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性血管瘤是由於後天原因導致的血管異常增生性疾病,常見類型包括化膿性肉芽腫、微靜脈血管瘤、靶樣含鐵血黃素沉積性血管瘤、疣狀血管瘤、獲得性彈性組織變性血管瘤、櫻桃色血管瘤、叢狀血管瘤、獲得性多發性血管瘤病等。
化膿性肉芽腫(pyogenic granuloma)可見於牙齦組織、口唇、面部的皮膚或口腔黏膜,外形類似於黏膜息肉,呈鮮紅色,表面光滑,可有蒂。由增生的血管內皮細胞組成的多個小葉狀組織構成,類似肉芽組織,其中含炎症細胞浸潤,因此稱為化膿性肉芽腫。隨著血管瘤的生長,其中的血管成分逐漸減少,進而出現纖維化。
微靜脈血管瘤(microvenular hemangioma)是一種新近報道的良性血管腫瘤,由Hunt 等於1991年首先描述並命名,屬罕見病變,但Bantel 等1989年曾報道過一種微毛細血管性血管瘤( microcapillary angioma),兩者可能屬於同一種病變。臨床上多表現為孤立性紫色或紅色結節,或呈小斑塊狀及丘疹樣病變,直徑0.3~2.0 cm。病程較短,通常為數月,也可長達4年。發病部位以肢體最多見,尤其是前臂,其次可見於軀幹和小腿。患者以青年人居多,男女均可發病。臨床上常診斷為血管瘤,有時被誤診為Kaposi肉瘤。
微靜脈型血管瘤的組織學特點是腫瘤位於真皮內,由增生的薄壁小血管組成。這些小血管呈特徵性不規則分支狀,在真皮的全層內呈浸潤性生長。血管的腔隙多呈狹窄狀。內皮有時可略肥胖,圓形或卵圓形,但無異形性,核分裂象少見或不見。本病的另一個特點是在內皮細胞的外圍可見血管周細胞。此外,血管之間的基質常伴明顯的膠原樣變性,故又有促結締組織生成性血管瘤( desmoplastic hemangioma)之稱。間質內除少量淋巴細胞和肥大細胞外,多無明顯的炎症反應,也無紅細胞滲出或含鐵血黃素沉著。免疫組化標記顯示,內皮細胞多強陽性表達內皮性標記如FⅧ、CD31、CD34 和U EA-1 等,而血管周細胞則位於真皮內,由小血管增生形成,增生的小血管管壁較薄,呈分支狀,形態不規則,具有浸潤生長的特性。微靜脈血管瘤雖然由小血管構成,但血管管腔極細微,幾乎無紅細胞,因此稱為微靜脈血管瘤。微靜脈型血管瘤中血管的本質尚不清楚,可能屬於一種小靜脈。微靜脈型血管瘤屬良性腫瘤,局部切除後可治癒。
靶樣含鐵血黃素沉積性血管瘤(targetoid hemosiderotic hemangioma,THH)又名鞋釘樣血管瘤( hobnail hemangioma ),是由Santa Cruz 和Aronberg於1988年首先報告的一種具有靶樣外觀的皮膚良性血管性腫瘤。本病多見於青中年男性,常發生於四肢,表現為一靶樣損害,靶中心通常是直徑< 2cm 的紫紅或褐色丘疹,生長緩慢,無自覺症狀;其周圍皮膚呈棕黃色或正常膚色,最外周繞以瘀血環,該環可自行向外擴展,顏色逐漸變淡直到徹底消退,但靶心紫紅色丘疹或結節常常持續不退。未經治療的THH 皮損可持續存在1個月~2年,在此過程中,THH皮損形態可呈階段性或週期性改變。本病的組織病理學特徵是真皮淺層血管腔不規則擴張,管壁內皮細胞腫脹,似鞋釘突向管腔;真皮淺、中層血管周圍有淋巴細胞浸潤,可見含鐵血黃素沉積。本病需與色素痣、黑素瘤、Kaposi肉瘤和血管角化瘤等疾病相鑑別。治療方法首選手術切除。
疣狀血管瘤(verrucous hemangioma)是一種少見的血管畸形,出生時或兒童期發病。病因及發病機制不明。典型皮損為單側,成群,散在或融合性角化性血管性丘疹,有時呈線狀或匍行性。早期損害呈淡藍色,界限清楚,質地柔軟,逐漸擴大,呈衛星狀結節,繼之表面角化成疣狀。好發部位為下肢,特別是下肢遠端。主要採用CO2激光療法、冷凍療法或手術切除,切除應較深,以免復發。
獲得性彈性組織變性血管瘤(acquired elastotic hemangioma,AEH)於2002年由Requena等首先報道6例,2010年Martorell-Calatayud等又報道14例。臨床上常見於中老年女性,發病年齡63~76歲,平均64歲,病程數年。好發於目光易照射的皮膚(如前臂橈側或頸部一側),外觀呈單個紅色丘疹樣,形態多樣、不規則,但很少呈血管瘤外觀,故易誤診為基底細胞癌、鮑文病和紅斑狼瘡。腫瘤直徑2~5 cm,界清,呈紫紅色。鏡下腫瘤位於真皮淺層,毛細血管增生呈帶狀,與表皮平行;彈性組織變性,纖維緊貼於表皮,將血管與表皮分隔開,幷包繞或穿插在血管周圍;毛細血管呈結節狀,血管呈圓形或裂隙狀,被覆單層血管內皮細胞,核異形及核分裂罕見,無交通狀血管腔隙及紅細胞外滲,但部分病例偶見以淋巴細胞為主的感染。免疫表型:血管週上皮細胞α-SMA陽性,內皮細胞CD31、CD34和D2-40陽性,Ki-67和MPM-2顯示腫瘤細胞增殖力弱。鑑別診斷:早期Kaposi肉瘤、肢端皮炎。文獻報道腫瘤無復發。
