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18 10:11

  溫膽湯是《備急千金要方》中的一張名方,主要用來治療“大病後虛煩不得眠”。原方由竹茹、枳實、半夏、生薑、陳皮、甘草六味藥組成。到了宋代,在陳無擇所著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中,又在溫膽湯原方中加上茯苓、大棗二味,但目前臨床上一般不用大棗。

  《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認為本方主治“熱嘔吐苦,虛煩,驚悸不眠,痰氣上逆”,並在《傷寒心法要訣 匯方》中以歌訣形式概括其主證為“口苦嘔涎煩驚悸”。但現在臨床上運用本方可以治療許多病證,所以,有必要重新加以研究。

  (1)方名考識

  從溫膽湯的藥物組成來看,本方屬於化痰清熱,和肝膽,除虛煩,定驚悸的方劑,作用在於清而不在於溫,與溫寒暖膽的方劑明顯有別。那為甚麼不把本方叫做“清膽湯”,反而叫“溫膽湯”呢?

  中醫認為肝屬剛髒,性喜條達而忌抑鬱,膽喜寧靜而惡煩擾。《備急千金要方》說:“膽腑者,主肝也。肝合氣於膽,膽者中清之腑也”,可見肝膽在生理上是相互溝通的。由於肝膽之氣具有生、升的特點,以舒暢條達為平,古人將肝膽之氣比類如春氣之溫和,溫則膽氣乃能條達。如果痰熱邪氣客於肝膽,則肝膽失其溫和則發病。欲復其性,必先去其痰熱,痰熱去則膽氣自和而溫,因此用“溫膽湯”作為方劑的命名。

  (2)病因病機

  溫膽湯證的發病原因及機理,概括起來可以分為以下幾方面:

  1)情志因素:凡七情所傷,如惱怒,抑鬱,思慮不決等,都能影響肝膽而使氣機不利,不能順其生長髮陳之性,於是木氣鬱而土氣不達,土氣不達則易生痰溼;氣鬱日久則化熱,痰與熱因氣鬱而交阻,則內擾肝膽為患。

  2)飲食內傷:如嗜食肥甘,過於飲酒喝茶,以致素體痰溼壅盛,日久蘊而化熱,內犯肝膽而成疾。

  3)外邪所傷:如外受溼熱,或被暑溼所傷,或大病後痰飲未消,餘熱未盡,痰熱擾於肝膽而為病。

  總之,痰壅氣鬱,肝膽失於疏洩,久而化熱生火,以致痰、氣、火三者交鬱,就形成了“溫膽湯”證。

  (3)主治病證

  溫膽湯臨床運用十分廣泛,涉及多種病證,但根據臨床所見,其主要脈證是:頭目眩暈或疼痛,失眠,心煩,噁心,嘔吐,心悸,胸脅脹滿或疼痛,膽怯易驚。舌質紅絳,舌體胖大,苔黃白而膩,脈弦滑或數。

  其主證分析如下:肝膽風火相煽,挾痰熱上擾,壅閉清陽之位,故頭目眩暈或疼痛;肝膽氣鬱而失於決斷,神魂無主,所以心悸而善驚;痰熱內擾心神則煩躁不寧,失眠而多夢不安;木鬱土壅,脾胃升降失常,往往出現泛惡欲吐,納呆;肝膽氣鬱,使其經脈不利,則胸脅脹滿或疼痛。

  此外,痰為百病之母,更兼火性肆虐,病在少陽,樞機不利,氣機升降出入失常,各種兼挾證比較多見,或挾溼熱;或挾食滯;或挾陽亢,或挾風陽入絡等證。

  (4)臨床運用特點

  凡用溫膽湯,一定要掌握其加減變化的基本規律,這是臨床上運用本方治療多種病證而取效的關鍵。

  1)柴芩溫膽湯:治療少陽氣鬱化火,經氣不利比較嚴重,如胸脅苦滿或疼痛,口苦,目赤,偏頭疼痛或氣竄作痛等,加柴胡、黃芩,布達少陽氣鬱,發越少陽火鬱,而能利少陽樞機。若脅下痞硬,加生牡蠣、川楝;胸脅疼痛引背者,則加片薑黃、南紅花。

  2)黃連溫膽湯:治療痰熱擾心而熱勢較重,以心煩不安或失眠為主。火熱重者再加黃芩,以清洩膽腑火熱之邪。

  3)歸芍溫膽湯:治療少陽痰熱而挾陰血虧虛。肝為藏血之髒,體陰而用陽。氣鬱化火,最易耗損肝血,血虛不榮則見頭皮或肢體麻木,肢體拘急痙攣或肢顫,或周身竄痛,舌質紅絳少苔或有裂紋,加當歸、白芍滋養肝血;若頭暈或頭痛以月經為甚,上方再加白薇、黨參;頭脹痛者加夏枯草,巔頂頭痛加川芎、白蒺藜,後腦痛加桂枝;陰虛嚴重而舌質光絳者,可加生地或烏梅。

