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男性普遍忽視甚至忽略對“陰莖彎曲”這一男性普遍存在的症狀體徵,有些陰莖彎曲由於極為輕微而忽視。但在我們接診的患者中,通過與患者交流後得知很多男性為此而苦惱不易。其實 ,他們中大多數人屬於生理性彎曲。其中先天性陰莖彎曲畸形常伴發於尿道下裂,但也有部分可發生在尿道正位開口者,稱為單純性陰莖彎曲畸形,約佔彎曲畸形病例的4-10%。陰莖可向腹側(下曲)、背側(上曲)及側方彎曲,其中最為多見的病例為下曲。早前所認為陰莖彎曲主要系尿道發育異常所致的觀點受到廣泛質疑。近年來,更多醫師認識到,海綿體不對稱也是造成陰莖彎曲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診斷
陰莖彎曲通過視診多可診斷,但彎曲程度及原因往往需在術中才能明確。術前應觀察陰莖勃起時情況,同時應用尿管或尿道探條檢查尿道有無發育不良,以及腹側陰莖皮膚與尿道關係等。就診前患者能自行拍攝陰莖勃起狀態的形態照片,一般從背側、腹側以及兩個側面進行拍攝以瞭解陰莖彎曲方向。為了對陰莖彎曲畸形進行有效的治療,需通過分型來選擇治療。
1.1 目前按彎曲病因將單純性陰莖彎曲分為四型:
1、皮膚性彎曲。可將陰莖脫套分離後行人工勃起,陰莖已伸直,則為皮膚性彎曲。此型彎曲程度最輕,矯正效果滿意。譬如包皮繫帶過短,牽拉龜頭引起陰莖下彎。
2、筋膜性彎曲。如脫套後行人工勃起仍有彎曲,尿道周圍存在緻密纖維性組織,切除後陰莖伸直,則為筋膜性,系Buck筋膜和肉膜發育異常、纖維攣縮所致。此型的治療需充分切除尿道周圍纖維組織。
3、海綿體不對稱性彎曲。尿道海綿體和尿道長度正常,海綿體背腹側或兩側長度不對稱導致彎曲。譬如:a、陰莖白膜發育異常,由於陰莖白膜發育不均衡,一側過緊,一側過鬆,致使陰莖出現腹曲、背曲和側曲。b、陰莖海綿體硬結症,該疾病不僅造成陰莖背曲或側曲,而且還會引起勃起疼痛和性功能障礙。c)陰莖外傷,性生活時用力過度,性交姿勢不正確,造成陰莖損傷,白膜破裂。日後形成疤痕,造成陰莖彎曲不良生活習慣,如手淫時用力不均,穿緊身內褲使陰莖長期向一側偏斜等。
4、尿道性彎曲。陰莖腹側尿道海綿體發育異常或缺乏尿道海綿體,表現為尿道短,呈纖維性尿道,或呈菲薄的粘膜性尿道,導致陰莖彎曲。對此型彎曲應按尿道下裂處理,需切除發育不良的尿道並予重建,如尿道結構較好,可切斷後重建短缺部分尿道。
在四型中,由尿道發育不良所引起者在單純性陰莖彎曲病例中不足10%,但對於存在尿道下裂的患者中此類彎曲較為多見。前三型所佔比例相近。
1.2 按彎曲嚴重程度分類,測量陰莖在勃起狀態下彎曲角度:1、輕型:彎曲小於30度;2、中型:彎曲在30-45度間;3、重型:彎曲大於45度。多數醫師認為大於30度的彎曲需積極手術矯治。
二、治療
多數陰莖彎曲不會隨患者身體發育而獲得改善,並且相反隨著青春期後由於性激素影響及出現性活動等原因,反而出現症狀明顯,如痛性勃起、不能完成性生活等。目前對於陰莖彎曲的外科治療中應用最多的是16點陰莖白膜摺疊技術和補片移植技術。簡單的說,陰莖白膜摺疊技術就是把彎曲對側的陰莖海綿體白膜採取各種方法縮短,從而矯正彎曲,適合於陰莖較長的患者;補片移植技術就是將陰莖縮短側的白膜切開並對缺損處使用不同材料進行修補,適合於陰莖較短的患者。
1、手術指徵:a、彎曲超過30度;b、伴有明顯症狀,如痛性勃起、不能完成性生活等;c、患者精神心理要求。
2、手術程序:
