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癱就是兩下肢癱瘓,不能活動,同時有肢體感覺障礙,還會有程度不同的大小便功能障礙。截癱常常是由脊髓損傷引起的,例如交通事故、工傷事故、運動創傷、槍傷等使脊髓受到損傷時,都會出現截癱,稱為外傷性截癱。除了外傷之外,脊髓的炎症、腫瘤或其他病變也可以引起截癱。
為甚麼脊髓的損傷會引起截癱呢?
原來,脊髓是在脊椎骨的椎管內,是中樞神經的一個組成部分,具有傳導功能,脊髓位於脊柱的椎管內、前面為椎體,後面為棘實。脊髓為圓柱形,全長男性45釐米,女性42釐米,上端與大腦相連,下端變細到達第一腰椎下緣。脊髓分為31個節段、即8個頸段,12個胸段,5個腰段及一個尾段。
由於外傷而致脊椎骨折或脫位壓迫脊髓造成脊髓損傷。椎體、脊髓與棘突相互關係圖能把腦發佈的運動“指令”、“信息”傳導到四肢軀幹肌肉,從而引起肌肉的運動,如果脊髓受到損傷,這種傳導功能就喪失了,四肢和軀幹的肌肉就接受不到大腦發出的運動“指令”和“信息”,因此就不能作隨意運動,形成癱瘓。
脊髓又負責把肢體的表淺感覺和深部感覺傳導到腦,脊髓受損時,這種感覺傳導的功能也喪失了,因此,會同時出現肢體感覺障礙。脊髓還有一種功能,就是能夠調節排尿、排便和性功能活動,這是由位於腰、骶部脊髓的反射中樞負責進行調節的,所以,當腰,骶部脊髓受到損傷時,又會出現排尿和排便的功能障礙,以及性功能障礙。
所以,對於脊髓受損的截癱患者來說,接受康復訓練是必要的。截癱患者在康復訓練前應根據脊髓損傷的水平,類型及殘存的運動感覺功能,患者的年齡、肢體的有無複合傷、各期的特徵等情況,進行康復評定,確定康復目標,預定康復時間,制訂康復程度,但康復不是萬能的,脊髓損傷的平面和程度及其功能恢復只能達到有限的康復目標。
因此,在制訂康復計劃時,可先制訂康復階段性和階段訓練目標,隨著康復的持續進行,根據具體情況對康復目標進行必要的調整。
在進行康復訓練時,必須在護頸、腰的保護下進行,以保證脊柱的穩定性,以及在進行肌力訓練時,根據各損傷水平、肌力殘留情況不同有選擇性進行關鍵肌肉的肌力訓練。在下肢應著重進行股四頭肌、股二頭肌、脛前肌、腓腸肌的肌力訓練。直立訓練時,應繫好頸、腰圍,上肢置於手板上,下肢纏彈力繃帶,固定膝關節,應循序漸進,防止直立性低血壓。
截癱患者肢體功能的康復訓練是長期的、艱苦的,要持之以恆。患者往往帶有不同程度的障礙出院,康復訓練需要家庭成員的參與和指導,重點是患者終身健康管理和康復訓練的繼續方面。所以,患者出院時要為其制訂康復計劃,患者出院後要定期隨訪,不斷地鼓勵患者樹立康復信心,最大限度地調動其積極性,並與之密切配合,要了解患者和家屬是否按照康復訓練計劃在家中正確實施,才能取得預期的康復效果。
對於部分截癱患者:如果經過評估有手術治療適應徵的話,可以配合脊髓電刺激手術,通過在患者有剩餘功能的脊髓神經內放置電刺激的途徑,來達到恢復患者脊神經功能的目的。
“電極”被植入在需要激活的部位,“發生器”產生的電脈衝能模擬人的神經電衝動,通過對電壓、電流、頻率等參數進行調控,對“沉睡”的受損脊髓神經或部分正常脊髓神經進行持續性“激活”,進而誘導神經功能的恢復。術後開機時,團隊為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設置合適的電壓範圍,並教會他們如何使用程序控制儀,根據自己感受調節電壓,來刺激脊髓神經和下肢感覺。治療順利的話,患者的痛覺和溫度感覺都會有明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