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13 09:32

  上世紀80年代以前,人們對脈管性疾病的認識較為模糊,缺乏科學而統一的分類標準。一些舊有命名不能準確反應病灶的性質,造成治療上的混亂以及學術交流的障礙。1982年,美國哈佛大學波士頓兒童醫院整形外科Mulliken教授提出了基於血管內皮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分類方法,將血管性疾病分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認為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是否存在血管內皮細胞的異常增殖,成為現代分類標準的基礎。1992年國際脈管性疾病研究學會(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ISSVA)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成立。在1996年的大會上,ISSVA制訂了一套較為完善的分類系統,獲得廣泛認同,成為世界範圍內不同學科研究者交流的共同語言。

  在這一分類系統中,脈管性病變被分為脈管腫瘤和脈管畸形。其中脈管畸形依血流動力學的差異,又被分為低流量和高流量脈管畸形。最為常見的類型為:①嬰幼兒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舊稱草莓狀血管瘤,為最常見的嬰幼兒良性腫瘤,具有出生時或出生後不久迅速增生和一歲左右開始自發消退的特徵性自然病史。典型表現為鮮紅色突起的包塊,但部分深部血管瘤表面皮膚幾乎完全正常。②葡萄酒色斑(Port Wine Stain):亦稱鮮紅斑痣、紅胎記,為先天性的毛細血管畸形,表現為粉紅至紫紅色,界限清晰的斑片,位於頭面部的病灶成年以後常出現增厚和結節。③靜脈畸形(Venous Malformation):舊稱海綿狀血管瘤,由異常溝通的薄壁靜脈擴張充盈而形成,表現為紫藍色的柔軟包塊,具壓縮感,體積大小可隨體位改變而變化。④動靜脈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舊稱蔓狀血管瘤,是由動脈和靜脈直接溝通形成的迂曲擴張的血管團,皮溫高,搏動或震顫明顯。可出現嚴重的併發症,如組織壞死、大量出血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危害最大、治療風險最高的類型。⑤淋巴管畸形(Lymphatic Malformation):舊稱淋巴管瘤,由異常擴張的淋巴管道構成,經皮穿刺可見淡黃色清亮的淋巴液。依囊腔大小,可分為巨囊型和微囊型,與治療效果密切相關。

  除上述五種,另有一些類型在臨床中也相對常見,如①先天性血管瘤(Congenital Hemangiomas):分迅速消退型(Rapid 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s,RICH)和不消退型兩種(Non-Involuting Congenital Hemangiomas,NICH)。表現為出生時即有明顯病灶,在一歲左右幾乎完全消退或不消退,其外觀、病理和影像學表現與嬰幼兒血管瘤有明顯差異。②卡波西形血管內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KHE)和叢狀血管瘤(Tufted Angioma,TA):與Kasabach-Merritt綜合徵相關,詳見後文“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相關綜合徵”。③化膿性肉芽腫(Pyogenic Granuloma):亦稱分葉狀毛細血管瘤,在病理上並沒有炎性改變或肉芽腫樣特徵。在局部輕微外傷後或孕期較易出現,表現為鮮紅色柔軟突起的結節,一般不超過2釐米,如表面出現潰瘍則極易在觸碰後出血,手術後有復發可能。④角化性血管瘤(Angiokeratoma):為主要位於肢端的、表面角化的紫紅色斑塊,侷限在真皮淺層,無深部組織侵犯,依病灶部位和範圍,可分為五種類型。⑤球狀細胞靜脈畸形(Glomuvenous Malformation,GM):舊稱血管球瘤,因在畸形靜脈壁上出現球形細胞而名,可能兼具血管畸形和腫瘤的性質。孤立性病灶主要見於甲床,也可位於肢端、頭頸等部位。大小數毫米至數釐米不等,明顯觸痛或陣發性疼痛是其顯著特徵。多發性病灶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多數血管性病變依據典型的病史和臨床表現即可診斷,也有部分須藉助影像學或組織病理學方法加以判斷。明確分類的意義在於統一對病變性質的認識,作為正確選擇治療方法的重要依據。

