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腦的全稱就是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嗜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因蚊蟲是傳播本病的主要媒介,所以乙腦流行有明顯的季節性,尤其集中於7、8、9三個月,這與夏秋季的氣溫、溼度適宜蚊蟲滋生,又有利於乙腦病毒在蚊蟲體內繁殖有關。
乙腦的易感人群是3歲至6歲的小兒,近些年由於疾控部門給小兒普種“乙腦疫苗”,發病率大減,但未接種的無免疫力的幼兒、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也能得病。人被帶有“乙腦”病毒的蚊子叮咬後,大多數人僅產生隱性感染,不出現神經系統症狀,絕大多數成年人因此而獲得免疫力。少數人經這種蚊蟲叮咬約10天至15天后發病,症狀輕重不一,一般起病急,突然發燒、噁心、嘔吐、嗜睡、頭痛,兩三天後病情明顯加重,常出現昏迷、躁動不安、抽搐、說胡話、呼吸不規則、頸項發硬等表現。極重的病例可因高燒抽搐不止、腦水腫、呼吸或循環衰竭而死亡。也有一部分病孩症狀很輕,只有頭痛和低燒,幾天內就完全恢復正常。大多數病人在7天至10天內熱度漸退,其他症狀也隨之消失。少數嚴重病人可因驚厥、昏迷持續較久,恢復後常留有時間長短不一的精神不正常、智力減退、失語、手腳僵直不能活動等後遺症。
得了乙腦,關鍵在於早期診治。在“乙腦”流行季節,遇有發病急,有高燒、頭痛、嗜睡的病人,沒有或只有較輕的咳嗽、咽痛、流涕等症狀,就應當懷疑“乙腦”。尤其是第一、二天除了發燒外,還會出現一些輕微的精神症狀,如嗜睡、嘔吐、煩躁、驚跳、雙眼凝視或精神異常的病人,要及時送醫院診斷。對於“乙腦”的治療,目前雖然暫無特效辦法,但只要及早作出正確診斷,及時採取中西醫相結合的辦法,如降體溫、止痙攣等對症治療,就可以大大提高治癒率,避免後遺症。
乙腦的預防
(1)防蚊、滅蚊:蚊子是乙腦的重要傳播媒介,同時也是乙腦病毒的長期宿主。蚊子可以帶病毒越冬,病毒還能通過蟲卵傳代,因此蚊子是傳播媒介,消滅蚊子是預防乙腦的重要措施。
(2)接種乙腦疫苗:乙腦疫苗是我國計劃免疫接種項目之一,6個月到10歲的兒童都要按計劃免疫的要求接種乙腦疫苗。疫苗接種時間一般安排在乙腦流行季節前的1~2個月,即4月中下旬和5月上旬。第一年應接種兩次,間隔7~10天:以後每年接種一次。乙腦疫區的成人由於體內多有乙腦抗體,則不用接種疫苗;但非疫區的人來到疫區,應在乙腦流行前接種乙腦疫苗。接種疫苗後,人群的保護率可達70~90%。因此,接種疫苗可以有效地預防乙腦。
(3)開展有關乙腦的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搞好環境衛生,填平周圍坑窪,及時清除糞便汙水,管理好水源,消除蚊蟲滋生地或藥殺室內成蚊。在蚊子多的地方,睡覺應儘量用蚊帳,家庭和幼兒園要安裝好紗門、紗窗。搞好個人衛生,常換衣,去除汗臭味,是防蚊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