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動脈狹窄發病率較高,是難治性或頑固性高血壓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根據國外資料,在所有高血壓患者中約有20%合併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臨床後果通常比較嚴重:狹窄大於50%可影響腎臟血流灌注,狹窄大於70%明顯減少腎血流量,引起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導致腎素分泌增多,血管緊張素和血清醛固酮增加,進一步使外周血管阻力升高,水鈉瀦留加重和動脈血壓升高。狹窄嚴重者還可導致腎臟進行性損害,腎萎縮和腎功能喪失,也是老年人發生急性左心衰(俗稱急性肺水腫)的重要原因。根據國外資料,約1/3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合併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通常由動脈粥樣硬化、腎動脈纖維肌性發育異常、大動脈炎引起,其他少見因素如腎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主動脈瘤、神經纖維瘤等也可引起腎動脈狹窄和閉塞。年輕的腎動脈狹窄患者多由腎動脈纖維肌性發育不良和大動脈炎等引起,而老年人發生腎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則是主因。對於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年齡小於30歲),尤其是存在大動脈炎、動脈肌性發育不良和其他免疫性疾病病史者,應高度警惕是否存在腎動脈狹窄,門診對於此類患者應常規進行腎動脈超聲或腎臟CT增強檢查;對於中老年人,如果近期發現血壓升高,或者血壓升高難以控制,服用ACEI或ARB腎功能出現進行性惡化,或者發生一過性急性肺水腫,應強烈建議腎動脈超聲或腎臟CT增強檢查以明確是否合併腎動脈狹窄。
儘管腎動脈超聲或腎臟CT檢查等傳統方法有助於篩查和診斷腎動脈狹窄,但是腎動脈造影檢查仍然是確診的金標準。根據國內經驗並結合美國腎動脈狹窄診斷和介入治療指南,對以下病人應進行腎動脈造影檢查。
(1)年齡小於30歲的高血壓患者;
(2)出現腎功能損傷或腎體積縮小者,尤其在使用ACEI或ARB者;
(3)腎動脈B超或腎臟CT檢查提示腎動脈狹窄者;
(4)擬診為腎動脈纖維肌性發育異常或存在大動脈炎的患者;
(5)年齡>60歲患者近期發生高血壓,尤其是合併糖尿病或冠心病存在高動脈硬化風險的患者;
(6)年齡>60歲,不伴器質性心臟病高血壓患者發作難以解釋的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急性左心衰);
(7)排除其他繼發因素的難治性高血壓。
鑑於腎動脈狹窄臨床後果嚴重,所以一旦確診存在嚴重的腎動脈狹窄應當積極進行治療,以利於血壓控制,延緩或逆轉腎損害,預防或減少急性肺水腫的發生。目前治療腎動脈狹窄最有效的方法是介入治療,不僅創傷小、成功率高(技術成功率達99%),而且併發症發生率低(腎動脈主幹閉塞、穿孔和腎切除的嚴重併發症發生率<4< span="">%)。根據目前指南,當造影證實腎動脈狹窄R70%者,應當進行介入治療(球囊成形+腎動脈支架植入術)。只有極少數腎動脈閉塞長久,腎臟顯著萎縮喪失功能者,才採用外科方法切除喪失功能的腎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