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瘢痕門診聽到病人問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醫生,我怎麼會長疤呢?有的認為自已是瘢痕體質,有的認為是當時急診的時候沒處理好,有的認為是自已吃了甚麼“發物”,可以聽到各種各樣的猜測。
說到瘢痕體質, 大家一般有一個誤區, 認為自已身上曾開過刀或受過傷留下了瘢痕就認為是瘢痕體質, 事實上我們皮膚只要是開過刀或受傷傷口的深度達到一定的程度,你的傷口就一定是以產生瘢痕來最終癒合的,任何人不能例外!只是有的人重,有的人輕。
瘢痕的形成是人體組織受傷後癒合所經歷的一個正常和必然的反應,如果你因為某種疾病(如糖尿病)而很難產生瘢痕,則傷口無法癒合,甚至拆線後傷口裂開,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醫學研究發現不長瘢痕的只有低等動物(如壁虎)和在子宮中發育的胎兒。
真正瘢痕體質的人是很少見的,一般只會在我們的瘢痕專科門診中碰到。他們的關鍵特點是一個小小損傷(如皮膚上一個小膿皰或一個小的抓傷)會導致一個很大的瘢痕(幾釐米甚至十幾釐米明顯向外膨出),瘢痕的範圍超過了受傷的範圍,而且這個瘢痕還會不停地向外擴展。因此絕大多數人不屬於瘢痕體質,可以放心。
飲食與瘢痕的關係也是病人們經常關心的問題。我們主張受傷後或開刀後不要吃太辛辣刺激、過熱的食物。至於海鮮並不是一個絕對的禁忌,你可以注意觀察,如果吃了海鮮會刀口發腫、發紅那就不要吃,否則少量吃不會是問題。
另外常有人問吃醬油等深色調味品會不會導致瘢痕發黑,可以明確地回答大家不會的,食物的色素是不可能進入或長期存留於人體皮膚中的,我們是黃種人,我們的膚色是由遺傳決定的,不是由吃的食物決定的,就像不會因為吃了黑芝麻會發黑,吃了白麵就變白一樣。
在我國西南地區還流傳著手術後不要吃薑的說法,原因是當地的方言稱瘢痕為jiang bei,因為與姜同音,害得生薑背上了這個罪名。
我在門診中還聽病人說過不要吃西瓜、花生、牛奶、大蔥、醋等調味品等等多種以訛傳訛的說法,這些類似的說法無論是在西醫還是中醫中都找不到醫學根據的。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傷口的順利恢復也需要全面的營養,跟我們日常需要的營養一樣,包括肉蛋奶,蔬菜水果,不可偏廢。
如果某人受傷後沒長瘢痕,只可能是兩種情況:傷口深度只達到皮膚的淺層,雖然有時可能面積比較大,看上去很嚴重;另一種可能是形成的瘢痕不明顯(可能是因為手術刀口縫合得很細緻,術後防疤的措施正確等原因),與周圍皮膚質地和顏色接近,比較細,不容易被發現,也不會給病人帶來煩擾,這就是我們說的“理想的瘢痕”,
我們討厭的是病理性的瘢痕!有的很寬,長在面部的破壞我們的容貌,有的攣縮成一團,長在活動部位的影響這些部位的功能,有的瘢痕突出,又癢又痛,而瘢痕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瘢痕疙瘩,則更是糟糕,它表現出類似皮膚腫瘤的特點,會向周圍正常的皮膚擴展,治療起來反反覆覆,非常棘手。
一直以來國際醫學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對瘢痕進行研究,到目前為止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而完全消滅瘢痕、把瘢痕變成完全正常的皮膚還是不可能的,但是整形外科醫生會盡最大努力讓這個瘢痕不明顯, 包括刀口的設計, 術中的精細操做以及術後的防疤預防措施等等, 爭取把它轉變成為“理想的瘢痕”,就是能為病人所接受的不明顯、輕微的痕跡。
具體的瘢痕手術治療包括病理瘢痕組織的切除、重新精細縫合、改形手術以改變刀口方向、局部皮瓣轉移以有餘補不足、植皮、擴張器等方法,後面會有文章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