  4)龍牡溫膽湯:治療膽氣虛怯,心神不寧所致的驚怖而夜寐不安,加龍骨、牡蠣可以斂神定志,同時加大茯苓劑量,以加強其安神的功效。嚴重者,可再加夜合花、夜交藤與龍齒。

  5)桃紅溫膽湯:治療少陽痰熱而挾有血瘀脈阻,出現神呆或健忘,舌質有瘀斑,加桃仁、紅花活血化瘀而通利血脈,嚴重者可再加川芎、赤芍。

  6)丹梔溫膽湯:治療痰熱內蘊,少陽相火鬱勃,出現心煩不安或煩熱汗出等,加丹皮、山梔以洩少陽相火。若五心煩熱,加知母、黃柏;午後低熱或盜汗加青蒿、地骨皮。

  7)鬱蒲溫膽湯:治療痰熱蘊於胸膈,痺阻氣機而見胸悶胸疼等,加鬱金、菖蒲豁痰利氣以開痺。若善太息或心中懊者,加佛手、香附;或由於痰溼上蒙心竅而出現神呆不語或語言不利者,也可加此二味豁痰開竅,嚴重者加遠志、珍珠母、膽星、天竺黃等。

  8)蒼柏溫膽湯:治療痰熱挾溼熱下注,而見腰膝疼痛,尿黃短不利,婦女帶下多等,加蒼朮、黃柏清下焦溼熱。帶下黃穢加土茯苓,椿根皮;溼邪重而厭食油膩者,加茵陳、滑石。

  9)黛蛤溫膽湯:治療少陽痰熱,相火鬱勃而擾心犯肺,出現躁煩神狂多夢,或咳嗽痰多者,加青黛、海蛤殼清肝涼血,滌痰化結。痰多加瓜蔞仁、枇杷葉;吐痰不爽加海浮石。

  10)羚鉤溫膽湯:治療少陽痰熱而挾肝陽上亢動風,眩暈耳鳴或昏僕,腰膝痠軟,或肢麻、肢顫,加羚羊角、鉤藤平息肝風。

  11)蠶蠍溫膽湯:治療痰熱動風入絡而見肢體麻木,項強疼痛或肢體拘急痙攣者,加全蠍、殭蠶蟲類搜剔之品以通經活絡。

  12)硝黃溫膽湯:治療少陽痰熱而挾有胃家實滯者,症見腹脹滿,大便乾結或不爽,加大黃、芒硝或風化硝通腑洩熱,以和胃氣。

  以上所舉的12種兼挾證,常常伴隨著主證而出現,主證與兼證在病機上有著內在的聯繫,如果能將以上所說的各種證治規律及特點熟記於心中,臨證時審察病機之所變,病證之所偏重而加減變化不拘一格,則用方投藥,多能取效。

