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2-10-06 21:41

  月經不調,閉經,泌乳, 視物不清……可能是泌乳素瘤惹的禍。
  青春期或非哺乳期女性可能在無意間發現乳頭溢出白色液體又無其他不適。這種沒來由的溢乳可能是密如瘤惹的禍。
  這些年輕女性平常月經規律,而逐漸處出現週期不規則,經量減少,發展到停經,閉經,同時還有可能出現體重增加。婦科治療也不見好轉。如果同時還伴有頭痛,或者是看東西不清楚。這時就要當心是否患了一種患了一種稱為泌乳素瘤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還有相當一部分女性在婚後長期正常性生活而且沒有避孕的情況的下“只開花,不結果”。排除了雙方生殖系統方面的因素後,患泌乳素瘤可能是懷不上小寶寶的一個重要原因。
  男性過了而立不惑之年有了難言之隱―陽萎,性功能下降,還逐漸出現頭痛,或者視力減退等不適時也要考慮是否患了泌乳素瘤。
  甚麼是泌乳素瘤?是由垂體泌乳素細胞瘤分泌過量泌乳素(PRL)引起的內分泌疾病,是最常見的垂體腫瘤,好發於20歲―40歲的女性。
  泌乳素瘤有哪些表現?閉經,溢乳,和不孕不育為本病三大主要表現。
  月經失調:原發性閉經佔4%。繼發閉經佔89%,月經稀少佔7%。功能,黃體功能不全佔23.。77%。
  溢乳:自發溢出或擠壓性溢乳。可為雙側或單側。乳汁呈白色或黃色,水樣,漿液,或為乳汁。乳房多正常,或伴小葉增生或巨乳。
  不孕:泌乳素增多可抑制排卵引起不孕。
  併發症
  低雌激素反應:見於長期閉經者,如潮紅,心悸,自汗,陰道乾澀,性交痛,性慾減退,骨質疏鬆等。
  視力和視野變化:見於垂體腫瘤累及視神經交叉時,可出現視力減退,頭痛,眩暈,偏盲和失明。
  高雌激素反應:中度肥胖,脂溢,座瘡,多毛。青少年發病還可引起發育延遲。男性泌乳素瘤主要表現為陽萎,乳房發育和不育。
  如何診斷泌乳素瘤?
  血清泌乳素測定結合垂體CT掃描或核磁共振(MRI)一般可以確診此病。當PRL>I100ug/Ll高度懷疑考慮泌乳素瘤,當PRL>I200ug/l絕大多數為泌乳素瘤;PRL<I100ug/L者多數考慮高泌乳素血癥(包括某些藥物如胃藥,降壓藥,安眠藥等以及應激導致的血清PRL水平升高)。
  泌乳素瘤需要做的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肝腎功能;
  2、X線檢查;
  3、CT檢查;
  4、顱內鞍區核磁共振檢查(MRI)或不能MRI者做CT檢查;
  5、血清PRL水平的測定(安靜狀態下上午10點至11點抽血);
  6、其他垂體前葉激素水平的測定(血清GH,FSH,LH, TSH,ACTH, F;24小時尿uFc) 內分泌檢查和泌乳素功能試驗(泌乳素興奮和抑制試驗)。
  泌乳素瘤有哪些治療方法?
  泌乳素瘤的治療,決定於瘤體的大小,PRIPRL增高的水平,症狀及生育要求。泌乳素瘤患者在治療後大部分可恢復月經並懷孕。
  藥物治療:與其他垂體腫瘤的治療方法不同,藥物治療泌乳素瘤是目前國際上推薦首選的治療方法。其中首選溴隱亭是目前國內最常用的藥物。它是一種半合成麥角鹼衍生物,為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經受體轉換,可以抑制PRI合成和釋放。溴隱亭療法適用於各種類型高泌乳素血癥(HPRI)。也是泌乳素瘤首選療法。特別是對於年輕不孕又盼望生育的患者,藥物治療當為首選。
  手術治療:為傳統經典的治療方法。由於泌乳素大腺瘤多半無法徹底切除,術後仍需溴隱亭治療。手術治療泌乳素瘤的適應徵為:
  1、邊界明顯的垂體PRL微腺瘤,患者不願意長期藥物治療,或對藥物不能耐受者;
  2、腫瘤較大有視交叉壓迫等急性期壓迫症狀。
  3、一般需手術治療。
  主要適用於:
  1、溴隱亭治療3月以上無明顯效果的巨大腺瘤。
  2、要求生育的患者。但手術治療往往不徹底,術後仍需溴隱亭治療。
  放射治療:由於泌乳素瘤多數發生在育齡婦女,放射治療的最大副作用是引起垂體前葉功能低減,常需要終身的垂體前葉激素的替代治療,所以放射治療常不作為首選治療。放射治療適用於對較大的泌乳素瘤在術後可迅速降低顱內壓和改善症狀的輔助治療。,並可防止停藥後復發,達到長期控制。對於不能藥物治療(包括不能耐受藥物治療以及有嚴重合並肝腎疾病的患者)及手術治療的患者,可首選放射治療。

關於催乳素瘤的常識是甚麼?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