆咳、誤吸、構音障礙。
  口咽性吞嚥困難是一種較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多見,有報道在5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16%~22%曾出現過口咽性吞嚥困難。其病因多樣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神經系統疾病:幾乎任何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都可能引起口咽性吞嚥困難,包括腦血管病變、腫瘤、脊髓灰質炎、帕金森病等許多種疾病,某些周圍神經病變如迷走神經損傷等也可引起口咽性吞嚥困難。神經系統病變由於破壞了舌、軟顎、喉、會厭、咽和食管上括約肌等結構的精細協調而產生症狀,其中腦血管意外最常見。在單側半球腦血管意外後兩週86%的病人吞嚥功能是正常的,但如果病變累及雙側半球、腦幹或面積較大就極有可能導致嚴重持續的吞嚥困難。
  2、肌源性疾病:無論是運動終板還是肌纖維本身的病變都可能引起口咽性吞嚥困難,常見的有:重症肌無力、多發性肌炎、口咽部肌肉萎縮等。
  3、食管上括約肌功能障礙:如環嚥肌失弛症、Zenker憩室。
  4、局部病變:如咽部炎症、腫瘤。
  5、其他:口咽性吞嚥困難可以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的一種生理防禦反應;可以在頭頸部手術後或放療後出現。
  二、食管上括約肌(UES)的解剖和生理
  食管上括約肌在功能上定義為咽和頸段食管間的腔內高壓帶。其生理作用在於防止空氣在吸氣時進入消化道和阻止食管內容物反流至下嚥造成誤吸。食管上括約肌在吞嚥時短暫開放以允許食團進入食管,在打嗝和嘔吐時開放以允許氣體和胃內容物通過。UES在解剖上由軟骨和肌肉組成,環狀軟骨從前方一直延伸到後方後壁內面還包括勺狀軟骨和勺內肌,側壁及後壁由肌肉組成包括環嚥肌、嚥下縮肌、食管口側縱形肌。一般認為環嚥肌是執行UES功能的主要肌肉,因此UES經常被認為就是環嚥肌。
  環嚥肌從環狀軟骨的後外側發出,由直徑25-35μm的橫紋肌纖維組成,形成一水平的肌性環,但其肌纖維方向並不嚴格平行。與大多數橫紋肌不同環嚥肌富含彈性結締組織,與結締組織骨架連接,含有快收縮和慢收縮兩種肌纖維以後者為主,其最適初長是靜息長度的1.7倍,這些特性使環嚥肌可以保持靜息張力並在受力時可以伸展開放。現有的研究證實:UES的峰壓和環嚥肌部位一致而食管口側縱形肌從組織學上不具備括約肌的特性;環嚥肌而不是嚥下縮肌持續保持基礎的張力,在吞嚥時開放,肌電活動與UES的壓力改變相關;因此大部分學者均認為環嚥肌是UES功能的基礎[10]。
  食管測壓的結果顯示UES高壓帶位於咽開口以下,長約2-4cm。在解剖上高壓帶與軟骨和肌肉組成的下嚥結構相對應,包括:環狀軟骨、勺狀軟骨、嚥下縮肌和環嚥肌,而環嚥肌僅僅長1cm左右,不可能形成2-4cm的高壓帶。結合食管造影的結果有的學者認為環嚥肌構成了UES的下1/3,嚥下縮肌構成其上2/3,UES的開放包括環嚥肌和嚥下縮肌的鬆弛,同時喉應向前上運動。
  三、環嚥肌切開術的手術適應症
  食物進入食管要求口咽部肌肉產生適當的推力、喉向前向上運動、食管上括約肌適時的開放三者結合,而環嚥肌切開術僅僅可解決環嚥肌開放的問題,因此環嚥肌切開術不能解決所有的口咽性吞嚥困難,其理想適應症是:
  1、由於食管上括約肌不能開放引起的口咽性吞嚥困難
  2、病人口咽對食團有充分的推力,食團在口咽通過順利
  3、喉的運動正常或接近正常
  4、沒有嚴重的胃食管反流
  5、沒有構音障礙、失語
  6、腦血管意外的病人應該在觀察6個月以後手術
  在術前檢查中動態食管鋇餐造影是應用最為廣泛、最經典的方法。可以方便的觀察到咽和食管上括約肌的異常,在吞嚥過程中鋇劑佔據下嚥50%以上或食管上括約肌部位鋇劑滯留可以認為是食管上括約肌開放異常。但對咽蠕動的評價不夠敏感。
  食管測壓近年來應用越來越多,它可以提供量化的數據,評價協調性和鬆弛性是否異常。但目前大多學者認為靜息壓的測定沒有意義,因為正常值和異常值的範圍有一定的重疊,而且靜息壓的測定受應激、睡眠、呼吸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正常值本身也有爭議。不過有的學者認為測壓的準確性可以達到90%高於動態食管鋇餐造影,兩者同時應用更有指導意義。
