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08 03:16

腎動脈狹窄發病率較高,是難治性或頑固性高血壓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根據國外資料,在所有高血壓患者中約有20%合併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臨床後果通常比較嚴重:狹窄大於50%可影響腎臟血流灌注,狹窄大於70%明顯減少腎血流量,引起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激活,導致腎素分泌增多,血管緊張素和血清醛固酮增加,進一步使外周血管阻力升高,水鈉瀦留加重和動脈血壓升高。狹窄嚴重者還可導致腎臟進行性損害,腎萎縮和腎功能喪失,也是老年人發生急性左心衰(俗稱急性肺水腫)的重要原因。根據國外資料,約1/3老年急性左心衰患者合併腎動脈狹窄。

腎動脈狹窄通常由動脈粥樣硬化、腎動脈纖維肌性發育異常、大動脈炎引起,其他少見因素如腎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主動脈瘤、神經纖維瘤等也可引起腎動脈狹窄和閉塞。年輕的腎動脈狹窄患者多由腎動脈纖維肌性發育不良和大動脈炎等引起,而老年人發生腎動脈狹窄動脈粥樣硬化則是主因。對於年輕的高血壓患者(年齡小於30歲),尤其是存在大動脈炎、動脈肌性發育不良和其他免疫性疾病病史者,應高度警惕是否存在腎動脈狹窄,門診對於此類患者應常規進行腎動脈超聲或腎臟CT增強檢查;對於中老年人,如果近期發現血壓升高,或者血壓升高難以控制,服用ACEI或ARB腎功能出現進行性惡化,或者發生一過性急性肺水腫,應強烈建議腎動脈超聲或腎臟CT增強檢查以明確是否合併腎動脈狹窄。

儘管腎動脈超聲或腎臟CT檢查等傳統方法有助於篩查和診斷腎動脈狹窄,但是腎動脈造影檢查仍然是確診的金標準。根據國內經驗並結合美國腎動脈狹窄診斷和介入治療指南,對以下病人應進行腎動脈造影檢查。

(1)年齡小於30歲的高血壓患者;

(2)出現腎功能損傷或腎體積縮小者,尤其在使用ACEI或ARB者;

(3)腎動脈B超或腎臟CT檢查提示腎動脈狹窄者;

(4)擬診為腎動脈纖維肌性發育異常或存在大動脈炎的患者;

(5)年齡>60歲患者近期發生高血壓,尤其是合併糖尿病或冠心病存在高動脈硬化風險的患者;

(6)年齡>60歲,不伴器質性心臟病高血壓患者發作難以解釋的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急性左心衰);

(7)排除其他繼發因素的難治性高血壓。

鑑於腎動脈狹窄臨床後果嚴重,所以一旦確診存在嚴重的腎動脈狹窄應當積極進行治療,以利於血壓控制,延緩或逆轉腎損害,預防或減少急性肺水腫的發生。目前治療腎動脈狹窄最有效的方法是介入治療,不僅創傷小、成功率高(技術成功率達99%),而且併發症發生率低(腎動脈主幹閉塞、穿孔和腎切除的嚴重併發症發生率<4< span="">%)。根據目前指南,當造影證實腎動脈狹窄R70%者,應當進行介入治療(球囊成形+腎動脈支架植入術)。只有極少數腎動脈閉塞長久,腎臟顯著萎縮喪失功能者,才採用外科方法切除喪失功能的腎臟。

