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糖尿病人吃得越少越好
糖尿病人是不是吃的越少越好呢?不少糖尿病人就是這樣認為的。實際上,糖尿病人攝入的碳水化合物由於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不能被轉化為能量,大量堆積在血液中,到了真正需要能量供應時反倒不夠用,因而出現低血糖;另一方面,吃的太少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許多合併症隨之而來,所以,我們說:糖尿病人應當在營養師的指導下,保證充足的營養供給,而不是吃得越少越好。
誤區二:糖尿病人的食量是以熟米熟面計算的
在糖尿病門診就醫的病人中,我們發現,有的病人血糖控制得很好,但是卻越來越瘦,體質越來越差,甚至到了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地步。一問才知,原來他的食量是以做熟的飲食來計算,這樣,他的熱量就明顯不足了。因此,我們在此強調:糖尿病人的食量是以生米生面計算的,肉類和蔬菜也是以生肉生菜計算的。
誤區三:糖尿病人要限制飲水
有人說,糖尿病人要限制飲水,這是錯誤的。糖尿病人不應限制飲水、飲水可補充微量元素,又可稀釋血液,降低血液粘度及血糖。
誤區四:糖尿病人一點粥和湯都不能喝
專家意見原本是:由於喝粥吸收得快,大量喝粥會很快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人不提倡大量喝粥,特別是以粥代替主食就更加不好。可是卻被說成絕對的,一點粥都不能喝,甚至延伸到連菜湯都不能喝。因此,使有的糖尿病人很痛苦,連早餐都是幹噎。中國人素有喝粥的飲食習慣,尤其是老年人,牙齒和胃口都不好,一下子全變成乾糧是很為難的事。這不是糖尿病防治工作者的初衷。糖尿病人飲食控制得好是為了使糖尿病人活得好,活得快樂,而不是要糖尿病人生活質量下降。所以,在餐後少量喝些粥或湯是不會有大妨礙的。
誤區五:糖尿病人只要控制主食,副食可以不控制
這種觀點也是錯誤的。有人就是採用“堤內損失堤外補”的對策,主食倒是控制了,但是,副食卻相應的增加,比如有的人一天喝4斤牛奶,有的人大量吃肉,更有甚者,一天就吃掉半斤花生、瓜子…,孰不知,這些副食都會增加熱量,也都會升高血糖,特別是現在強調的是總熱量,也就是說除了主食之外,副食包括牛奶、豆漿、肉類、雞蛋、魚蝦、豆製品、烹調油、花生、瓜子以及乾果類食物,水果都要計算在總熱量之內,這些東西都會升高血糖。花生、瓜子、杏仁、核桃、榛子等乾果類食物含的熱量還相當高呢!唯一不用計算熱量的是含糖量在3%以下的綠葉蔬菜。也有人會問,水果也有含糖低在10%以下的呀,為甚麼也必須計算在總熱量之內呢?這是因為水果裡含的糖是葡萄糖和果糖,吸收得快,並且也會很快轉化成熱量。鑑於水果含葡萄糖和果糖,吸收快,因而血糖升得也快這一特色,因而,在血糖尚未控制好的病人中,不提倡吃水果。血糖控制好的病人,也要在兩餐之間吃,而且要適量。
2、生活要規律
糖尿病人有相當一部分生活很不規律,比如晚上打麻將,很晚才睡覺,第二天早上不吃早飯,中午才起床,一天僅吃兩頓飯。因此也就不能保證服藥或注射胰島素的時間。我們在前面提過,糖尿病人應以少量多餐為好,如果每天僅兩餐,勢必導致熱量過於集中,血糖升高過快,並且居高不下,特別難控制。因此,糖尿病人應該首先做到飲食起居有規律,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3、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應充足
糖尿病人在飲食定時定量的同時,還要注意補充維生素、無機鹽及微量元素、纖維素。比如由於糖尿病所致維生素代謝紊亂,可促成神經系統併發症的發生,因此食物要多樣化,宜多食富含維生素的食品。比如綠葉蔬菜,就要多吃,甚至含糖在3%以下的青菜都可不計算總量;補充水溶性維生素很重要,因為糖尿病人的多尿,使很多水溶性維生素都隨尿排出,因此B1、B2、B12、B6及維生素C的補充是有必要的。烹調時不要用鹼,以免破壞食物中的微生素。
鋅在糖尿病飲食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鋅的不足可以使胰島素分泌減少。成人每日鋅的需要量與飲食中蛋白質含量有關。1980年美國鋅的供給標準成人為每天15毫克。一般飲食中的含鋅量,不會有中毒的危險。鋅的最好來源是肉類、海產品和家禽。穀類的麩糠中、黃豆、豌豆、綠豆、幹香菇以及口蘑含鋅量也很高。
