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1-28 08:27

  王阿姨,今58歲,患有2型糖尿病10年,去年開始注射胰島素,一天兩次,住院期間血糖控制很好,回到家後自己買了一個血糖儀,每天監測空腹血糖和中餐後血糖2小時,可是就是控制不好血糖,不是低血糖就是高血糖,因此來門診問我“我每天監測血糖,而且根據血糖調整我的胰島素用量,可是就是調不好,血糖或高或低,這是為甚麼?”我詳細查看了她的血糖記錄,並詢問了她的胰島素調整過程,我明白了她錯在哪裡了。
  原來她是看到空腹血糖高,就加早餐前胰島素的注射用量,看到中餐後血糖高就加晚餐前胰島素的量,結果夜間常常感到飢餓或者發生低血糖反應,進食後第二天空腹又是高血糖。如果她懂得監測血糖的意義和怎樣去監測血糖就不會發生上述情況了。一個好的血糖監測能夠幫助醫生及患者自己更好的控制血糖,也可以讓自己成為自己的糖尿病醫生。
  1、       檢測你的血糖儀是否準確--與生化檢測比對
  在抽血檢測空腹血糖的同時,用你自己的血糖儀同時檢測血糖,差別不應超過20%,如果超過20%應尋找原因。試紙是否過期,試紙代碼是否與血糖儀代碼一致,操作方法是否正確,你是否存在貧血,水腫,脫水等情況。
  2、       檢測的頻率與時間―根據病情
  (1)血糖控制良好、平穩且環境因素不變的情況下,每週監測一次空腹一次早餐後2小時血糖。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危重者應每天監測 4~ 7次,直到病情穩定,血糖得到控制。
  (2)運動前和運動後要監測血糖,防止運動後的低血糖,如果血糖<5.6mmol/l, 運動前進食少量食物。
  (3)改變藥物及藥量監測頻率要加大,使用胰島素治療者在治療開始階段每日至少測血糖5次,空腹、三餐後2小時、睡前;達到治療目標後每日自我監測血糖2~ 4次;使用口服藥和生活方式干預的病人每週監測血糖2~ 4次。
  (4)有應激因素及飲食變動的情況下,監測頻率加大。比如感冒、腹瀉等一些急性病的發生,飲食量及頻次的變動。
  3、        監測的血糖如何評價―綜合分析
  (1)空腹血糖:反映人體基礎胰島素分泌的水平。可瞭解夜間血糖控制情況幫助決定治療或睡前加餐的調整。如上述患者空腹血糖高,在排除夜間低血糖及黎明現象後,可考慮為晚餐前胰島素劑量不足的原因,可晚餐前增加胰島素劑量。
  (2)餐前血糖:利於發現低血糖,尋找原因是飲食問題還是藥物劑量問題
  (3)餐後2小時血糖:反映人體在進餐後追加胰島素分泌的水平,幫助調整飲食計劃,調整藥物種類。如上述患者早、中餐後血糖升高,在排除進餐多的因素下可考慮早餐前胰島素劑量不足,可增加早餐前胰島素用量,而不是加晚餐前的胰島素用量。
  (4)睡前血糖測定預防夜間低血糖,保證夜間的安全性。判斷早晨高血糖的原因,以便調整藥物劑量
  4、         監測血糖的誤區
  (1)監測血糖時停藥:我們監測血糖有兩個目的,一是全面瞭解未用藥前的血糖狀況,根據血糖合理用藥;二是瞭解用藥後的效果,以便進一步調整用藥劑量,所以當患者用藥後,就應該監測用藥後的血糖不應停藥監測。
  (2)早餐前服用降糖藥物後測定空腹血糖:我們監測空腹血糖是觀察前一天的用藥效果,如果空腹服用降血糖藥物會影響血糖值,判斷不出前一天用藥效果。因此,患者空腹測血糖前最好不要吃藥。
  (3)手指血糖與靜脈血糖不一致:理論上是一致的,即使相差也是很少的。靜脈血血糖用靜脈血漿測定,是分離掉紅細胞後的。指血是毛細血管全血,包含血漿和紅細胞,紅細胞中含葡萄糖較血漿中少,因此空腹時指血全血的血糖值應該比靜脈血的血漿血糖值低,又由於採取指血時常伴隨有組織液的滲出,使指血血糖更容易低於靜脈血漿血糖。不過當進食後,人體吸收的葡萄糖先到動脈,以後經毛細血管外周代謝消耗部分葡萄糖後再回到靜脈,因此,此時動脈血糖值比靜脈血糖值高。而毛細血管接近動脈,所以進食後毛細血管血糖比靜脈血糖也相應要高,但這正好與上述由於紅細胞和組織液而導致的指血血糖低於靜脈血漿血糖關係相反,所以在進食後,這兩個因素相互抵消,使毛細血管全血血糖和靜脈血漿血糖大致差不多。

好的血糖監測-讓你成為自己的糖尿病醫生相關文章
1.糖化血紅蛋白(HbA1c) 糖化血紅蛋白(HbA1c):HbA1c是評價長期控制血糖的金指標,也是指導臨床治療方案調整的重要依據之一。標準的HbA1c檢測方法的正常值範圍為4%-6%,在治療之初建議每3個月檢測1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3-6個月檢查一次。對於患有貧血和血紅蛋白異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檢測結果是不可靠的。可用血糖、糖化血清白蛋白或糖化血清蛋白來評價血糖的控制。 2.自我
發布於 2023-05-01 20:18
0評論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見併發症之一,給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嚴重時可發生潰瘍、壞疽,甚至需要截肢。據國外最新統計,50%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會發生。為何糖尿病足部在糖尿病患者中多見?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糖尿病所致末梢神經病變,使足部失去感覺,覺不出冷、熱或疼痛。糖尿病患者不知道痛,例如鞋裡有顆小石子,因覺察不到而繼續受它的傷害;此外神經病變使出汗減少,足部有鱗屑而容易乾裂。二是糖尿病的血管病變,局部血液