  有關環嚥肌切開術的禁忌症文獻不多,一般認為口咽無力推進食團是絕對禁忌。
  四、手術操作
  環嚥肌切開術是一個成型手術,多數作者都採用以下方法
  病人仰臥位,全身麻醉,頭偏向右側。左側胸鎖乳突肌前緣切口,將胸鎖乳突肌遊離後向後外側牽拉,切斷肩胛舌骨肌、甲狀腺中靜脈、甲狀腺下動脈,暴露氣管和食管。保護好喉返神經,向前牽拉氣管和食管,暴露食管後壁。在後正中線上辨認出環嚥肌,從環嚥肌下緣下2cm開始切開肌層,直至甲狀舌骨膜水平全長約6cm.。向一側遊離肌瓣並切除,避免日後肌層癒合。
  有學者推薦更廣泛的切除但並未得到公認。
  五、手術併發症
  一般認為環嚥肌切開術是一個比較安全的手術,術後併發症不多如傷口感染、暫時性聲帶麻痺、咽或食管瘻即使發生也都比較容易處理。但在較早期的文獻中圍手術期死亡率曾高達20%左右,進一步分析發現這其中大部分病人均伴有嚴重的呼吸功能障礙、肺通氣功能和咳嗽、咯痰功能低下,術後大多死於肺部感染。在後來加強了對病人的篩選,併發症發生率大大降低。
  六、手術療效
  環嚥肌切開術對大部分口咽性吞嚥困難可有一定的療效。Loizou等為25例運動神經性疾病導致口咽性吞嚥困難的病人進行了手術,有15例病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轉。Poirier等的40例神經源性疾病導致口咽性吞嚥困難的病人中有20例術後吞嚥困難消失,有7例術後吞嚥困難改善。另外他對1996年前的英文文獻作了總結,其中:腦血管病變86例,顯著改善22例,中度改善35例;肌萎縮側索硬化55例,顯著改善25例,中度改善14例;球麻痺和假性球麻痺22例,顯著改善1例,中度改善8例;其他中樞神經系統病變66例,顯著改善6例;創傷12例,顯著改善3例,中度改善1例;周圍神經系統病變21例,顯著改善7例,中度改善3例。總的來說在符合適應症的病人中大約有75%的病人可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七、一些替代方法
  目前有一些環嚥肌切開術的替代方法,目的是在更小的創傷下打開食管上括約肌,改善吞嚥困難。主要包括:內鏡激光環嚥肌切開術,適用於一般情況差、風險大的患者;氣囊擴張,在懷疑環嚥肌纖維化時應用可能效果最好;肉毒素注射,可經皮或經內鏡進行,應用於環嚥肌不鬆弛的患者,創傷小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都尚在嘗試階段,還不能取代常規的環嚥肌切開術。
  綜上所述:各種病因所致的口咽性吞嚥困難中,如果口咽部肌肉可產生適當的推力、喉向前向上運動基本正常而食管上括約肌開放障礙,環嚥肌切開術是一種較為成熟、效果好、併發症發生率低的治療方法,但需認真篩選病例。另外雖然傳統上稱為環嚥肌切開術但從手術操作可以看出實際上包括了嚥下縮肌和食管上段縱行肌一部分,稱為食管上括約肌切開術可能更加合理。

口咽性吞嚥困難與環嚥肌切開術相關文章
由於人類壽命的延長和疾病傷害的增加以及一些藥物的應用,包括咽和食管功能異常及結構性病變所致的吞嚥困難(deglutitiondisorders,DD)的發生率日益增高;同時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各種情況所致的吞嚥困難及因其可能導致的嚴重預後不良已開始引起臨床醫務者的重視。我們知道吞嚥是一種需要有良好的口腔、咽喉和食管功能協調的反射性動作,而吞嚥過程的協調一致受制於腦幹的吞嚥中樞。臨床上常見的吞
發布於 2022-10-01 02:04
0評論
吞嚥是維持人體生存的重要功能活動。發生吞嚥困難直接影響食物的攝入,即影響能量的攝入,進而影響正常生理代謝。那麼常見吞嚥困難原因有哪些呢?1、口咽部疾病:口咽炎(病毒性、細菌性)、口咽損傷(機械性、化學性)、咽白喉、咽結核、咽腫瘤、咽後壁膿腫等。2、食管疾病食管炎(細菌性、真菌性、化學性)、食管良性腫物(平滑肌瘤、脂肪瘤、血管瘤等)、食管癌、食管異物、食管肌功能失調(賁門失弛緩症、瀰漫性食管痙攣等
發布於 2022-10-02 07:05
0評論
吞嚥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一個動作。然而,這個看似簡單的過程,卻需要由各種神經、肌肉和組織結構共同完成。吞嚥並非是一種隨意的活動,而是一種反射,必須要有特定的刺激才能引起。正常進食的狀態下,由於舌頭的翻卷把食物推送進入咽部。咽與口腔、鼻腔、喉腔和食道均相通,扮演著十字路口的角色。因此,吞嚥的時候必須要關閉咽和鼻腔、喉腔的通道,食物才能正常進入食道。整個吞嚥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食物由
