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5 09:26

  慢性膽囊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的膽囊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特點為:上腹正中或右上腹隱痛、飽脹,進食油膩飲食或情緒變化時發病或加重,疼痛可向右肩胛下區放射,並有反覆發病的特點;B超檢查顯示:膽囊壁增厚,內或可見強回聲光團,後伴聲影。臨床多分為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和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西醫保守治療多以消炎、利膽、解痙止痛為原則;手術治療指徵為:膽絞痛反覆發作,膽囊無功能,或有急性發作伴有結石者。
  與西醫相比,中醫辨證論治在緩解疼痛、增進飲食及改善患者整體狀況等方面有明確的療效,在保守治療方面有其優勢。現結合個人治療本病的粗淺體會,將中醫診治本病的要點按發作期、慢性期及頑固疼痛三方面分述如下,供同仁參考。
  發作期

  重在疏肝利膽,瀉熱止痛。
  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或膽絞痛時,主要表現為上腹劍突下持續性脹痛或發作性絞痛,進食後或凌晨發作或加重,局部拒按,疼痛可牽及右肩背,多伴有噁心、食慾減退,可伴有嘔吐、腹脹及便秘。舌苔黃膩,脈弦。方藥選用大柴胡湯。具體藥物為:
  柴胡24g  黃芩12g  法半夏12g  炒枳實10g  杭白芍15g  制大黃10g  生薑15g  大棗15g。
  加減

  便秘明顯者,制大黃改為生大黃10g;右上腹痛明顯,加用鬱金15g;上腹痛明顯,按之硬者,加用我院高齊民老中醫經驗方:甘遂末1g(分衝),虎杖15g。
  慢性期

  則當立足整體,辨證論治。
  本病雖以膽囊損害為主,但往往有明顯的全身症狀,表現為食慾、睡眠、月經以及精神體力等多方面的失調。用藥時,如果隻立足於膽囊損害,或只從調理肝膽入手,效果往往不理想;應多關注全身表現,從整體辨證入手,注重臟腑之間的有機聯繫,方能取得較好療效。

  臨床常見以下幾種證型:
  1、肝氣鬱結
  症狀:上腹劍突下脹痛,以脹滿為主,可牽扯右上腹或右肩背,每因鬱怒加重。舌苔黃,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解鬱。
  方藥:以柴胡疏肝散為主方。
  柴胡15g  杭白芍15g  炒枳殼10g  制香附12g  川芎10g  陳皮10g  炙甘草6g  鬱金15g。
  加減:若有口苦咽乾、頭暈、噁心或嘔吐者,鬱熱證明顯,應改用小柴胡湯加味:柴胡15g  黃芩12g  法半夏12g  黨參10g  鬱金15g  生牡蠣30g  生薑15g  大棗10g;疼痛明顯者,加元胡10g  川楝子6g。
  2、肝鬱脾虛
  症狀:上腹劍突下脹滿隱痛,可牽扯右上腹或右肩背,程度輕,喜得溫按,每因鬱怒或進食油膩加重,伴有便溏、神疲乏力。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右弦左弱。
