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15 04:51

術後2-3個月內應避免的動作和體位
a 避免倒立,避免在俯臥位上向健側翻身。術後床位應保持外側臥位,兩腿間墊T型墊或枕頭,患肢外側墊枕頭,防止髖關節外旋。
b 避免 "交叉腿"、穿鞋下蹲、坐在矮凳上及類似動作。
c 8周內避免髖關節屈曲大於90度。
1、術後1~3天可做一些活動關節肌肉功能的運動。方法:①股四頭肌靜力收縮訓練:患者平躺在床上,伸直下肢,股四頭肌做肌肉靜力收縮;②直腿抬高運動。患者平臥或坐位,腳尖朝上,繃緊腿部肌肉,然後慢慢直腿抬起,腳跟離床20釐米的高度為宜,保持懸空5-10秒;③踝泵運動:患者平臥在床上,肌肉放鬆,伸直膝關節,踝關節勻速做蹠屈和背屈運動。CPM機練習在術後第2~3天開始。
2、術後第3~14天 本階段功能鍛鍊的重點是加強患肢在非負重狀態下的主動運動。方法:(1)採用被動手法治療和主動活動相結合的方法增加患膝的活動範圍,使患膝能有節奏地屈伸;(2)在助行器的幫助下練習站立和行走;(3)進行坐位屈膝練習:患者坐在椅子上,儘量伸直腿並保持5秒鐘,然後儘量屈膝並保持5秒鐘後重復練習。
3.術後第15天后此時應著重幫助病人逐步恢復患肢的負重能力,開始進行行走和步態訓練,並加強病人的平衡訓練,使患肢逐步從部分負重過渡到完全負重。在家庭康復期間,患者應繼續增加患肢的活動範圍和負重能力,以及自理能力,訓練量不應引起傷肢的不適。7周後,患者適應後應解除柺杖。

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的術後康復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