發布於 2023-02-17 04:51
0評論
人一生中一般都會出現幾次咽部不適。有時感覺喉嚨口像被甚麼東西堵住了,咽不下去又吐不出來;有時感覺吞嚥食物時有粘附感,不順暢。然而,許多人常常會忽視這種咽部不適感,誤以為只是慢性咽炎發作而已。對於咽部不適,切莫大意!如果這種不適感覺偶然發生又很快消失,往往同進食不當有關,不必過分在意;如果這種不適感覺反覆出現,或遷延加重,則最好及時到醫院耳鼻喉科就診檢查,因為下嚥癌早期症狀就表現為咽部梗阻感與進食
發布於 2023-03-19 17:16
0評論
症狀及體徵:吞嚥困難是指食物從嚥到胃的推進過程受阻而引起的主觀感覺。當被問道“您在狼吞虎嚥麵條、麵包或蘋果時,是否感覺食物在胸部受阻?”,患者可能會指出在胸骨上切跡處受阻,而實際上食物已經通過至胃食管交界處。梗阻感可因飲水、上肢抬舉過頭或改變體位而緩解。部分患者主訴疼痛或唾液分泌過多,而並無梗阻的感覺。患者對症狀常不在意,只在被問及時才發現。一些患者在吞嚥液體食物時亦感到吞嚥困難,並常出現鼻腔反
發布於 2023-01-25 08:12
0評論
根據病人訴說的症狀及檢查咽喉部可看到某種肌肉陣攣,診斷並不困難,但應與血管病變的搏動及其他神經病變相鑑別。 多見於成人,起病緩慢,肌陣攣為間歇發作,不隨意而有節律地收縮運動,每分鐘可數十次至百餘次,患者本人及他人都可聽到咯咯聲響,軟顎,喉,口底,橫膈等病位的收縮為雙側性,但胸鎖乳突肌和麵肌為單側性,嚥肌收縮使軟顎上下運動引起咽鼓管開閉則有他覺性耳鳴,肌陣攣不受脈搏,呼吸的影響,在吞嚥或髮間時可暫
發布於 2023-11-05 17:56
0評論
喉咽癌,又稱下嚥癌。喉咽癌的病因仍不明,但一些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過量的菸酒可能與喉咽癌形成有關。其他因素如病毒感染、胃食管反流對咽部的慢性刺激等,也可能是發生喉咽癌的原因。喉咽癌約佔頭頸部惡性腫瘤的0.8%~1.5%,雖然比例不高,但因下嚥癌部位深隱蔽,早期症狀不明顯或較輕,間接喉鏡檢查有一定困難,因而早期不容易被發現,一旦有症狀,60%以上病人已是晚期,治療比較困難,預後很差。只有早期發現,早
發布於 2023-02-06 02:02
0評論
甚麼是顎咽閉合不全?顎咽閉合不全是由軟顎或咽壁病變使顎咽不能正常閉合而出現的發音和吞嚥障礙。其中以先天性顎裂的患者最為常見。顎咽閉合不全是造成顎裂術後患者語言障礙或異常語音的最常見原因。顎裂術後有5%~44%的患者出現顎咽閉合不全。顎咽閉合不全有哪些表現?發音時顎咽不能關閉導致開放性鼻音、發音不清、語言障礙。吞嚥時食物可返流入鼻腔,以進食流質食物時明顯。由於咽鼓管不能正常開放,可有耳悶、阻塞感、
發布於 2022-12-29 01:15
0評論
吞嚥障礙,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進食困難,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非常陌生,但卻是康復科日常診療工作中常見的功能障礙,多見於各種神經系統疾病、顱面部腫瘤等,可以引起患者出現脫水、營養不良、誤吸、反覆發作的吸入性肺炎,甚至有些患者在進食過程中出現窒息,可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早期及時的對患者吞嚥困難進行診斷評估,進行合理科學的康復治療,減少併發症,改善患者自身的進食功能尤其重要。1、正常的吞嚥過程是甚麼樣的?正常
發布於 2023-02-17 02:51
0評論
頸靜脈孔區結構複雜,有許多重要的血管、神經經過,如頸靜脈、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等。上述神經又稱為後組顱神經,與咽喉部的感覺、運動關係十分密切,因此頸靜脈孔區的病變常伴有這些神經的功能障礙,或者在腫瘤切除後出現相應的症狀,如同側軟顎、咽部感覺障礙,舌後1/3味覺缺失;聲帶和軟顎麻痺,出現聲音嘶啞,病側咽反射消失。吞嚥是食物由口向胃輸送的一系列動作。舌體的運動障礙和軟顎的麻痺,影響參與吞嚥動作
發布於 2023-03-04 03:4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