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腦癱兒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治療措施,而針對痙攣型腦癱患兒,我們可以考慮在其2歲半以後做FSPR手術(功能性選擇性脊神經後根部分離斷術),可以很好的解決患兒腳不能行走的問題。
需要提醒一點,腦癱FSPR術不同於早期的SPR手術,也區別於一般的矯形手術。做完FSPR手術以後,腳的痙攣馬上解除,肌張力高的問題馬上就解決了,再通過一段時間的系統康復可望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另外,還要強調一點,包括痙攣型腦癱在內的各類型腦癱的治療都必須堅持手術和康復相結合的原則,遵循“康復訓練->FSPR手術->肌力肌張力調整術->康復訓練”這樣一個科學的治療途徑。臨床實踐早己驗證,片面地強調某一方法如何神奇,或者某一技術的應用會帶來一勞永逸的功效,都是不客觀的,不講科學的。
提醒一句,痙攣型腦癱所佔的比例最多最為常見,伸張反射亢進是其特徵,低出生體重兒和出生有窒息史者易患本型腦癱,主要表現為肌張力增高,肢體異常痙攣性,可隨著成長而發生關節攣縮變形,顯著特點為上肢內旋後伸,拇指內收、握拳,下肢內收內旋,屈膝屈髖,尖足等。
腦癱通常是由於出生異常導致的,多有語言和運動方面的障礙,也有部分患兒伴有智力障礙。約有七成的腦癱孩子只有腳或者說走路方面有問題,其他智力正常,這些人就是屬於痙攣型腦癱,具體表現為腳跟不能完全著地、踮腳尖和剪刀步等症狀,這類腦癱孩子走路的時候是向前衝的,如果沒有東西擋,不容易停住腳步,也無法正常爬樓梯,長大後生活自理都有很大的問題。
目前醫學界還是提倡腦癱患者在出生6個月以內就開始進行相應治療,方能讓患兒達到正常水平,但是我們在門診中發現有近八是在1歲以後才來治療的,這會大大影響將來的治療效果。在此特別提醒有“難產、早產、缺氧、黃疸”等情況的嬰兒家長應提高警惕,一旦發現孩子有任務異常症狀就要及時求醫,能免能儘快得到醫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腦癱治療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手術應在康復訓練的基礎上選擇適當時機進行,手術必須和康復訓練密切結合。換言之,腦癱除了針對性的手術治療之外,康復訓練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工作,而及早進行康復也是很關鍵的。因為腦癱患兒3歲以內其腦癱類型還不穩定,且有可能通過康復治療症狀改善,而且年齡過小,承受手術創傷的能力較差,此時可以藉助康復訓練的方式達到功能改善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