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11 04:36

胸廓出口綜合徵(TOS)是由於鎖骨下動脈、靜脈和臂叢神經在上胸廓口受到擠壓而產生的一系列症狀。該病以女性為主,一般男女發病率之比為1:3,通常發生在10至50歲年齡組。在今天的工作場所,由於長期操作電腦和不正確的坐姿,胸廓出口綜合徵的發生率逐漸增加。

腫脹的上肢靜脈擴張

腫脹的上肢,肩部和上臂有許多以前沒有的靜脈擴張,經超聲檢查診斷為上肢靜脈血栓。在血管外科進行溶栓治療後,血栓完全消失,但上肢仍感覺麻木無力。CT檢查發現,鎖骨下靜脈離開胸腔的位置明顯異常,鎖骨與第一根肋骨之間的間隙過窄;上肢自然下垂時無特殊異常,但上舉、外展時血管受到明顯壓迫。通過第一根肋骨的切除,患肢的腫脹和麻木完全消失了,小張很快就恢復了原來的工作。

胸廓出口綜合徵的主要症狀

胸廓出口上端以鎖骨為界,下端以第一根肋骨為界,前端以肋鎖韌帶為界,後端以中斜肌為界。由於骨質和軟組織異常,胸廓出口可以變窄,壓迫其中的血管和神經,引起以下症狀:

1.血管壓迫症狀

2.上肢腫脹和沉重

3.手部皮膚上有斑點狀瘀斑

4.動脈搏動增強

5.胸腔積液。動脈搏動增強

5、頸部和肩部疼痛和不適,夜間加重

6、上肢容易無力和疲勞

7、手臂淺靜脈擴張

8、神經壓迫症狀

9、前臂和手的癱瘓

10、手的肌肉萎縮

11、手的精細動作障礙

12。前臂內側肌肉痙攣

13,頸部、肩部和手部皮膚的刺痛和麻木

甚麼樣的病人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病人由於胸廓出口處的靜脈受壓而發生血栓,需要立即進行靜脈解剖,清除血栓或用導管溶栓。一旦血栓被清除,就需要進一步手術,切除前斜肌或部分切除第一根肋骨,以拓寬整個胸腔出口通道,防止靜脈再次受壓形成血栓和肺栓塞的可能性。如果靜脈反覆受壓並伴有狹窄,可採用球囊擴張來改善上肢的靜脈迴流,減輕上肢腫脹的症狀,但也有必要進行第一根肋骨的切除來解除外部壓迫。動脈壓迫導致手指末端缺血或雷諾症狀,需要重建受影響的動脈,可以通過植入人工血管或通過腔內途徑的支架來改善遠端血液供應,也可以通過第一根肋骨切除。大多數嚴重的神經壓迫症狀也可以通過第一根肋骨切除術得到緩解,但由於神經壓迫恢復緩慢,一般需要較長時間的輔助性功能鍛鍊才能基本恢復正常。

如何預防TOS

自我保健是預防胸廓出口綜合徵的較有效方法,平時應養成良好的坐姿。有些人喜歡將手放在頭下睡覺,長期下去容易導致胸廓出口綜合徵。職業人士應儘量創造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電腦屏幕的高度應便於觀看,上肢關節可自然放在辦公桌上,椅背應調整到最舒適的高度,坐下來時,腳剛好可以平放在地上。工作條件應儘量符合人體工程學,使頸肩部肌肉得到放鬆,避免因長期僵硬而導致肌肉纖維化。白天也可以參加游泳和羽毛球運動。這些運動可以增強肩部的力量,防止肩部下垂對血管神經的壓迫。

如果出現TOS綜合徵,應及時就診,通過早期康復治療可以防止病情惡化。

甚麼是胸廓出口綜合徵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