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09 01:42

  (一)概述

  肝動脈血體形成一般發生在術後4周之內,發生率為5%,兒童肝移植時其發生率可高達到26%。

  (二) 原因

  肝動脈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包括手術因素和非手術因素。手術因素有:肝動脈口徑大小、肝動脈吻合類型和術中肝動脈吻合的次數;非手術因素有:術中使用新鮮冷凍血漿、術後沒有使用抗凝劑和血細胞比容大於0.45等。

  (三)臨床表現

  肝動脈併發症最多見也最為兇險,術後早期發生者常屬供、受體動脈口徑差異和血管內膜形態異常也可能與解剖變異所導致的肝動脈成形重建有關。為此,我們強調供肝修剪的技巧,對發自腎動脈以上的腹主動脈的任一較大的血管及其分支&均應進行跟蹤解剖,看清走向,以免損傷變異的肝動脈,同時注意保護血管內膜。肝動脈血栓形成,可以表現為急性肝壞死、膿毒血癥、轉氨酶升高、移植肝功能衰竭和膽汁分泌中斷,但大部分病人為潛隱性發作,表現為反覆發熱和轉氨酶逐步升高。由於膽總管沒有門靜脈血供,完全靠肝動脈供血,因此,肝動脈血栓必然導致膽總管缺血壞死,所以慢性肝動脈血栓形成主要表現為膽漏、膽管狹窄、肝內膽管壞死及肝膿腫。

  (四)輔助檢查

  血管併發症的診斷首先應強調彩色多普勒超聲動態檢查,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是一種有效的非侵入性檢查方法,一般應在術後第1天和第7天常規進行,可檢測肝動脈、門靜脈、下腔靜脈等血管的口徑、走向、有無栓塞H扭曲和狹窄等徵象,以及血流速度、阻力指數、搏動指數等血流動力學指標。術中和術後超聲檢查即可瞭解血管通暢情況,及時發現和處理血管併發症。

  (五)早期發現線索

  一旦懷疑有肝動脈血栓形成,要立即行多普勒超聲檢查。如果能夠看見肝內搏動性血流,說明肝動脈通暢。如果查不到肝內搏動性肝動脈血流,而術中明確有良好的動脈血流,肝動脈吻合也較滿意時,可以在24h內再次檢查。如果肝內仍然沒有動脈搏動,則需要行腹腔動脈造影。

  (六)早期診斷

  術後1周內需每天查多普勒超聲,術後第7天行CTA檢查,可疑者進一步行腹腔動脈造影可早期診斷,力爭在發生不可逆的肝損害以前進行血栓切除術,從而避免再移植。

  (七) 鑑別診斷

  肝動脈血供不良是膽道非吻合口狹窄最主要病因之一,肝臟移植術後早期一旦發現肝動脈血流異常,應考慮合併膽道狹窄的可能,並採取必要對策。

  (八)預防與治療

  為了降低肝動脈血栓形成的發生率,如果沒有明顯的出血存在,凝血酶原時間在25s之內,則不必糾正凝血功能。如果凝血酶原時間小於18s而沒有明顯的出血存在,則應靜脈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0.5ml/kg/h)或皮下注射肝素(50U/kg/8h)。在沒有明顯低氧的情況下,血細胞比容最好保持在0.30以下。

  如果在肝動脈血栓形成早期就已明確診斷,則應行急診肝動脈重建術,這尚有可能挽救肝臟,一般需要行供體肝動脈和受體腹主動脈端側吻合。但是,大部分情況下,需要行再次肝移植。由於肝動脈血栓的形成與供肝動脈的直徑、肝動脈血流壓力有關、而成年肝動脈直徑較粗、減體積時切除了較易發生血栓的右肝以及供體肝動脈與受體腹主動脈的吻合提供了較高的肝動脈血流壓力,因此,兒童肝移植時,取成年人肝臟行減體積性肝移植時肝動脈血栓的發生率比取體積相仿的兒童肝臟移植行全肝移植時明顯降低。

