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1 15:37

   病例  

       呂某,女,53歲,2003年4月17日初診。主訴:發熱伴左下肢紅腫熱痛3天。病史:患者3天前無明顯誘因下出現高熱(T 39.2℃),後左下肢出現紅腫灼熱疼痛,外院予克林黴素靜滴,身熱有所減退,但左下肢紅腫疼痛無緩解。患者有足癬史。刻下:左下肢紅腫疼痛伴低熱,胃納欠佳,夜寐安,大便偏幹,小便調。查體:左足背至小腿中上1/3處腫脹,皮膚紅赤,邊界清楚,脛前見皮下紫癜,捫之灼熱,觸痛明顯。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數。理化檢查:WBC 12*10?9/L,N 79.6%,L17.4%。診斷:流火,證屬溼熱毒蘊。治則:涼血清熱、解毒化瘀,佐以利溼消腫。方擬:“犀角地黃湯”合“四妙散”加減。藥用:生地、赤芍、忍冬藤、馬鞭草、蛇舌草、鹿含草、全瓜蔞各30g、車前子9g,黃柏、生米仁、川牛膝各12g,丹皮、蒼朮、桃仁各9g,生甘草3g。外敷金黃膏。囑忌辛辣發物,多抬高患肢,治療足癬。4月24日二診,身熱已平,左下肢皮膚紅赤灼熱已退,脛前留有色素沉著,腫脹仍有輕度,觸痛不明顯,大便通暢。血WBC 6.1*10?9/L,N 57%,L 17.4%。考慮熱毒基本已去,治擬活血清絡,並加重健脾利溼消腫,前方去生地、丹皮、馬鞭草、鹿含草、桃仁,加生黃芪、丹參各30g,太子參15g、茯苓、赤小豆各12g,當歸9g、再服藥1周,左下肢腫脹基本消退。

  按語

       丹毒是由於A族β型鏈球菌所致的一種急性網狀淋巴管炎症。臨床上以起病突然,惡寒發熱,局部皮膚忽然變赤,色如丹塗脂染,{熱腫脹,迅速擴大,發無定處為特點。本病在臨床上可分為紅斑性丹毒、紫癜性丹毒、大皰性丹毒和壞死性丹毒。《聖濟總錄》雲“熱毒之氣,暴發於皮膚間,不得外洩,則蓄熱為丹毒。”丹毒之病因病機,總由素體血分有熱,外感風溼熱邪,或有皮膚粘膜破傷,邪毒乘隙入侵,溼熱邪毒蘊阻,火毒熾盛,不得內洩,鬱於肌膚,外發為病。下肢丹毒又稱流火,多兼溼熱,溼盛則腫,熱盛則紅,火毒熾盛,火破血妄行,血溢脈外則見皮下紫癜,溼熱蘊阻經絡,不通則痛,故流火內治宜涼血清熱,解毒化瘀,佐以利溼消腫。方中用生地、赤芍、丹皮清熱涼血、活血散瘀,蛇舌草、鹿含草清熱解毒,蒼朮、黃柏、生米仁、車前子清熱利溼消腫,馬鞭草、川牛膝活血利水、引藥下行,忍冬藤一味,既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功,又有通經絡行血脈之用,可謂一箭雙鵰之妙,全瓜蔞、桃仁潤腸通便,使火熱從便而瀉。

