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爸爸確實可以把乙肝傳染給孩子。在我國實施乙肝疫苗計劃免疫以前,乙肝病毒感染常常有家庭聚集性。許多家庭父親是乙肝病毒感染者,而母親健康,可孩子常常有乙肝病毒感染。如果不是父親把乙肝病毒傳播給孩子,孩子的乙肝病毒感染是從哪裡來的呢?肯定是從父親那裡感染來的。因此,父嬰傳播是存在的。
那麼,父親是怎樣把乙肝病毒傳染給孩子的呢?人們發現乙肝的父嬰傳播和母嬰傳播不同。乙肝的母嬰傳播是母親體內的乙肝病毒有可能在孩子出生前或出生時就感染孩子,使孩子一出生就成為乙肝病毒感染者。因此母嬰傳播也被稱為“垂直傳播”。但乙肝的父嬰傳播是孩子出生後,由於對乙肝病毒缺乏免疫力,通過與乙肝父親密切接觸而感染的。這種傳播方式,相對母嬰垂直傳播而言,被稱為“水平傳播”。
生活密切接觸感染一般需要三個條件:一是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健全,遇到乙肝病毒後很難自動產生抗體清除乙肝病毒,尤其是父母為乙肝病毒感染者,孩子有可能繼承了上一輩對乙肝病毒的免疫缺陷,一次容易在生活密切接觸中被乙肝病毒感染。這種生活密切接觸傳播一般發生在3歲以下的嬰幼兒中。年長兒童和成年人的免疫系統已經發育成熟,即使被感染,大多數人也會產生抗體,將乙肝病毒清除。二是存在乙肝病毒感染的機會,如:皮膚 黏膜破損,與乙肝的家庭成員共用牙刷 剃鬚刀等。孩子的多動性容易造成皮膚 黏膜損傷,共用牙刷則可能造成口腔黏膜破損,用乙肝爸爸的剃鬚刀為寶寶剃胎毛可能導致頭皮破損。乙肝病毒只要得到這樣的機會,就會趁機鑽入孩子體內,伺機感染孩子。第三個最重要,就是孩子對乙肝病毒沒有免疫力,比如未接種乙肝疫苗或者接種疫苗後尚未產生抗體。世界衛生組織網站上列出的乙肝傳播途徑有四條:1.血液傳播,包括輸血(或血液製品),不安全注射,使用未經嚴格消毒的醫療器械等;2.母嬰傳播;3.性接觸傳播;4.兒童生活密切接觸傳播。所謂的“父嬰傳播”就屬於乙肝病毒的第四條傳播途徑----兒童生活密切接觸傳播。
乙肝的“父嬰傳播”比母嬰傳播的發生率低。在新生兒沒有普及接種乙肝疫苗前,大約有26%的乙肝父親把乙肝病毒傳播給自己的孩子,使孩子成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