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強鍛鍊,增強體質和身體抵抗力,減少呼吸道鏈球菌感染,避免風溼熱的出現。
(2)改善生活環境,避免長期生活在潮溼、寒冷的環境中,注意保暖,特別是膝、肘、腕等主要關節。
(3)及時治療由咽炎、扁桃體炎、淋巴結炎、中耳炎、上頜竇炎、猩紅熱等引起的急性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首選藥物是青黴素,要求用藥時間不少於14天;如果感染沒有得到控制,可以適當延長用藥時間。如果對青黴素過敏,可以改用紅黴素等。
(4)本病複發率高。5年內有風溼熱病史的兒童,在冬季和猩紅熱流行期給予長效青黴素,以防止風溼熱的復發。並積極治療和清除易感病灶,如齲齒、扁桃體炎、中耳炎等。對需要切除扁桃體的風溼熱患兒,應選擇在風溼熱靜止期進行治療,術前術後還應注射青黴素,防止誘發風溼活動。
(5)風溼熱的自然病程一般為2~4個月,有心臟炎症者為4~6個月。風溼熱急性期應臥床休息,直至症狀消失,血沉基本正常後再逐漸下床活動,但應注意運動量不宜過大,建議家長向老師說明患兒的情況,避免在學校體育課上參加劇烈運動。如果是沒有心臟擴大的心臟病發作,將臥床2至3個月;如果是心臟擴大或心力衰竭,需要5至6個月才能逐漸恢復正常活動。
(6)對有明顯關節紅腫、疼痛者,除使用抗風溼藥和解熱鎮痛藥外,還可採用局部冰敷、針灸、中草藥燻蒸等方法減輕關節症狀。在使用抗風溼藥和解熱鎮痛藥的基礎上,可採用局部冰敷、針灸和中藥燻蒸等方法減輕疼痛和腫脹。
(7)對膽囊炎患兒應給予耐心指導和關懷,多加註意,讓他們理解父母的愛,減輕他們的思想負擔,提高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要為患兒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避免各種不良刺激,減少患兒的不自主運動。此外,應保護患兒免受傷害。
(8)大多數抗風溼藥物可引起胃腸道症狀,如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所以應在飯後服用,以減少胃腸道反應。飲食上主張少量多餐,以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為宜,不要吃酸性、刺激性、辛辣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腸道的不適。有些抗風溼藥物可引起肝臟損害和出血傾向,應定期監測肝功能和凝血酶原時間。
(9)飲食中應補充富含維生素C、蛋白質和糖類的易消化食物,如雞蛋、魚、瘦肉、梨、蘋果、柚子等。應適當限制鹽的攝入,以減輕心臟的負擔,減少水和鈉在體內的滯留。也可結合適當的食療,如淮山、芡實湯中的水蛇,丹參湯中的田雞,粉葛湯中的穿山甲等。對於有心臟損傷的人,可以用浮小麥配豬心,燈籠花配瘦肉,以後還可以用龍眼肉配雞肉,枸杞、山藥配豬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