  立法:養血柔肝健脾。
  方藥:以逍遙散為主方。
  柴胡15g  當歸12g  杭白芍12g  炒白朮15g  茯苓15g  高良薑10g  制香附12g  炙甘草6g  生薑12g  大棗15g.
  加減:心煩易怒失眠者,加牡丹皮10g  炒梔子6g;疼痛明顯者,加制大黃6g,炙附片6g,細辛3g。
  3、膽經痰熱
  症狀:上腹劍突下或右上腹脹滿隱痛,程度輕微,久久不愈,每因情緒波動或飲食不慎加重,伴有多思善恐,心中不寧,情緒易於波動,夜寐不實,多夢易醒,大便不調。舌質淡紅,舌苔薄黃,脈多滑或帶數。
  立法:清利膽經痰熱。
  方藥:以溫膽湯為主方。
  竹茹10g  炒枳實6g  陳皮10g  法半夏12g  茯苓15g  炙甘草6g  生薑15g  炒棗仁15g  生龍骨15g  生牡蠣15g。
  加減:若疲乏明顯,加生熟地各12g,黨參12g  五味子6g。
  4、肝陰不足
  症狀:上腹劍突下或右上腹脹痛,可牽扯或右肩背,程度輕微而喜按,每因勞累或鬱怒誘發或加重,伴有口乾不欲飲,頭暈疲乏,便幹形瘦。舌質瘦紅,舌苔薄幹,脈弦細弱。
  立法:養陰柔肝止痛。
  方藥:生地12g
  北沙參12g  當歸10g  枸杞子10g  麥冬12g  川楝子6g  杭白芍12g  炙甘草6g。
  疼痛頑固者:當重視厥陰肝經及瘀血。
  對於疼痛久久不止者,有以下三種情況可供參考:
  1、血瘀脅下
  症狀:上腹劍突下或右上腹刺痛無休,壓之明顯,久不緩解,有時可及腫大膽囊。舌質暗瘀,舌苔薄,脈弦。
  治法:活血化瘀止痛。
  方藥:以膈下逐瘀湯為主方。
  桃仁10g  紅花10g  赤芍10g  當歸10g  川芎10g  牡丹皮10g  元胡10g  五靈脂10g  制香附12g  炒枳殼10g  炙甘草6g。
  2、上熱下寒
  症狀:上腹劍突下疼痛,牽扯右上腹,久久不愈。受涼則腹脹,或腹瀉,腰以下冷,而稍進熱性食物又“上火”,易起口瘡。舌質暗紅苔薄黃,脈象弦。
  治法:平調厥陰寒熱。
  方藥:以烏梅丸為主方。
  烏梅30g  制附片6g  乾薑6g  桂枝6g  川椒6g  細辛3g  黨參10g  當歸10g  黃連6g  黃柏10g。
  3、陰虛肝旺
  症狀:上腹劍突下疼痛,牽扯右上腹,甚至右側胸腹背部,伴有頭暈面紅,膝軟寐差,大便秘結。舌質偏紅,舌苔黃,脈必弦硬。
  治法:養陰平肝潛陽。
  方藥:以鎮肝熄風湯為主方。
  懷牛膝30g  杭白芍15g  代赭石20g  炙龜板15g(先煎) 生龍牡各30g  生麥芽12g  川楝子6g  炙甘草6g。
  二點建議
  1、本病的中醫病名診斷很容易,而且也簡單。但對西醫學來說,慢性膽囊炎雖然是一種疾病,但卻缺乏一個特異的症狀或體徵。很多疾病,如膽囊癌、肝臟和胃腸疾病,均可以出現類似膽囊炎的表現;有時,症狀體徵符合慢性膽囊炎特點,B超也提示有慢性膽囊炎,但是經過仔細檢查,真正病因並非慢性膽囊炎,而是肝膽胃腸道嚴重病變。這就要求我們,在臨床中不要滿足於症狀的緩解,一定要在明確診斷以後再進行治療,尤其當按慢性膽囊炎治療,症狀不能緩解時,應注意做進一步檢查,以免耽誤病情。
  2、臨床中,很多所謂的“慢性膽囊炎”,其實是慢性肝病的膽囊表現,脾胃功能已經很差。但是,臨床中常見以下二種傾向:

