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維持離不開血液,而血液的流通離不開承載它的河流――血管,全身的血管長達26萬多公里,相當與赤道長度的七倍;24小時血液流動的長度有10萬多公里,相當於長江黃河一年的流程。可以說任何一段血管發生了毛病都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很多的血管病變是致殘甚至是致命的。所以可以說血管的壽命有多長,人的壽命就有多長。
甚麼是血管病?
血管病從發病部位來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動脈系統的疾病;另一類是靜脈病。動脈病可分為擴張病和狹窄病。擴張病如腹主動脈瘤、肝動脈瘤、脾動脈瘤腸繫膜上動脈瘤等。狹窄病如冠心病、頸動脈狹窄和椎基底動脈狹窄等。靜脈病又可以分為擴張病和狹窄病。擴張病如下肢靜脈曲張、頸靜脈擴張、胃食道靜脈曲張等。狹窄病如布加綜合症、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上腔靜脈綜合症等。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調查結果:血管病的發病率在世界各地都呈上升趨勢。而其中上升速度最快的是那些飲食和生活習慣逐漸西方化的發展中國家。而我國這幾年隨著經濟水平提高,生活方式日益接近西方國家,血管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因此老百姓很有必要有意識地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防患於未然,走上健康的生活方式。瞭解一下血管病發生的成因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很有意義的。那麼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血管病的發生呢,歸納起來就是六高一少。
六高指的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感染、高尿酸、高黏度
1、高血壓:眾所周知,血管壁在形態上是有彈性的管腔,形象的說就像一條橡膠水管。血液就在這樣一個橡膠管子中流動,血液的壓力時時刻刻都作用在血管壁上。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流經橡膠管中水的壓力增高的時候,橡膠管子就會擴張;同樣在血液壓力增高的時候,作用於血管壁的壓力也隨著升高,當血管壁的彈性不足於克服這壓力時,血管壁也會慢慢擴張,最終可能形成血管瘤。同時,在一些特殊的部位,如血管的特殊部位,如頸動脈分叉的部位,由於流體動力的影響,血液由層流變成紊流,剪切力造成血管內膜的損傷,損傷的內膜的容易形成無菌性的炎症、脂質的沉積。這些病理變化逐漸導致血管內徑的變小,形成血管狹窄,如果血管直徑小於原來的一半以上,往往會造成支配器官的缺血,最典型的是冠狀動脈狹窄導致的心絞痛。
2、高血脂:人體的內環境是一個非常微妙的調控系統,如果它正常工作,它就能調整血液內的各種成分,使它們不至於太高或者太低,保持在一個動態平衡的範圍內。但是一旦隨著調控系統的失調,同時血脂攝入量太高時,血液內的血脂濃度就會升高。升高的血脂逐漸的血管壁上聚積,這種聚積最終導致脂質斑塊沉積在血管壁上。人體正常的血管使通過吸取流過血管壁的血液中的氧氣很和養分來獲得營養成分的。脂質沉積以後,脂質斑塊就會象一層隔膜一樣阻礙養分和氧氣的吸收,造成動脈壁的供給不足,逐漸走向萎縮;同時炎症細胞會移行至局部,炎症反應導致局部結構的薄弱。動脈壁薄弱以後不足於抵抗血液的壓力。在血壓增高的情況下,薄弱的血管壁在高壓的血流衝擊下,久而久之,就會發生瘤樣變。同時,正如高血壓會導致血管擴張或者狹窄,血脂沉積在動脈壁上,如果因為其他一些相關因素的變化,動脈壁沒有發生擴張,血管壁厚度增加,反而導致血管內徑減小,結果形成狹窄病。
3、高血糖:糖尿病病人的血液中血糖往往要比正常人高很多,高濃度的血糖時時刻刻作用在血管壁上。打個形象的比方,這時候的人的血管就象泡在糖水中一樣。高血糖與脂質沉積共同作用與血管壁,導致血管壁的病變。高血糖往往是由於體內胰島素水平比較低造成的,低胰島素會影響血管壁自身對沉積脂質的清除,加速動脈硬化的發生、發展。硬化、脂質沉積的血管壁在高壓血流的衝擊下,非常容易發生各種血管病變,糖尿病病人特別好發眼動脈、腎動脈、冠狀動脈等病變。
4、高感染:雖然血管被組織嚴嚴實實的包裹著,但是千萬不要以為血管壁不會感染,血管壁一旦感染,結果往往要比表面組織的感染嚴重的多。影響血管比的感染一般有三種:細菌、真菌、螺旋體,而病毒感染則比較少見。三類病原體感染血管壁候、病原體本身的作用、炎症反應的作用、炎症細胞的作用、細胞因子對血管壁的作用,最終導致血管壁的薄弱,血管在高壓、高速血流的衝擊下形成瘤樣擴張。比較典型的是真菌感染、細菌感染造成的假性動脈瘤、梅毒造成的梅毒性動脈炎。
5、高尿酸:當血液中的尿酸超過正常水平以後,體內的平衡被破壞,排洩系統無力排出全部的尿酸。於是大量的尿酸就開始在血管壁上沉積在血管壁上。尿酸結晶在局部沉澱以後,造成大量炎症細胞的聚積,在局部形成無菌性的炎症反應,在吸收尿酸的同時也破壞了血管壁,造成血管壁的薄弱,在血流的衝擊下,同樣會形成瘤樣擴張。
6、高黏度:當血液中某些成份含量增高的時候,如血脂和血糖等,血流的黏滯度就會升高。顯然,造成血流流過血管壁時的摩擦力增大,局部的剪力和應力增加,造成對血管內膜的持續損傷。而血管內膜是保持血管光滑、血流通暢的最主要因素。血管內膜破壞後,血管內膜形成炎症反應,有害物質沉積,最終導致內膜增厚,血管內徑減小,血管狹窄。
一少:就是缺乏運動,生命在於運動。適當的運動有助於降低工作壓力、降低血糖、降低血壓、降低血液的黏度,調整代謝。自然,缺乏運動就失去了這層保護作用。同時肥胖會使血壓、血糖、黏度更加難以控制,缺乏運動的人體重相對容易增加。
三老: 以上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導致了血管病的發病率日益升高。而這些因素在我們生活中的三類人人身上特別的集中,我們簡稱他們為三老――老闆、老幹部、老知識分子。這些人因為生活與工作的特殊性,患六高的可能性最大。而他們因為都工作繁忙,也最容易缺乏運動。這就造成了他們患血管病的幾率最高。
但是這並不說明我們非三老類人群患血管病的可能性就很小,現代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生活節奏日益增快。很多人的生理年齡遠大於實際年齡,大都市的白領就是典型,大部分都處於一種亞健康狀態,血管病的發生率也象在三老身上一樣日益升高。千里長堤,潰於蟻穴。預防是最好的治病方法。
血管病的六高、三老、一少
發布於 2023-01-27 00:42
血管病的六高、三老、一少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