涼血清熱,解毒化瘀治療丹毒相關文章
丹毒是一種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多發生於顏面部或下肢,多有皮膚、粘膜破損或足癬等病史。病起突然,惡寒高熱,局部皮膚忽然紅赤灼熱,色如丹塗脂染,腫脹疼痛,迅速擴大,邊界清楚,紅腫處可伴發水皰、紫斑,甚至結毒化膿或皮膚壞死。患處附近淋巴結可發生腫大疼痛為特徵。丹毒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西醫學多用抗生素治療,對初發丹毒有較好療效,對複發性丹毒則療效欠佳。發於下肢部位
發布於 2023-01-31 18:12
0評論
丹毒一症,古已有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稱為“”。清代顧世澄著《瘍醫大全》始有流火之名,“流火,兩腳紅腫光亮,其熱如火者是。”本病中西醫同名。中醫認為本病主要因血分有熱,火毒侵襲,鬱於肌膚而發,或由於皮膚粘膜破損,毒邪乘隙侵入而成。故《聖濟總錄》說:“熱毒之氣,暴發於皮膚間,不得外洩,則蓄熱為丹毒。”本病西醫認為是β-溶血性鏈球菌從皮膚,黏膜微小破損處侵犯皮內網狀淋巴管引起淋巴結炎而發病。本病的
發布於 2023-02-18 00:21
0評論
丹毒的原因: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屬於由B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多由皮膚或黏膜的破損處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摳鼻、掏耳、足癬等因素常成為丹毒的誘因,病原菌可潛伏於淋巴管內引起復發。還有營養不良、過分酗酒、丙種球蛋白缺陷及腎性水腫等皆可為丹毒的促發因素。 丹毒多見於春秋兩季,是一種急性的皮膚熱毒病症,以皮膚患處突然鮮紅成片、色如塗丹、灼熱腫脹、迅速蔓延為
發布於 2024-07-11 08:07
0評論
丹毒雖以“毒”命名,卻並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症。中醫學認為,丹毒多因血熱內鬱,外感毒邪,侵犯肌膚,或因肌膚破損,感染毒邪,毒邪乘隙而入,鬱蒸血分所致。 丹毒卻並不是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而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症。所以相信大家有了對丹毒的初步瞭解,就會明白丹毒是不會傳染的。
發布於 2024-06-19 16:12
0評論
足部紅腫疼痛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發於下肢和麵部。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並稍隆起,壓之褪色。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樣痛。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丹毒雖以“毒”命名,卻並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多由皮膚或粘膜破傷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丹毒病因】丹毒的病原菌為A族B
發布於 2022-12-10 00:47
0評論
概述 炎炎夏日已經到來了,在炎熱的夏季我們大家很容易出現上火以及風熱感冒的情況,這時候需要我們大家及時的調理自己的身體,選擇一些具有清熱祛火的藥物,以及一些具有清熱去火效果的食物。對於我們大家而言,可以瞭解一些清熱涼血的中藥,那麼都有哪些中藥有這樣的效果呢? 步驟/方法: 1、 第1點,薄荷是清熱涼血的典型的中藥。如果我們大家擔心中藥的味道太過於苦澀的話,那麼一定要嘗試一下用薄荷來泡水喝,薄
發布於 2022-11-19 15:14
0評論
丹毒定義:丹毒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發於下肢和麵部。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並稍隆起,壓之褪色。丹毒病因:多由皮膚或黏膜的破損處而侵入,也可由血行感染,故鼻部炎症、摳鼻、掏耳、足癬等因素常成為丹毒的誘因,病原菌可潛伏於淋巴管內引起復發。丹毒局部治療方法:患肢抬高。丹毒的全身治療方法:患者應臥床休息並及時對症治療,全身治療方法和局部治療方法都是屬於西醫
發布於 2024-07-11 07:47
0評論
丹毒,是一種細菌導致的急性皮膚淺層感染,多由皮膚或黏膜的破損而入侵,如足癬、刺傷等侵入,繼而引起皮內網狀淋巴管的急性感染,故又稱急性網狀淋巴管炎。本病多發生於下肢和麵部,起病急,症狀重,蔓延快,經2~5天的潛伏期後突然急性發病,具有紅、腫、熱、痛等炎症特點,並伴有發熱、畏寒、頭痛及嘔吐等全身症狀,表現為片狀紅疹,色鮮紅,中間較淡,皮疹初起呈紅色丘疹狀,色鮮紅似玫瑰,中間顏色較淡,與周圍界限清楚。
發布於 2023-03-26 20:16
0評論
丹毒是由β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炎症。因其皮損紅腫,色如塗丹而得名。好發於小腿和麵部,其中發於顏面者,又稱抱頭火丹或大頭瘟;發於下肢者,稱為流火。其特點為起病急,常有畏寒發熱,病變局部皮膚忽然出現侷限性的鮮紅色隆起的斑片,邊界清楚,壓之褪色,去壓後紅色即恢復,有時紅腫區有水皰。附近淋巴結經常腫大,且有壓痛。化驗血中白細胞升高。在丹毒急性期,臨床上常規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您是否知道物理治療亦能起到有
發布於 2023-03-25 04:41
0評論
概述 靜脈曲張是生活當中高發的一種疾病,為了能夠治療疾病,很多患者都會自主就醫。在選擇治療靜脈曲張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中醫的治療方案,中醫治療主要是根據辨證施治的理論去進行治療。靜脈曲張這種疾病具有著一定的特殊人群,教師是最容易出現靜脈曲張的,因為他們會長時間的站立不動,下肢的血液循環就會受到影響,從而就會誘發靜脈曲張。 步驟/方法: 1、 根據不同的症狀表現,我們來選擇治療靜脈曲張寒邪侵襲
發布於 2023-01-30 19: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