櫻桃色血管瘤(cherry angiomas)又稱為老年性血管瘤(senile angiomas),為常見的獲得性血管瘤之一。成年早期即可出現,隨年齡增長而增多,以軀幹部為主,罕見於手、足或顏面。其病因尚不明確。臨床表現為卵圓形或圓形,直徑0.5~0.6mm深紅色丘疹,質軟,高出皮面,呈半球狀。數目多少不等。一般不需要治療,必要時可行激光或手術治療。
叢狀血管瘤( tufted angioma) 又名獲得性叢狀血管瘤或叢狀血管母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的良性血管增生性疾病,因其組織病理表現為真皮內散在叢狀或塊狀毛細血管而得名。多見於兒童和青少年,5歲以下發病多見,也可出生時就有,偶見於老年人。男女發病率均等,無明顯家族發病傾向,但是有家族集中發病的報道。
本病好發於肩部、頸部和上背部, 特點是緩慢擴展的暗紅色斑丘疹或斑塊,2~5cm大小,界限不清,有時伴有皮下結節。多數患者伴有疼痛,可能與局部血管壁肌上皮收縮和痙攣有關,受溫度或機械壓力刺激影響較明顯。本病病程約0.5~10年為生長期,隨之為穩定期,少數患者局部自發消退,但通常緩慢隨身體生長而相應增大,多數患者表現為持續性且終身存在。
診斷主要依靠皮損組織病理學特點, 需要與Kaposi肉芽腫、低度惡性血管肉瘤和嬰幼兒血管瘤鑑別。可採用藥物、激光或手術治療。
獲得性血管瘤的類型
發布於 2023-02-15 22:41
獲得性血管瘤的類型相關文章
概述
嬰幼兒成長過程中會引起某一方面的慢性疾病,對孩子健康成長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應該及時通過口服中藥的方法來進行治療,如果出現了草莓狀血管瘤或者皮膚表面出現淺表層比較淡的紅色突起,要及時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根據血管瘤類型不同合理治療,也可以選擇手術來控制病情,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血管瘤的類型有哪些?
步驟/方法:
1、
血管瘤類型比較多,第1種血管瘤是毛細血管瘤,是發生在皮膚表面或者
發布於 2022-12-11 08:28
0評論
概述
血管瘤的症狀是非常明顯的,而且血管瘤會分為不同類型,毛細血管瘤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也可能會引起患者出現了草莓狀血管瘤或者其他方面的血管瘤的症狀,根據患者的不同類型進行合理的治療,血管瘤的患者質地比較柔軟,而且可能會導致局部有腫塊樣物體的產生,可以通過手術來進行治療,預防其他方面的併發症,影響到患者的組織健康。
步驟/方法:
1、
血管瘤的種類是非常多的,有的患者可能會引起毛細血管瘤的產生
發布於 2022-12-11 14:49
0評論
概述
怎麼說呢,對於我們很多的人來說,尤其是不一樣的人來說,都是有不同的血管的,而且呢,不同類型的血管都是有不一樣的症狀的,而且,很多發生在成年人的身上,而且女性患者較多。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可到慢慢血管瘤增大後,壓迫傷及肝臟,患者會出現厭食,噁心等症狀,所以呢,一定要注意起來,不然的話,就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步驟/方法:
1、
首先,對於我們很多的人來說,人體皮膚會出現高低不同的包塊,呈紫色
發布於 2023-05-17 06:50
0評論
概述
朋友身上長了一塊紅色的斑,有些凸起,摸起來比較粗糙,不癢但是碰到有些疼,醫生說是血管瘤,可是我不太相信,就這麼一點東西就可以稱為瘤嗎,以後還會不斷長大嗎,總之很多疑問。查詢資料得知血管瘤是一種先天性的疾病,並且這種疾病的表現表現通常和腫瘤的類型以及大小等多種要素有關,所以我們每個患者的發病表現也是不相同的,具有一定的差異性。那麼血管瘤到底分為哪些類型?