  (1)為了使增厚的膽囊壁變薄、使膽囊中結石排出而長期服藥;

  (2)為了治療膽囊之“炎”,往往加用大量的清熱解毒攻下藥物。其結果,很可能加重肝臟損害,同時也損傷脾胃功能,反使膽囊病變加重。所以,長期服藥對於無症狀的慢性膽囊炎來說是不適宜的;應該承認,中醫治療和西醫一樣,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其病理改變,都屬於對症治療。長期服藥時應慎重對待。

中醫診斷和治療慢性膽囊炎的要點相關文章
慢性膽囊炎的病人,臨床表現不如急性膽囊炎那麼典型,模糊不清,常似“胃病”,如右上腹部隱痛,腹脹(即肚子發脹),噯氣和厭油膩等消化不良表現,若觸模右上腹部(膽囊所在區域)常有觸痛感。急性發作時同急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西藥的抗炎治療效果不明顯,建議您通過中醫中藥的治療方法來治療,一方面緩解相關的症狀,如脅肋部肩背部的不適或疼痛,一方面改善膽囊內環境,恢復膽囊功能,同時預防膽囊炎的復發。
發布於 2024-03-11 15:24
0評論
肝臟是分泌膽汁的器官膽囊是容納膽汁的器官,膽汁是一種消化液體,那些膽囊功能低下的人群對消化肉類和蛋類就存在問題,為此患有了膽囊炎應該及時的找大夫治療和觀察,此外還需要做好預防工作,防止膽囊炎的復發。 1.發病急驟,右上腹疼痛,噁心,嘔吐,可有高熱或寒戰。 2.急性病容,可見黃疸,右上腹明顯壓痛,腹肌緊張,Murphy徵陽性,或可觸及腫大的膽囊。 3.血白細胞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增高,核左移或見中毒
發布於 2022-12-26 05:31
0評論
一、對症治療 1.助消化藥物如胰酶片、複合維生素B、山楂丸等。 2.解痙藥物出現膽絞痛時,可含化硝酸甘油片或肌注阿托品、654-2等,嚴重者可同時應用解痙藥及鎮痛藥派替啶、阿法羅定、美沙酮等。 3.制酸藥物胃灼熱反酸病例可服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胃達喜、麗珠得樂、瑞倍等藥物治療。 4.促胃腸動力藥對胃部撐脹、噯氣之病例,可選用:胃復安、多潘立酮、莫沙比利、舒麗啟能等藥物治療。 二、手術
發布於 2024-04-01 23:48
0評論
中醫如何治療慢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其病位在膽,從病理變化來看,無不涉及到肝、脾、胃的功能改變,可謂肝膽一體,疏通為先,脾胃一體,升降則安。辨治慢性膽囊炎要掌握利膽必疏肝,肝氣疏達則膽腑通暢。膽病及脾殃胃,使其納化失司,故上腹飽滿,食慾減退,消化不良等症狀尤為多見,治以暢膽和胃,健脾運化相輔相成。在膽病的發展過程中,諸如氣滯,溼熱,血瘀或是虛損等病理機制往往不同程度地交織在一起,使病情變得更為複雜
發布於 2024-06-23 22:13
0評論
慢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病,一般可採取胃鏡檢查確診。慢性胃炎缺乏特異性症狀,症狀的輕重與胃黏膜的病變程度並非一致。大多數病人常無症狀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狀,如上腹部隱痛、食慾減退、餐後飽脹、燒心、噁心、嘔吐等。 萎縮性胃炎患者可有貧血、消瘦、舌炎、腹瀉等。個別病人伴黏膜糜爛者上腹痛較明顯,並可有出血。慢性淺表性胃炎比較常見,治療也比較容易。不必長期吃藥,沒有症狀就可以不吃藥,如果有症狀可以用一些保
發布於 2024-04-02 00:15
0評論
慢性咽炎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見疾病,通常是由於炎症引起。人們日常生活中,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是主要的誘因。慢性咽炎長久不治,將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下面,就讓我們來詳細的瞭解一下慢性咽炎吧。 咽是人體與外界相通的要道,具有重要的防禦、呼吸、吞嚥、發聲共鳴等功能。咽的急、慢性炎症導致的病理改變,不僅造成咽局部的機能障礙,也可波及鄰近器官組織。所以儘早發現病情很重要,這裡告訴大家一些簡單的自我診斷依
發布於 2024-08-29 18:32
0評論
1.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多數病人有潰瘍病史,其腹痛程度較劇烈,呈連續的刀割樣痛,有時可致患者於休克狀態,腹壁強直顯著,常呈“板樣”,壓痛,反跳痛明顯;腸鳴音消失;腹部X線檢查可發現膈下有遊離氣體,惟少數病例無典型潰瘍病史,穿孔較小或慢性穿孔者病狀不典型,可造成診斷上的困難。 2.急性胰腺炎腹痛多位於上腹正中或偏左,體徵不如急性膽囊炎明顯,Murphy徵陰性;血清澱粉酶升高幅度顯著;B超顯示胰腺腫大,
發布於 2023-01-12 03:38
0評論
1.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多數病人有潰瘍病史。其腹痛程度較劇烈,呈連續的刀割樣痛,有時可致患者於休克狀態。腹壁強直顯著,常呈“板樣”、壓痛、反跳痛明顯;腸鳴音消失;腹部X線檢查可發現膈下有遊離氣體。惟少數病例無典型潰瘍病史,穿孔較小或慢性穿孔者病狀不典型,可造成診斷上的困難。 2.急性胰腺炎腹痛多位於上腹正中或偏左,體徵不如急性膽囊炎明顯,Murphy徵陰性;血清澱粉酶升高幅度顯著;B超顯示胰腺腫大,
發布於 2024-03-11 15:04
0評論
膽囊結石是最常見的慢性膽囊炎危險因素,慢性結石性膽囊炎佔所有慢性膽囊炎的90%-95%;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則不常見,佔所有慢性膽囊炎的4.5%-13%。主要病因和發病機制慢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病因和發病機制1、膽囊結石:結石導致反覆的膽囊管梗阻,並造成膽囊黏膜損傷,出現反覆的膽囊壁炎性反應、瘢痕形成和膽囊功能障礙。對老年慢性膽囊炎患者的研究顯示,炎性反應嚴重程度與結石最大徑呈正相關,而與結石數量和年
發布於 2023-03-21 17:41
0評論
甚麼是膽囊炎?膽囊炎是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膽汁)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為臨床常見病。肥胖、多產、40歲左右的女性發病率較高。膽囊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膽囊炎是由於膽囊管或膽總管的梗阻、化學性刺激和繼發的細菌感染而引起的膽囊急性炎症,主要表現為發熱、右上腹痛和壓痛,伴噁心、嘔吐、黃疸和白細胞增高等。慢性膽囊炎是由結石、慢性感染、化學性刺激及急性膽囊炎反覆遷延發作所致膽囊慢性炎症性,可表現為慢性
發布於 2023-01-25 08:07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