溫熱膽汁湯的臨床應用相關文章
本方以甘溫味厚的熟地為主,滋陰養血。配伍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白芍養血和營以增強補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氣,調暢氣血。綜合全方,補血而不滯血,和血而不傷血,因此,血虛者可用之以補血,血瘀者可用之以活血,是既能補血養血,又能活血調經的常用方劑。 1.月經失調用本方加減:生地、川芎各10克,白芍12克,當歸、香附各15克,茯苓18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劑。有顯著療效。2.痛經用本方加白芷、木香、
發布於 2023-12-01 11:34
0評論
.治療頸性眩暈73例中,男19例,女54例;均有頸肩拘急疼痛,手臂麻木史,其中最長20年,最短2個月;均有眩暈,其中最長3年,最短4日,2周至2個月者44例;均經X線檢查、顯示頸椎退變徵象;其中21例經腦血流圖檢查,報告腦供血不良;伴有午後潮熱,失眠多夢,煩躁,口乾,便秘,舌紅脈細數者56例;春夏季發病者52例,秋冬季發病者21例。季發病者52例,秋冬季發病者21例。診斷依據參照威海療養院陸玖玲
發布於 2024-01-21 21:39
0評論
四物湯在中醫臨床應用中已有千年歷史,被稱為婦科聖方。為甚麼呢,先說說女人三易,那就是一女人易血虛,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貧血,二是女人易血瘀,三是女人易月經不調,這三個女人常見的病因常常互為因果,血虛會引起血瘀,血瘀也會導致血虛,血虛血瘀會導致月經不調,同樣月經不調也是血虛血瘀的常見病因。 而四物湯是針對以上所說的女人三易的生理特點,具有非常好的補血活血調經的作用,可以說是女人三易的剋星。不僅如此,四
發布於 2024-10-29 06:55
0評論
西洋參具有滋陰補氣,寧神益智及清熱生津,降火消暑的雙重功效。古語云:“西洋參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用之”。故補而不燥是西洋參的特別之處。 1、強化心肌及增強心臟之活動能力。 2、強壯中樞神經,安定身心並恢復疲勞,有鎮靜及解酒作用,增強記憶能力,對老人痴呆症有顯著功效。 3、對血壓有調整作用,使暫時性或持久性血壓下降.抑制動脈硬化並促進紅血球生長,增加血色素的份量。 4、能調節胰
發布於 2022-12-25 14:51
0評論
1.用於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以及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症。 防風解表以祛風為長,既能散風寒,又能發散風熱,與荊芥作用相仿,故兩藥往往配合應用。 2.用於風溼痺痛 防風能祛風溼而止痛,常配合羌活、防己等治療風溼痺痛等症。 3.用於破傷風、牙關緊閉、角弓反張 防風治破傷風,有祛風止痙的作用,但多配合天南星、天麻、白附子等藥同用。 此外,本品又有止血、止瀉作用,如用於腹痛洩瀉,常
發布於 2023-01-25 01:43
0評論
①治療蛔蟲性腸梗阻用麻油2~4兩,置鍋中煎熬,投入花椒3~4錢,至微焦即撈出棄去;待花椒油微溫時1次服完。治療8例兒童患者,均於服藥後15~30分鐘腹痛停止,隨後排便,有的同時排出蛔蟲。如梗阻時間過長,中毒症狀明顯,有腸壞死或有闌尾蛔蟲可能者,則不宜服用。[8]②治療血吸蟲病試用於早、中期血吸蟲病,對改善症狀有一定作用,服藥後食慾增加,肝脾有不同程度的縮小。用法:花椒炒研成粉裝膠囊,成人每天5克
發布於 2023-02-11 07:54
0評論
治療慢性氣管炎 用千日紅全草製成100%和200%兩種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2毫升,10天為一療程,每療程間隔5天。臨床以200%注射液觀察120例,五個療程的總有效率為93.3%,近控率為68.8%;以100%注射液觀察125例,四個療程的總有效率為73.6%,近控率為11.2%。兩組均以單純型、痰溼型,以及病情輕、病程短者療效較高。其中200%注射液對咳、痰、喘均有較好效果,而100%的注
發布於 2023-03-07 08:55
0評論
治療尿路結石:胡桃仁4兩,用食油炸酥,加糖適量混合研磨,使成乳劑或膏狀。於1~2天內分次服完(兒童酌減)。連續服藥至結石排出、症狀消失為止。對於泌尿系各部之結石,一般在服藥後數天即能1次或多次排石,且較服藥前縮小而變軟,或分解於尿液中而使呈乳白色。因此認為本品可能有溶石作用。1治療皮炎、溼疹:胡桃仁搗碎,炒至完全焦黑出油為度,用乳缽研成糊狀2核桃仁,冷後備用。對一般皮炎、溼疹的滲出糜爛期或亞急性期
發布於 2022-10-03 04:25
0評論
1、用於腎炎水腫或腳氣水腫,取其利尿消腫作用。常配茯苓、白朮,方如四苓散。可以此方為基礎,隨證加減。 2、用於治療由腎陰不足(腎陰虛)、腎火亢盛而引起的遺精、滑精、眩暈等證候,取其有瀉腎火的作用(可能與利尿清熱有關),但須配合其他滋補腎陰的藥物,如熟地、山萸肉等,方如六味地黃丸。六味地黃丸既有熟地、萸肉、山藥之補,又有澤瀉之瀉,瀉去腎火,使補藥更能發揮作用,這樣一瀉一補,一開一合,相反而相成,共
發布於 2023-09-27 09:21
0評論
①治療慢性氣管炎 ㈠煎劑:取瓜藤(幹)3~8兩,切碎浸泡後煮1小時以上濾過,藥渣加水再煎,兩次煎液合併濃縮至100~150毫升,加糖適量。每次50~100毫升,日服2~3次,10天為一療程。據在不同季節反覆驗證的1000餘例的統計,總有效率在70%左右,顯效率在30%左右。㈡絲瓜藤提取物:L12每日量1200毫克,L14每日量400毫克,均分兩次服,10天為一療程。據93例4個療程的觀察結果,總
發布於 2023-12-15 00:3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