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整復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美容手術,眼袋的形成與下眼瞼組織結構的變化有密切的關係。當眶脂肪過多或下瞼支持結構隨衰老變得鬆弛、薄弱時,支持結構便不足以阻抑眶脂肪疝出,則瞼袋形成。下瞼支持結構的改變包括皮膚鬆弛/皮膚光損害、眼輪匝肌鬆弛/功能亢進、眶隔鬆弛/眶脂肪脫垂等。臨床上將下瞼老化分為四型:單純皮膚松馳型、眶隔脂肪膨出增多型、單純眼輪匝肌肥厚型、混合型,其中混合型最常見。
眼袋整復術傳統皮膚徑路分離層次分為位於眼輪匝肌上的皮膚瓣及位於眼輪匝肌下的肌皮瓣,前者在分離皮膚和眼輪匝肌時肌肉易受損傷,形成血腫、肌力下降。皮膚瓣肌肉提升的效果差,肌皮瓣符合正常解剖層次,眼輪匝肌與眶隔之間分離非常容易,血管少,對眼輪匝肌損傷小,有利於術後快速恢復,能保持肌纖維彈性和張力。但術後易出現“下瞼緣脊”消失,下瞼板處過於平坦的現象,改變了原有眼睛的形態,給人以死板無神的感覺,甚至出現瞼退縮等併發症。
本手術方法,綜合了皮瓣法、肌皮瓣法的優點,適應症範圍更廣泛。本術式的改良之處在於:
1、用電刀以最短路徑進入眶隔,術中充分止血,手術創傷小。
2、保留了近瞼緣輪匝肌的完整性和連續性,使術後下瞼緣凸度恢復,形態自然。
3、提升下半部肌皮瓣,不僅加強了眶前壁的張力,而且加強了下瞼上半部輪匝肌、眼球下部的支撐作用,預防了瞼退縮,瞼外翻等併發症的發生。
下瞼外翻是常見和較嚴重的併發症。而本術式的最大的優點就是加固了眼輪匝肌,減少了上瞼外翻的幾率。術中將肌皮瓣的眼輪匝肌和下瞼緣眼輪匝肌錯位重疊縫合,這樣牽引力的作用方向向下,作用點在瞼板而不在瞼緣,因此可以有效的去除瞼袋,防止瞼緣外翻,保持原有的眼輪匝肌緣部隆起的外觀。操作中眼輪匝肌勿提拉過緊,以免將下瞼拉向後下方,造成下瞼退縮,同樣容易誤切過多皮膚造成瞼外翻。準確去除下瞼鬆弛的皮膚,是去除下瞼皺紋、預防瞼外翻的重要保證。在單純皮膚鬆弛型、混合型眼袋患者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下瞼皮膚松馳與皺紋,去除或減輕下瞼皺紋是眼袋手術成功與否的標誌之一。本文術前採用“皮膚夾捏法”確定去皮量,術中按照預先設計先切除皮膚,這一方法具有去皮準確,適度均勻,切口整齊、手術快捷省時等優點。採用皮膚夾捏法確定去皮量,術前設計令受術者上視一定要確切,且皮膚彈性差者與第二次手術者應適當減少去皮寬度。
術中解剖出眶內側脂肪球動脈,去除眶脂體後電刀充分止血,是避免球后血腫併發症的發生及下瞼平整的重要保證。查閱文獻,並未見到眶內側脂肪球動脈走行及粗細的描述,但該動脈在眼袋手術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該動脈出血會導致球后血腫這一嚴重併發症。因三組眶脂體中中間組較表淺,內外側組較深,故本組手術將眶隔打開後,解剖出內側團眶脂體動脈,臨床實踐發現該動脈位於內側團的內下方包膜下,約7號或5 號注射器針頭般粗細不等,避開該動脈用小心去除內團多餘脂肪,最後去除外側脂肪球。檢查脂肪組織是否平整(一般與眶下緣平齊)。本法的優點是避免了結扎眶脂體所導致的下瞼脂肪組織的不平整,避免或減少了下瞼凹陷這一併發症的發生。由於術中解剖出眶內側脂肪球動脈,減少或避免了球后血腫這一嚴重併發症的發生。
根據臨床應用的初步觀察,作者認為外切口眼袋整復手術因注意的要點是:
1、解剖層次要清楚
2、切忌通過眶隔切口用鑷子伸進眶內向外牽拉脂肪團,這樣容易引起術後眶內血腫,切除脂肪團後一定要燒灼止血
3、不能以為切除眶內脂肪愈多愈好,它可以導致眼窩凹陷、粘連等
4、下瞼緣處因保留兩條眼輪匝肌重疊縫合,增以強下瞼支撐力,減少了下瞼退縮、外翻等併發症的發生。這樣最大限度地減少或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總之,手術解剖清晰、輕柔,注重無創或微創、減少術中、術後出血,是加速術後復原的最佳途徑;正確處理皮膚、眼輪匝肌、眶隔脂肪,是下眼瞼年輕化手術獲得滿意效果的保證,本方法為具有一定整形外科手術操作基礎的醫師提供了一種操作清晰、創傷微小、療效穩定的眼袋整復改良術式,供參考、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