步驟/方法:
1、
毛細血管型血
發布於 2023-05-17 00:58
0評論
概述
很多小孩剛出生的時候,就會出現有血管瘤的現象,這種情況家長都非常的擔心,害怕血管瘤繼續增大會壓迫到神經或者血管,對身體健康有嚴重的危害,所以孩子如果出現了血管瘤,家長一定要及時的呵護,平時一定要避免血管瘤破裂的現象,要到醫院通過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可以及早的治癒疾病,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沒有甚麼影響,也不會影響以後的生長髮育。
步驟/方法:
1、
嬰兒出現了血管瘤,往往在出生的一個月內會出
發布於 2023-05-17 14:10
0評論
概述
相比較於大人來講,其實小孩子更容易得血管瘤的,尤其是剛出生沒有多久的小寶寶,有時候生下來皮膚就會有異常,慢慢的血管瘤會有增大的症狀出現,可是有的生下來的時候,皮膚並沒有異常,是長到幾個月甚至一歲的時候,寶寶皮膚就會有突起,慢慢的皮膚顏色就會有些加深,與周圍的皮膚顏色不同,有的是深紅色,可是還有的是一叢一叢的,那是因為長的血管瘤不是一個類型的原因,看血管瘤的類型有幾種吧。
步驟/方法:
發布於 2024-06-09 13:46
0評論
概述
日常生活中的血管瘤這病比較的常見,且在生活中是有著很高發病率。另外我們還知道本病症發病人群比較多,尤其是在剛出生的孩子身上發病幾率比較大。一般說來它的病症類型比較多,大致上有尋常型、不尋常型以及混合型之分。其病變可多發,常併發精索靜脈曲張。一旦發病後大家要注意觀察,然後針對性治療最關鍵。簡單介紹一下這方面的基本常識。
步驟/方法:
1、
一般說來不少人常出現的這種血管瘤顏色種類不一,鮮
發布於 2022-12-11 09:32
0評論
一、毛細血管瘤多見於皮膚,以枕部、頭面、四肢和背部最多,不少長於口唇和舌部。毛細血管瘤大小不一,大的可佔據面部或肢體的大部,小的只有幾毫米,略高於皮膚。毛細血管瘤一般出生後就已存在,6個月內生長迅速,一二歲後逐漸停止生長。它影響美觀,破損後有大出血的危險,家長應密切留意。如果血管瘤較小,生長速度較慢,不在暴露部位,可待其停止生長後自行消退。若血管瘤生長速度較快,又嚴重影響美觀,就應立即進行治療,
發布於 2024-02-08 04:12
0評論
血管瘤從本質上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胚胎髮育過程中血管發育失常,血管過度發育或分化異常導致的血管畸形,一種是因血管內皮細胞異常增殖產生的真性腫瘤。
嬰幼兒常見的血管瘤:
1.毛細血管瘤:這種血管瘤多出現在四肢、背部、面部等,呈暗紅色,多高出皮膚,質地柔軟,遍佈面積可達整個發病部位。
2.蔓狀血管瘤:一般多發生在四肢,可在患病外表出現如樹枝擴張的血管,呈蔓狀,患者的局部皮膚呈暗紅或藍紫色,可摸到血管的
發布於 2024-10-29 09:06
0評論
肢體血管瘤是一種常見的肢體腫瘤,其組成與正常血管十分相似。肢體軟組織血管瘤雖然在影像學表現及生長方式與生長於其它部位者不同,但在組織學上,其構成同樣包括血管樣組織和不同比例的非血管樣組織。本文按其發生部位的不同,將肢體軟組織血管瘤分為表淺型、深在型和混合型三種。
1.肢體蔓狀血管瘤:患處局部皮膚顯現暗紅色或藍紫色,有時可摸到血管搏動或聽到血管雜音。相比較毛細血管瘤,這種血管瘤是一種比較少見但
發布於 2023-10-08 18:32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