發布於 2023-03-26 04:11
0評論
乳房不僅僅是哺乳器官,更是體現女性曲線美的重要部分。圓潤挺拔的胸型,配上纖細的腰腹曲線,再加上精緻的容顏,這就是人們心目中美女的形象。可是因為體質的原因,許多女性成年後依然胸部平平,或者哺乳後沒有妥善的保養,造成乳房的萎縮,以致形成“飛機場”的尷尬。通過隆胸手術進行豐胸,是完美解決這一問題的最佳辦法,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隆胸手術的奧秘何在。常見的隆胸方式有假體隆胸和自體脂肪移植隆胸,假體隆胸就是將
發布於 2022-12-29 07:10
0評論
糖尿病是一組由於血糖水平過高而引起組織、器官功能及結構異常的疾病。疾病狀態應該是組織、器官出現損害再做出診斷,如此則為時過晚。利用血糖引發的特徵性病變診斷是合理的。但是血糖是一種連續的變量,用一點血糖的水平作為疾病的診斷切割點顯然是不合理的。因此糖尿病血糖診斷標準的確立是一種相對水平,即此點以上的血糖狀態引發的高血糖特徵性病變開始出現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升高。在群體中,血糖水平的切割點可因種群、年齡
發布於 2022-09-29 17:59
0評論
首先要表揚一下你的觀點:和孩子成為好朋友。這樣的父母並不多,這樣做父母才是正確的。孩子都需要理解和尊重,在學前期,孩子有很強的自我中心意識,並且對父母很依賴,這就需要做父母給孩子充分的呵護,讓他知道父母是愛他的,給他充分的重視,但切忌溺愛,要給他樹立正確的是非觀,讓他知道雖然父母很愛他,但也是有原則的,最好賞罰分明,以鼓勵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其次,在這個時期要注意孩子的心理變化,尤其是獨生子女會
發布於 2023-07-21 01:32
0評論
大汗腺是一種簡單的管狀腺體,分佈於腋窩﹑乳暈﹑陰部及肛門附近。腺泡由單層柱狀上皮組成,外周有一種梭形扁平細胞(肌上皮細胞)圍繞。肌上皮細胞能收縮﹐有助於汗液的排出。在排汗過程中,汗腺肌上皮細胞擴張,從而使水份、鹽份等小分子物質滲透至腺泡中從導管排出,形成汗液。醫學界普遍認為大汗腺是皮膚中的一種特別的腺體,產生特殊的分泌物,如脂肪酸、蛋白質等,這些有機物質跟汗水混和後被排出體外成為腋臭產生的根源。
發布於 2023-02-14 20:01
0評論
    糖尿病是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其生物學作用降低(胰島素抵抗)導致的一組以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內分泌代謝性疾病,可導致多種組織,特別是眼、腎臟神經、心血管的長期損傷、功能不全和衰竭。糖尿病治療的近期目標是通過控制高血糖和相關代謝紊亂來消除糖尿病症狀和防止出現急性代謝併發症,遠期目標是通過良好的代謝控制達到預防慢性併發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是糖尿病控制是否
發布於 2023-03-22 05:31
0評論
指尖血糖測試是種重要的血糖測量方式,因為它幫助患者瞭解自己的血糖水平。但是再頻繁的指尖測量也無法提供您24小時連續的血糖信息。指尖血糖測量是在一個個時間點上完成的,它無法顯示出血糖水平的變化趨勢。因此,即使最積極的頻繁血糖測量者,也無法發現那些時而出現的高血糖或低血糖,尤其是在夜間的時候。動態血糖監測系統(CGMS)是血糖監測領域的一項創新型技術突破。通過持續監測皮下細胞間液的葡萄糖濃度而反映血
發布於 2022-11-24 15:56
0評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節奏的加快,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及人體活動量的減少造就了大量的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嚴重地影響了人們的身心健康。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者常常狼狽為奸,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主要危險因素,往往影響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結構與功能,最終導致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是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正常成人理想血壓值應<120/80mmHg,血壓值<1
發布於 2023-03-27 00:46
0評論
如何更清楚地把你的疼痛告知醫生?1、疼痛的部位:大多數人都可以比較準確地指出或敘述疼痛的部位。2、疼痛的性質:就是通常說的甚麼樣的疼痛,答案就五花八門了,往往醫生經過了專業的訓練和學習,教科書和實踐經驗都讓他們掌握了各種疾病譜,疾病譜中記錄著有關於疼痛的描述都是些專業的術語,這就需要他們把你所描述的疼痛性質對號入座,並進行整合,作出專業的判斷。~此問題重要,需要進一步加以說明準確描述性質的詞語:
發布於 2023-03-14 08:2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