脈管性疾病的分類相關文章
國際脈管性疾病研究學會(Theinternationalsocietyforthestudyofvascularanomalies,ISSVA)關於血管瘤和血管畸形的新分類經過臨床十餘年的廣泛應用,已被公認為較為理想的分類方法,為臨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了較大幫助。隨著研究的深入,目前許多患者口中所說的“血管瘤”其實並不是一種單一的疾病,其實是一種包括了脈管腫瘤和脈管畸形在內的一大類脈管性疾病的總和,
發布於 2022-12-29 01:50
0評論
平陽黴素系抗腫瘤類抗生素,用於治療血管瘤、靜脈畸形和淋巴管畸形已證實有明確療效,但也有不良反應和一定危險性。用藥後30min,局部組織輕度腫脹;24h後腫脹、疼痛加劇,其程度與個體差異及注射劑量有關。2~3天后,腫脹開始消退,疼痛緩解,以後組織逐漸硬化,皮膚、黏膜色澤變白;2周後色澤漸趨正常;2~3月後,組織逐漸恢復正常。應用平陽黴素的最嚴重不良反應為過敏性休克(文獻上已有2例報道),其發生迅速
發布於 2023-02-15 22:31
0評論
1、黑木耳紫菜雞蛋湯。材料:黑木耳50克,紫菜20克,雞蛋1只,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做法:脈管炎患者將黑木耳與紫菜分別潤軟洗淨切碎,用水500毫升,煮至300毫升,打入雞蛋煮熟,下精鹽、味精,淋麻油。脈管炎患者分1-2次乘熱食菜喝湯。功效:適用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恢復期,對於緩解脈管炎患者的疼痛以及症狀,有著較好的作用。 2、銀麥梨藕汁。材料:金銀花30克,麥冬、生地各20克,水煎2次,每次用
發布於 2024-03-25 02:38
0評論
1.藥物治療 (1)右旋糖酐-40用分子量為5000~20000的右旋糖酐靜脈滴注。長期應用有出血的可能,對急性發展期和潰瘍壞疽伴有繼發感染時不宜應用。 (2)血管擴張劑可應用鹽酸妥拉蘇林、煙酸、鹽酸苯苄胺等。 (3)抗生素有局部和全身感染時,選用合適的抗生素治療。 (4)糖皮質激素對病情急性期可考慮應用,每日口服潑尼松或靜脈滴注氫化可的松。 (5)止痛藥疼痛明顯者可選用各種止痛藥,或用普魯卡因
發布於 2024-06-14 18:13
0評論
1、丹參酒:白酒500克,紫丹參90克,浸泡一週後,每次飲30毫升,1日1-2次。適用於脈管炎初期肢冷麻木者。 2、赤豆煮米仁:赤豆100克,生熟米仁各30克,紅棗7枚,紅糖適量,著熟後服食。適用於肢體浮腫者。 3、黃豆冬瓜皮湯:冬瓜皮60克,黃豆60克,清水3碗,煎至1碗,去渣飲用。適用於患肢浮腫,全身貧血者。 4、赤豆桃仁蓮藕湯:桃仁15克,赤豆60克,蓮藕100克,洗淨切成小塊,加清水適量
發布於 2024-10-10 16:45
0評論
脈管炎明顯的症狀表現為患肢麻木、發涼、怕冷、酸脹、易疲勞、沉重和輕度間歇性跛行。後者為本期典型徵象。當患者行走12里路程後,小腿或足部肌肉出現脹痛或抽痛,如果繼續行走,則疼痛加重,最後被迫止步休息後,疼痛立即緩解。再行走後症狀又出現,被稱為間歇性跛行。隨著病情的發展,行走距離逐漸縮短。此乃因行走後肌肉需氧量增加所致。檢查患肢皮溫降低,皮色較蒼白,足背動脈或(和)脛後動脈搏動減弱。常有遊走性血栓性
發布於 2024-03-25 02:25
0評論
概述 甚麼是脈管炎呢?這個相信大家不算陌生,脈管炎是一種血管炎症。吸菸人群容易患著這種,患有這種病的患者,一般都會感到四肢麻木,還會感覺到疼,如果病情加重小腿和腳都會潰瘍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知道脈管炎的幾大特徵。 步驟/方法: 1、 脈管炎也叫血栓閉塞性脈管炎。一般出現在年輕的男性朋友身上多,女生朋友就少見。患者一般都會出現,間歇性的跛行。和在工作中感覺特別勞累的時時候脈搏會消失。厲害的可有肢
發布於 2024-05-08 17:19
0評論
(一)潛在組織完整性受損的護理 護理目標:不因護理不當而發生或加重皮膚或組織的受損。血管疾病,由於組織灌注減少,組織營養不良等,均潛在地存在著完整性受損的問題,肢端最外層的皮膚組織是最易受損的部位,極易因輕微損傷而發生組織的完整性受損,而且一旦損傷就易演化為長期不愈的潰瘍。所以,在組織灌注減少的最初階段,就應開始積極、細緻和預防性的皮膚護理,尤其是下肢和足部的護理,同時給予維生素B1、C和高蛋白
發布於 2024-08-29 08:58
0評論
  脈管炎是一種較頑固的血管疾病,多年來一直被認為是不治之症,最終都得截肢,由於是雙側病變,不少患者甚至雙下肢高位截肢,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隨著科技發展,近年來微創技術的迅速提高,使原來被認為是“禁區”的脈管炎小腿病變,也能得到很好治療。所以,只要早期規範治療,護理得當,正常生活完全可以達到。甚麼叫脈管炎脈管炎全稱“血栓閉塞性脈管炎”,是發生於血管的變態反應性炎症,與細菌感染沒有關係,主要侵犯中小
發布於 2023-01-11 05:26
0評論
脈管炎的發病原因較複雜,一般與下列因素有關: 1、吸菸可導致血管痙攣,本病有吸菸病史者佔80%—95%; 2、寒冷、潮溼可引起血管舒張失調; 3、性激素、前列腺素缺乏,導致血液高凝狀態而使血栓形成; 4、自身免疫功能低下而致病; 5、感染可致血管炎性增生; 6、高血脂、高血粘; 7、化學藥品刺激; 8、疾病因素如糖尿病人的血液粘稠度升高,血管內易形成斑塊,形成血栓; 9、家族遺傳。 脈管炎的病因
發布於 2023-12-22 14:4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