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諸多疾病都有一個很典型的趨勢,就是疾病日趨年輕化,例如腦梗死、腦出血、痴呆、抑鬱症、睡眠障礙等。當前很多從事IT行業的年輕人,生活方式很不健康:肥胖、久坐不動、吸菸、熬夜等,幾乎心腦血管病所有危險因素都佔全了,導致在30歲左右就出現了腦中風。”這是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神經內科尹又教授在接受掛號網的採訪時所說的。
尹又教授擅長老年痴呆、睡眠障礙、焦慮抑鬱等疾病診治。對於老年痴呆,尹教授表示這是一個交界性的學科,神經內科、老年科、精神科都能診治,但痴呆其實只是一個籠統的稱謂,其實痴呆根據病因不同包含幾十種,最常見的是因腦萎縮而引起的痴呆,即社會上所熟知的“阿爾茨海默病”。
痴呆與抑鬱症高度相關,但兩者的關係卻一直有爭論。尹教授說:“現在認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出現抑鬱意義完全不一樣:如果是年輕時出現抑鬱症,被認為是未來罹患痴呆的危險因素;如果在五、六十歲出現抑鬱,可能是痴呆的早期表現;如記憶力下降後出現抑鬱,則被認為是痴呆的加重因素。”
抑鬱症是年輕人群中的一種高發的情緒障礙,在診治方面仍存在很多誤區,尹又教授表示抑鬱症其實很容易治療,明確診斷之後,以目前的治療水平,只要患者配合治療,甚至可以讓他恢復到任意想達到的情緒狀態。“但關鍵是很多抑鬱患者不願意看病或者對這種疾病非常排斥,諱疾忌醫,也有些人認為自己的性格就是內向的,自己調節一段時間就好了。但如果超過1個月、2個月還是情緒一直低落,就要高度建議就醫了,服藥之後低落的情緒能夠很快緩解。”
一線抗抑鬱藥物服用半個月左右,情緒通常就會得到明顯改善,情緒恢復後維持2―3個月再慢慢減藥、乃至停藥,情緒恢復後需要通過生活方式輔助治 療,比如多運動、多與人交流等,尹又教授認為,抑鬱其實是個可大可小的問題。儘管如此,隨著疾病越來越年輕化,尹教授建議對抑鬱人群應該高度重視。年輕人還應特別注意避免熬夜,充足的睡眠對人類健康十分重要,近期自然、科學等雜誌先後發表研究證實睡眠可有助於清除腦內的有害代謝物質,當每天小於7小時睡眠時,腦內痴呆相關蛋白沉積就開始增加,當小於6小時就顯著增加。對於有這些危險因素的人群有甚麼好的建議呢?尹教授表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找到一個工作、生活之間的新平衡點,任何人都會有多重壓力,不要任何事都想面面俱到,把最主要的壓力解決了,注意勞逸結合,不打疲勞戰,定期鍛鍊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