近年來醫學界發現,多種疾病都和低鎂有關,包括糖尿病本身,包括高血壓、視網膜病變及白內障、因此宜多食富含鎂的食品。含鎂多的食物可見小米、燕麥、黃豆、小豆以及綠葉蔬菜等。
食物中含微生素C豐富的食品有西紅柿、彌猴桃、柑橘、柚子等,含維生素B族豐富的有黃色蔬菜,比如南瓜、胡羅卜、白薯等。而綠葉蔬菜含有豐富的B12及葉酸。下面我們特別要介紹含維生素Bl的食品,因為維生素Bl的含量對於糖尿病人極其重要,一方面Bl是水溶性維生素,可以隨著病人的多尿而排洩,另一方面,糖尿病人又需要補充大量的維生素Bl,否則就容易發生諸如食慾不振、手腳麻木、疼痛、感覺異常等神經系統的各種併發症。
4、富含纖維素的食品,也要多吃。
纖維素類食品有降血糖、血脂之功效,是唯一能減少和減慢碳水化合物吸收的食物,並且能夠改善糖尿病人的腸功能紊亂,如便秘。應多食,這裡所說的“多食”可以這樣理解:對於粗糧來說,要多次,而對於青菜來講,可以多吃。這類食品有莜麵、玉米、燕麥、麥麩、綠豆、木耳、銀耳、海帶、芹菜、韭菜、南瓜等都是富含纖維素的食品。但在吃粗糧莜麵、玉米、燕麥麩、綠豆時還是要和主食米麵進行對等交換;吃鮮南瓜時,因為南瓜含糖量在5%-6%(因為產地不一樣,含糖量有差別),每350克鮮南瓜需要替換半兩主食,防止血糖升高。
5、不宜吃的食物
含有蔗糖的食物:如飲料、冰棍、冰激凌、雪糕、月餅、點心、湯圓、糖塊、以及含有蔗糖的各種食品。喝牛奶和豆漿以及炒菜時都不要加糖。當然低血糖時例外。
6、宜少吃的食物
含碳水化合物高的土豆(16.6%),山藥(19.9%)、芋頭(17.5%),洋蔥(8%),胡蘿蔔(8%)等如作為副食,宜少吃,如作為主食,可按其含糖量進行計算,並取代部分主食。比如山藥125g相當於米或面25g,那麼若想吃山藥,就將主食減少相應的克數。再比如胡蘿蔔的含糖量為8%,那麼吃胡蘿蔔 200g即相當於食碳水化合物16g,從而可以減少相應的主食量。
富含飽和脂肪酸的豬油、牛油、羊油、奶油、黃油宜少用,可用植物油代替部分動物袖。橄欖油是糖尿病人最理想的選擇,即不增加熱量,又可降低血脂。油炸的食品不宜用或少用,因為脂肪產熱量高,每克脂肪產熱9千卡,油炸食品很容易升高血糖和血脂。動物內臟如肝、腰等不用或少用,因為動物內臟不僅膽固醇含量高,而且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嘌呤含量也高,糖尿病人吃這種高膽固醇高蛋白的食物,很容易引起高脂血症和痛風。
7、吃水果是有條件的
水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澱粉、果膠等。果糖在正常代謝過程中不需要胰島素,果膠根據動物實驗表明有延緩葡萄糖吸收的作用,並且是一種可溶性纖維,一般不提供熱能,從這個方面講,水果是可以吃的。但從另一方面講,它還含有葡萄糖,病人進食後可以迅速升高血糖,故不宜多吃。總之我們認為水果可以吃,但應在血糖控制好的條件下,選擇含糖低、含果膠多的水果,比如火龍果、蘋果、梨、柚子、獼猴桃等,並且一定要限量,每天吃1個足矣,而且要代替部分主食。含糖高的水果比如香蕉、柿子和棗少吃或不吃。
比如蘋果含糖量為10%一13%,(青蘋果的含糖量僅有3%)但又得知蘋果的果膠含量是比較高的,那麼蘋果可以吃。進行換算,吃一箇中等大小的蘋果要減少25克主食。再比如檸檬的果膠含量很高,又查到檸檬含糖量為5%,那麼檸檬也可以吃。根據含糖量計算吃檸檬500克需要減少主食量30克。以此類推,選擇哪種水果,以及它的具體用量,取代多少主食。
吃水果的時間最好選擇在兩餐之間或臨睡前,即血糖下降時食用。對於病情控制不滿意的病人,還是不吃為好。在出現酮症時,因為水果大多為鹼性食物,有中和酮酸的作用,可在醫師指導下食用。
8、慎飲酒
酒不含任何營養素,只供熱能,如每克酒精可產熱7千卡,長期飲用對肝臟不利,且使血脂升高。注射胰島素的病人空腹飲酒易出現低血糖,少數服降糖藥的病人飲酒後出現心慌、氣短,面頰紅躁,故以不飲為宜。欲飲少量時可選低度酒,如啤酒、幹葡萄酒,飲時要計算熱量,酌情減少主食量。如啤酒500毫升產熱140千卡,約相當於主食25克(半兩),故在飲酒時要少吃主食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