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致病誘因很多,飲食結構不合理、動物蛋白吃太多、環境汙染、工作壓力大等都有可能讓機體免疫力失調,刺激腫瘤生成。同樣,女性在懷孕、哺乳期間,也進入了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的高發期,孕婦、產婦們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其特點是惡變程度高、進展快、復發轉移多、症狀類似炎症,從而非常容易被忽略。
【病例回顧】
2011年3月29日,上海市紅房子醫院乳腺科門診接待了一名蘇丹患者AZIZA女士。AZIZA在 9個月前生下她的第5個孩子時,發現右側乳房有一個指甲蓋大小的腫塊。於是,她輾轉於多家醫院就診,均被診斷為哺乳期乳腺炎,給予抗感染對症處理。幾個月過去了,藥用了不少,症狀卻沒有絲毫緩解,腫塊逐漸增大並疼痛難忍。經朋友介紹,她來到了紅房子醫院就診。病情的特殊性引起了乳腺科醫生的極大關注,仔細檢查後,醫生髮現AZIZA女士右側乳房有一大小約20*18cm的腫塊,質地偏硬,伴有明顯的皮膚粘連,且右側乳房上方可見散在的數枚皮下結節,外上方的皮膚表面則有破潰,並伴黃白色分泌物。仔細討論下,醫生們認為不排除乳腺癌可能,在徵求患者意見後,對患者實行右乳腫塊部分切取活檢術。與醫生們的估計相同,手術中冰凍切片顯示:右乳浸潤性乳腺癌。臨床診斷為“哺乳期乳腺癌”。
【甚麼是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
妊娠期乳腺癌,即妊娠同時發生或妊娠一年內發生的原發性乳腺癌。而哺乳期間發生的原發性乳腺癌,稱為哺乳期乳腺癌。這類乳腺癌臨床上較少見,但千萬不可輕視。據國外報道其發病率約佔全部乳腺癌病人的2-3%,而我國的報道高於國外水平,約佔全部乳腺癌病人的7-12%。
哺乳期乳腺癌的臨床症狀與一般乳腺癌相似,主要為乳房內出現腫塊及乳頭排液,乳頭排液常為一側乳房的單一導管,以血性及漿液性排液為多見,腫塊常為無痛性或伴有輕度疼痛。常伴有腋窩淋巴結腫大,由於乳房的增大,乳腺組織密度增高,X線檢查往往不易顯示腫瘤,給早期診斷帶來一定的困難。
【為甚麼懷孕和哺乳期間也會得乳腺癌?】
現在有一種普遍的觀點是,不生育不哺乳的女性發生乳腺癌幾率較高。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女性在懷孕、哺乳期間,是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的高發期。這是因為懷孕哺乳期的女性體內激素水平大為改變,雌孕激素分泌旺盛,刺激乳腺癌的生長所致。
【為甚麼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易誤診?】
哺乳期乳腺癌的確診多有延誤,那麼為甚麼呢?因為女性妊娠期間在激素的刺激下乳腺會發生增生和腫脹,此時很多乳腺腫塊和泌乳都會被認為是妊娠期的正常生理反應,因此患者和醫生都不宜察覺。同時,乳腺的增生和腫脹會影響視診和觸診的準確性,檢查和鑑別都會有一定困難。而妊娠期間增殖的乳腺組織本身在X線片中就會形成高密度的背景,與乳腺癌的X線表現相近,難以分辨。這些都妨礙了乳腺癌的及時診斷。上述病例中的主人公AZIZA女士就是由於這些原因延誤了診斷。
【如何鑑別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和乳腺炎】
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炎很容易和乳腺炎相混淆。
1、從外觀來看:兩者均可見到乳房部的紅腫熱痛等炎症表現,但急性乳腺炎時皮膚紅腫可較侷限,顏色鮮紅,而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皮膚改變廣泛,往往累及整個乳房,顏色為暗紅或紫紅色。
2、從淋巴結來看:兩者均可見到腋下淋巴結腫大,但急性乳腺炎的腋下淋巴結相對柔軟,與周圍組織無粘連,推之活動性好,而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的腋下淋巴結腫大而質硬,與皮膚及周圍組織粘連,用手推之不活動。
3、從全身症狀來看:急性乳腺炎常有寒戰、高熱等明顯的全身性炎症反應,而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通常無明顯全身炎症反應,如伴有發熱,則為低熱。
4、從病程來看:急性乳腺炎病程短,抗炎治療有效,而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則病情兇險,抗炎治療無效。
【如何早期發現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
孕期、哺乳期乳房出現異常症狀應立即就醫。孕期哺乳期女性應多觀察自身乳房情況,一旦有不明顯的炎症表現或摸到包塊,最好到專科醫院就診,必要時進行B超檢查。需要指出的是,懷孕超過三個月,接受胸部B超不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哺乳期(妊娠期)乳腺癌早發現、早治療,臨床療效顯著。但關鍵在於女性自身是否能否重視自我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