肝移植術後肝動脈栓塞的早期診治相關文章
肝臟移植已經成為治療各種終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然而,肝移植術後膽道併發症仍是移植技術中難以處理的一個薄弱環節,被稱為阿基里斯之踵,嚴重影響了肝移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長期生存率,已經引起全球肝移植界的密切關注。但膽道併發症發生率各中心報道不同,其主要形成原因較為複雜,診斷及處理方法也值得我們展開進一步探討。一、膽道併發症概況自1963年Starzl施行首例人體原位肝移植術以來,肝
發布於 2023-01-09 22:01
0評論
這幾年隨著我國肝移植的快速發展,移植術後的合併症發生率逐年下降,術後膽道併發症降至3%~20%,死亡率降到1~10%,但肝移植術後膽管合併症仍是引起移植肝失功的主要原因之一。膽道併發症種類較多,並且與術後血管併發症、感染及免疫排斥反應等相關聯,目前尚無統一分類。按併發症發生時間常分為兩種:在肝移植術後30天內發生者稱早期膽道併發症;發生在肝移植術後30天或30天以上者為晚期膽道併發症。而大多數文
發布於 2022-10-22 07:14
0評論
      患者王某,男性,9歲。2007年11月學校體檢時發現: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體(-),乙肝e抗原(+),乙肝e抗體(-),乙肝核心抗體(+),HBV-DNA1.06×105cp/ml,AFP1210ug/l;B超檢查示:肝內多發佔位,脾腫大。2007年11月19日上腹部CT檢查示:瀰漫性肝癌,脾腫大。07年11月26日肝臟佔位穿刺活檢病理示:肝細胞癌,不除外肝母細胞瘤。200
發布於 2023-03-26 04:36
0評論
一、概述膽道併發症是肝移植術後的常見問題。膽道併發症的發生率報道不一,總髮生率一般在7%~34%。近年來由於外科技術的進步,器官保存和免疫抑制劑的發展,使得大多數移植中心的供肝存活率超過80%,然而膽道併發症仍然是肝移植術後重要的死亡原因,佔15%~34%。對這一問題的病因、早期診斷、治療及有效預防的探討,直接關係到肝移植的預後,是非常有必要的。肝移植術後膽道併發症種類較多,目前尚無統一分類。大
發布於 2023-02-09 01:37
0評論
隨著移植外科技術的成熟,新一代免疫抑制劑和器官保存液的應用,肝移植已成為能成功救治終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法。免疫排異一直是受體成活關心的重點,然而隨著FK506、MMF等免疫移植劑的成功應用,它對受體生存威脅越來越小,相反,感染卻成為受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移植感染在傳染病學中把它歸為免疫缺陷感染或免疫抑制相關感染的範疇,近年來,由於廣譜抗生素的濫用及社會自然環境的一些原因,細菌的流行病學較十年前
發布於 2023-03-18 10:21
0評論
1、肝癌肝移植概況原發性肝癌包括為肝細胞性肝癌、膽管細胞癌和兩者的混合細胞癌。我國原發性肝癌發病率達80/100萬,因就診時大多屬中晚期,且80%以上的病人合併肝硬化,實際手術切除率<30%,術後複發率>70%。肝移植術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為治療各種肝病終末期唯一有效的手段。肝移植作為治療肝癌的較為有效的手段,具有徹底根治腫瘤的同時又治癒肝硬化的特點,在肝癌外科治療上有著傳
發布於 2023-02-20 16:21
0評論
目前廣泛採用的肝癌局部治療方法有動脈栓塞(AE)和經皮熱消融(TA)。動脈栓塞者包括動脈化療栓塞(TACE)和動脈放療栓塞(TARE),而熱射頻消融包括射頻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WA),這兩種方法均通過誘導腫瘤壞死發揮作用。先前,臨床認為移植前行局部治療可降低腫瘤分期,控制腫瘤進展,但能否使肝細胞癌患者於術後長期獲益尚無共識。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大衛格芬醫學院Agopian等研究人員發現,肝
發布於 2022-12-08 03:27
0評論
【摘要】目的:探討難治性復發肝腫瘤行肝移植的難點及圍手術期處理注意事項。方法:總結2003年9月至2005年6月我科施行的31例肝移植,其中難治性復發肝腫瘤15例(A組),其餘16例術前未接受任何有創治療(B組),分析兩組術前治療情況、術中探查情況、病肝遊離時間、無肝期時間、術中出血、輸血及止血藥物使用情況、手術死亡率、術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的減撤及化療等情況。結果:A組術中病肝遊離時間、無肝期時
發布於 2023-01-09 23:31
0評論
肝移植是目前終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由於移植術前原發疾病病程長、病情重,手術複雜,以及術後免疫抑制劑的大量使用,術後感染成為影響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真菌感染的問題日益突出。有文獻報道肝移植術後真菌感染的發生率高達5%-42%,病死率達11%-81%,遠高於急性排斥、腎功能衰竭和病毒感染,已成為移植物丟失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肝移植術後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學特徵真菌感染多發生於肝移植術
發布於 2023-01-09 23:06
0評論
1、為甚麼肝癌術後還會復發肝癌是全身性疾病,肝癌發展到一定階段,腫瘤細胞可能轉移到其他器官(肺部、骨骼、腦等),行肝移植前,現階段的檢查檢測不到,術後因免疫抑制狀態,潛伏在其他器官的微病灶可能導致肝癌復發。2、哪些情況預示肝癌復發肝癌肝移植患者術前AFP升高,術後降至正常,如複查AFP明顯升高,提示肝癌復發。術前AFP正常,術後定期複查胸部、上腹部CT中提示異常病灶,增強掃描明顯強化,或隨訪提示
發布於 2023-02-20 16:06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