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變化體現氣血運行情況
董寶強告訴記者,曾經有一位常年住在一樓的患者,因為肢體疼痛來醫院拔罐。然而在治療過程中,人們發現罐內壁上水汽越來越多。董寶強解釋,這說明患者體內的溼邪很大。所以,從拔罐時的“罐像”上,中醫師有時可以看到患者的病根所在。
一般來說,拔罐時患者皮膚可以有淡紅、紅、紫、紫黑等不同顏色。顏色越深,說明施術部位氣血瘀滯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另外,拔罐時患者皮膚上容易起泡。若是在拔罐之初就起泡,很可能是燙的,說明不了甚麼問題。如果在拔罐過程中逐漸起泡,就說明兩種問題。其一是負壓太大,留罐時間太長。其二則是患者體內溼邪嚴重。如果泡呈淡黃色,表明患者體內溼熱較大。如果泡顏色略白,表明寒溼較大。另外,一些風溼病患者在接受拔罐的時候毛孔會增大,罐內壁水汽增多。這也是風邪和溼邪比較嚴重的表現。董寶強說,部分醫療機構還將背部俞穴拔罐後顏色的變化與臟腑機能結合起來。這有一定科學道理,但只能作為宏觀推測,不能作為確切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