術中應在作陰莖袖套狀遊離後行人工勃起試驗,這是對臨床類型進一步評估重要的一步。根據情況,有時需要多次人工勃起方能準確判斷陰莖彎曲類型並作相應處理。如陰莖皮膚袖套狀遊離至陰莖陰囊交界區近側後,勃起試驗示彎曲已矯正,應視為皮膚性彎曲。若仍有輕度殘留彎曲,應完全切除鬆解尿道周圍纖維組織,以觀察是否屬於第二類型。若再次人工勃起仍有持久彎曲畸形而又與尿道長度或發育不良無關,則應按陰莖海綿體、白膜發育不相稱處理。陰莖彎曲的矯治手術可能在陰莖背側或腹側進行,應根據陰莖發育情況、彎曲嚴重程度而確定矯正部位及使用方法。對於嚴重彎曲,特別是考慮有短尿道者,常需同期尿道重建方獲成功。
3、常見的手術方式:
3.1 Nesbit手術 應用較為廣泛。用於海綿體不對稱(背側長於腹側)病例。早期術式僅作彎曲頂點背側摺疊縫合而不要求切開或切除白膜組織,因出現短期復發病例,其改良術式要求在彎曲頂點白膜作橫切縱縫或作楔形切除後縫合。
3.2 TAP白膜切除摺疊 應用較廣泛,主要用於海綿體不對稱的嬰幼兒和少年病例。術中明確彎曲系由海綿體不對稱所致後,於彎曲頂點背側中線旁(2點和10點)分離並提起Buck筋膜以避免操作神經血管束,在兩側白膜上分別作兩個平行橫切口(長約8mm,相距4-6mm),將四條切緣中前、後兩邊緣縫合(包埋白膜條並埋結在內)。
3.3 16點陰莖白膜摺疊法 由美籍著名學者Tom Lue教授創立的16點陰莖矯正法治療,在我院俗稱為"背背佳"術式。促成該術式應用的原因主要有三點:(1)近期對陰莖的解剖研究發現,神經在白膜表面呈網狀分散分佈於1點和5點及7點和11點之間,12點處即背側中線處為無神經區,並且該處白膜厚度最大,適宜行白膜摺疊;(2)臨床經驗表明,在中線兩側分離和提起Buck筋膜時,完全不損傷神經幾乎不可能;(3)中線旁白膜摺疊手術遠期隨訪病例中出現較高比例ED。在海綿體背側12點區陰莖背深靜脈兩旁作平行縱行縫線,如彎曲段較長,或較粗大的發育後陰莖,可作多點縫線摺疊。該術式對大多數非皮膚-筋膜性的陰莖彎曲能予以矯正。
3.4 海綿體旋轉 常用於伴有尿道下裂的重型彎曲病例。遊離尿道板後於腹側中線縱行切開海綿體白膜,於背側Buck筋膜下(神經血管束下)在海綿體兩側縫合,合海綿體向背側旋轉以矯正下曲。
3.5 陰莖海綿體與尿道海綿體拆分 又稱為前尿道鬆解尿道提升術。在尿道上裂的治療中,近年較多應用陰莖拆分的方法,一些醫師也將此方法應用於伴有尿道下裂的重型下曲病例,據報告,在精細操作下完全拆分陰莖海綿體後,約2/3病例海綿體得到充分伸直,另1/3彎曲明顯減輕(僅需另作簡單的彎曲直接矯正操作)。該術式手術範圍大,易於損傷陰莖的神經血管,對術者的要求較高,推廣較為困難。
3.6 海綿體補片 白膜摺疊手術伴有一定程度的陰莖短縮,故而對於重型彎曲而陰莖較短的病例,較多醫師認為應作海綿體補片以保留足夠的陰莖長度。本術式主要用於重型陰莖彎曲病例(常為伴有尿道下裂者)。常用的移植片包括白膜片(取凸側白膜移植於凹側)、真皮片、鞘膜片、靜脈片、硬膜片、人工合成材料片等,近年來由於組織工程技術發展,商品化白膜補片已進入中國市場,並獲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
3.7 其他術式
三、手術併發症
主要為殘留彎曲,重型彎曲術後殘留彎曲發生率相對較高。殘留彎曲發生原因往往與術者對彎曲原因和程度判斷不準確有關,按前述手術程序仔細考察彎曲的原因、選用相應手術矯治,並適時應用人工勃起試驗瞭解彎曲矯正情況,常能避免該類情況發生。如發生明顯的殘留彎曲並有明顯功能障礙,可再次手術矯正,手術方式與初治病例的處理相似。
尿道皮膚瘻也可能發生於陰莖彎曲術後,與同時進行的尿道重建有關。有時,手術醫師未認識到彎曲系由尿道發育不良所致,未進行尿道重建,也是陰莖彎曲矯正術後發生尿瘻的重要原因之一。對該類情況的處理與按尿道下裂術後尿瘻的處理相似。
多數陰莖彎曲病例術後功能良好,少數可出現勃起障礙。一般認為術後勃起障礙可能與神經損傷、海綿體內血栓形成等有關,部分病例與心理因素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