關注腎臟血管性高血壓相關文章
腎血管性高血壓是由於缺血導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軸激活而產生的。患腎由於血流灌注減少而釋放腎素,腎素促使血管緊張素原因轉化成血管緊張素Ⅰ,血管緊張素Ⅰ經血管緊張素轉化成酶轉化血管緊張素Ⅱ。血管緊張素Ⅱ是一種強烈的血管收縮劑,血管緊張素Ⅱ(AⅡ)還可刺激腎上腺分泌醛固酮,從而出現鈉瀦留。 腎動脈阻塞性疾病可單側或雙側發病,或發生於獨腎患者,因不同類型的腎血管性高血壓的病理生理也不相同。在雙腎模
發布於 2023-02-02 21:31
0評論
絕大多數高血壓病患者可發生腎臟改變,並隨著年齡的增長,腎小球硬化亦加重,但常常是一個緩慢、隱匿的過程,容易被忽略,直到病人有了噁心、無力、夜尿增多等症狀或體檢才發現腎衰竭。高血壓腎損害在初期有一些危險信號,比如夜間尿量增多,通常在夜間入睡以後要起床排尿2次以上,且每次尿量也較多,夜間的尿量超過全天的一半以上。 另外,也可發現尿中泡沫有些增多,但大多不明顯。高血壓病常會引起腎損害,腎臟病變同樣也可
發布於 2022-12-20 17:20
0評論
高血壓引起的腎臟損害患者在出現蛋白尿和夜尿增多等臨床症狀以前,常規的血液和尿液檢查都是正常的,但應用比較敏感的檢查手段可以發現一些異常,這就是原發性高血壓的早期腎損害,包括:1、尿微量白蛋白排出增加 尤其見於在未充分控制和新近發生嚴重高血壓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待血壓控制後可以減少。2、尿沉渣紅細胞計數增加 應用相差顯微鏡可以觀察到紅細胞形態畸變,為高血壓引起的腎小球毛細血管濾過屏障損害所致。3、
發布於 2023-01-28 15:27
0評論
大家知道嗎?高血壓可以引起腎臟損害,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高血壓腎病。這種疾病在臨床上主要有兩種類型,即良性腎小動脈硬化和惡性腎小動脈硬化。良性腎小動脈硬化是長期高血壓導致腎臟小動脈玻璃樣變,從而引起腎缺血性改變,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受損,最終可致腎臟纖維化和腎功能衰竭,病理改變程度與高血壓病程的長短及嚴重程度有關。而惡性腎小動脈硬化是由於急驟發展的高血壓引起的腎小動脈瀰漫性纖維素樣壞死,導致腎功能
發布於 2023-02-22 02:14
0評論
腎動脈狹窄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一種腎血管疾病,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腎血管性高血壓和缺血性腎病。腎血管性高血壓是指由於動脈硬化、動脈炎、肌纖維發育不良等原因造成的腎動脈狹窄或閉鎖,造成高腎素分泌從而導致的高血壓。哪些情況應該懷疑是腎血管性高血壓?1、30歲以前或50歲以後突然出現高血壓。2、高血壓發展很快,血壓很高,服用很多降壓藥效果不好。3、伴有腎功能惡化的趨勢。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表現,這裡給大家介
發布於 2022-11-28 15:11
0評論
概述 高血壓往往會引起眼壓高,眼底改變,並不是眼部問題導致血壓高。現在高血壓病越來越年輕化。主要排除嗜鉻細胞瘤,原發醛固酮增高症等,檢查血脂的情況。如果你只是單純的原發高血壓,那麼需要調整降壓藥,務必要將血壓降下來,長期高血壓會引起眼底血管反應性降低,眼底缺血,影響視力。需要重視。如果有上述的嗜鉻細胞瘤,原發醛固酮增高症等,需要治療原發病,血壓才會有改善。 步驟/方法: 1、 高血壓眼底病變
發布於 2022-12-28 01:10
0評論
目前我國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18.8%(全國患病人數約1.6億),高血壓的治療率為24.7%,控制率僅為6.1%。高血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會引起全身的小動脈硬化,從而導致心、腦、腎、眼等多個器官的損害,嚴重者引起心腦血管疾病(心力衰竭、腦梗塞等)、腎小動脈硬化(晚期為尿毒症)及眼底病變(重者失明)等。 高血壓腎損害患者,早期可無症狀,以後逐漸出現微量白蛋白尿、夜尿增多等症狀,中晚期階段則可出現蛋白
發布於 2023-01-08 03:32
0評論
大家知道嗎?高血壓可以引起腎臟損害,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高血壓腎病。這種疾病在臨床上主要有兩種類型,即良性腎小動脈硬化和惡性腎小動脈硬化。良性腎小動脈硬化是長期高血壓導致腎臟小動脈玻璃樣變,從而引起腎缺血性改變,腎小球和腎小管功能受損,最終可致腎臟纖維化和腎功能衰竭,病理改變程度與高血壓病程的長短及嚴重程度有關。而惡性腎小動脈硬化是由於急驟發展的高血壓引起的腎小動脈瀰漫性纖維素樣壞死,導致腎功能
發布於 2023-01-15 20:25
0評論
眾所周知,高血壓可引起心、腦、腎等多臟器的併發症,可導致很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42%有腎臟併發症,10%的高血壓患者死於腎功能衰竭。在一組追蹤觀察20年之久的病例中,眼底檢查呈高血壓眼底改變I級者,12%出現蛋白尿,級者22%有蛋白尿,19%男性出現腎功能下降,級者57%出現蛋白尿,27%男性出現腎功能下降。因此,高血壓病情越嚴重,病程越長,高血壓腎病和腎功能衰竭的發生率也就越高。 一方面,高血
發布於 2023-04-07 05:10
0評論
眾所周知,高血壓可引起心、腦、腎等多臟器的併發症,可導致很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42%有腎臟併發症,10%的高血壓患者死於腎功能衰竭。在一組追蹤觀察20年之久的病例中,眼底檢查呈高血壓眼底改變I級者,12%出現蛋白尿,級者22%有蛋白尿,19%男性出現腎功能下降,級者57%出現蛋白尿,27%男性出現腎功能下降。因此,高血壓病情越嚴重,病程越長,高血壓腎病和腎功能衰竭的發生率也就越高。 一方面,高血
發布於 2023-05-04 04:0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