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立春俗稱“打春”。我國古代將立春分為三侯:“立春三侯:一侯東風解凍,二侯蟄蟲始振,三侯魚陟負冰。”一侯五日,一開始是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尚沒有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每年2月4日或5日是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為立春,是春季開始的節氣。立春後氣溫回升,人們明顯感到白晝長了,太陽暖了,氣溫日照降雨趨於上升或增多。
體:“當春之時,……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風冷易傷腠理,備夾衣遇暖易之,一重漸一重,不可暴去(《攝生消息論》)”。上文即俗話所謂“春捂”。初春時節,晴時陽光普照、溫暖宜人;陰時則寒氣襲人,時常有回潮的小股冷空氣,還會使人感覺春寒料峭,猶如重回冬天。所以,立春之後要本著“春捂”的原則,注意保暖,適時增減衣服。年輕女性尤應注意,在換上美麗裙裝的時候,記得裡面添條保暖襪褲,否則,關節炎與多種婦科病可能會纏上你。此外,也提醒一些年老體弱或慢性病病人,應隨時留意身體變化,一有不適情形,趕緊就醫。春季多風,中醫講“風為百病之長”,風邪是外感病的先導。春天最易發生以風為主要病邪的外感病,如感冒、皮膚瘙癢、肌肉關節痛、頭痛和各種花粉過敏症。春天還由於各種細菌、病原微生物剛從“冬眠”中醒來,其傳染性、致病力和感染性很強,引起各種流行性傳染病,如通過空氣、飛沫傳播流腦、猩紅熱、麻疹、水痘、腮腺炎等。
補:飲食調養方面要考慮春季陽氣初升,應該吃些辛甘發散之品,而不宜吃酸收之味。傳統醫學理論認為,在四季與五臟中,春季應肝臟,而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有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疏洩,飲食調養要投臟腑所好。“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素問?藏氣法時論》)。立春時節宜養肝,應有目的地選擇一些柔肝養肝,疏肝理氣的草藥和食物。草藥可選用枸杞子、鬱金、丹參、延胡索等。但大辛、大熱之人參、鹿茸、附子之類,則非春季養生所宜。春季飲食調養應從享受清爽綠色蔬菜,培養初春的陽氣出發,進而達到調養體質的目的。辛甘食物有助於養陽及護陽,這些食物有蔥、芫荽、紅棗及生薑等。至於胡蘿蔔、花菜、白菜及青椒等新鮮蔬菜,也有提升陽氣之效,不妨適時補充一下。靈活地進行配方選膳,可以達到很好的食療效果。早春時節,不少人有“春困”現象,究其原因,除了從冬季轉到春季,人體還未較好地順應春季氣候的特點外,多是B族維生素不足,或是由於飲食過量所致。所以,應注意補充含維生素B1、B2、葉酸等B族維生素的食物,如動物內臟、胡蘿蔔、玉米、小米、黃綠色蔬菜等,以增強機體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儘快適應新季節,避免春困。
療:養肝在春:春屬木,肝與之相應,故“肝氣旺於春”。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大地回暖,冰雪消融,萬物復甦,陽氣升發,中醫認為春季與肝氣相應、肝喜條達而惡抑鬱,春天陽氣升發,肝氣應之,如在此時合理的調理肝臟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肝脾健運,則生機勃勃,正氣充而不易發病;反之,肝脾失調,生長不足,則百病叢生。但是應注意“度”的問題,如升發太過,則可產生肝氣過旺、內熱的臨床表現。故從春季氣候變化與臟腑功能聯繫的特點看,應以清肝、養肝、疏肝、護脾為原則。“噓”字功調氣,平肝降血糖:“噓”字功平肝調暢情志,抑鬱不纏身。口呼鼻吸,念“噓”字口型而不出聲,徐徐吐氣,再以鼻吸氣。呼吸深長而細緩,此為1次,反覆24~36次即可。如身體基礎條件允許,長期堅持,可清肝明目、疏散滯氣、醒腦提神。
招:春季比較適合散步,散步時最好選在日出之後、日落之前,不拘於形式,不要太快,順其自然,不疲勞就好。邊散步邊做深呼吸,能振奮精神、興奮大腦,使下肢矯健有力,特別適合體質比較好的中老年人和年輕人。慢跑也是不錯的選擇,慢跑是春天最普遍而實用的運動,對於改善心肺功能、調節血脂、提高身體代謝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力和延緩衰老,都有良好的作用。春天放風箏相對於運動來說,似乎娛樂性更強。放風箏時,通過手、眼的配合和四肢的活動,能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強身健體的目的,比較適合年輕人。此外,像打太極拳、做操、打球、騎車、仰臥起坐、退步行走等,都是非常適合在初春做的運動項目。春季切忌運動過量,以免汗出過多,傷及陽氣,有悖於“春夏養陽”之旨。
道:在五臟中,肝與春相應,肝的特性是“喜條達而惡抑鬱”,與春季蓬勃伸展的自然現象一致。人的精神狀態心理情緒與肝氣的疏洩調節功能密切相關,肝氣疏洩太過則人易於發怒,肝氣疏洩過弱則人易於鬱悶不舒。故在春季陽氣升發之季,保持肝臟的蓬勃生機,是春季養生的重要方面。此時要讓肝氣疏洩條達,既不亢奮,又不鬱結。凡是肝氣不舒者,在這個季節更應注意養肝、平肝。正如《內徑》所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如果春季不能認真的養肝護肝,肝病、精神病、腦血管病就容易復發或加重。春天養肝,要從生活上和精神上兩個方面著手,要主動走出心理陰影,要自我調節情懷,不要傷動肝氣,避免惱怒憂思,爭取讓自己的心情就像春花一樣燦爛浪漫。
藥:《本草經疏少》中說“蔥,辛能發散,能解肌,能通上下陽氣。故外來佛鬱諸症,悉皆主之”。現代科學進一步證實,大蔥確實對人體有很多益處。它的成份很複雜,主要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以及礦物質鈣、鎂、鐵等,還有揮發油。油中主要成份為蔥蒜辣素,也叫植物殺菌素,具有較強的殺菌作用,特別對痢疾桿菌及皮膚真菌的抑制作用更為明顯。國外醫學家觀察發現,經常吃蔥的人,患高膽固醇疾病的很少。祖國醫學很早就指出,大蔥能刺激人體汗腺,有發汗解表的作用,也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而具有健胃的功能。俗話說得好“大蔥蘸醬,越吃越胖”。這也證明蔥不僅是菜蔬、藥品,而且是補品。尤其到了立春前後,蔥的各種功用表現得更為突出。由於節氣和土壤的變化,這個時候的蔥是一年中營養物質最豐富,也是最嫩、最香、最好吃的時候。相應的,這時的人體內部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從祖國醫學辨證角度來看,春天人體到了除陳布新的時候,可以適當多吃些大蔥。健康人多吃蔥,不僅可以預防冬春呼吸道傳染病,而且能強健體質。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因體弱怕冷,容易感冒,多吃蔥通陽氣可以預防感冒。如果風寒感冒,可以用大蔥白連鬚根3段,生薑數片,大棗3-5枚,陳皮幾塊,煎湯熱服微微發汗,效果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