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2-26 12:31

  提要 通過l14倒病例的綜合分析,認為幽門螺桿菌陽性慢性胃炎的病機為邪氣侵襲,氣滯中皖,溼熱內蘊,脾胃虛弱,當以理氣暢中、清熱化溼,輔以健脾和胃及活血之品為基本治法。辨證立法並結合體內外實驗結果來選擇用藥是理想的組方途徑。

  關鍵詞 慢性胃炎;幽f]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種與慢性胃炎關係密切的細菌,曾先後被命名為彎曲菌樣微生物和幽門彎曲菌。電鏡觀察業已證實HP具有致細胞病變的能力,參與慢性胃炎的致病過程。如何應用中醫藥清除HP感染並減少複發率已逐漸成為慢性胃炎中醫藥治療研究的一個熱點。本文通過114例慢性胃炎病例資料的分折,並結合有關臨床報道,對HP陽性慢性胃炎的病機與治療作一初步的探討。

  l、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114例病例中,男性 6l例,女性53例;年齡18~71歲,平均41、1歲,其中30歲以下16例,30~40歲42例,41~50歲33例,5l~60歲l5例,6O歲以上8例;病程0、5~40年,平均8、3年,其中5年以下52例,5~10年23例,11~20年29例,2O年以上1O例。

  1、2 方法

  胃鏡檢查前,根據中國中西醫結合研究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1989年制訂的標準進行中醫辨證分型,然後作胃鏡檢查並於病變明顯處取活組織做病理診斷及HP檢測。HP檢測採用組織石蠟切片Warthin-Starry嗜銀染色法 。

  1、3 病理診斷及HP檢測情況

  114例中,慢性淺表性胃炎102例,慢性萎縮性胃炎12例。HP陽性者76例,HP陰性者38例。HP陽性組中,活動性胃炎共58倒,佔87、88%:而HP陰性組中的活動性胃炎為l8例 佔37、5%。

  1、4 中醫辨證分析

  共分肝胃不和型、脾胃溼熱型、胃絡瘀血型、胃陰不足型及脾胃虛弱(寒)型5個證型,各證型的HP陽性例數分別為30/38、10/11,12/18、4/12及20/35例。其中胃陰不足型HP陽性率最低,分別與前二型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均P<0、01);脾胃虛弱(寒)型HP陽性率也較低,分別與前二型比較,均P<0、05。

  對HP陽性、陰性者分組進行證候分析發現,HP陽性組中出現次數最多的5個症狀依次是科52例(68、42%)、疲乏50例(65、79%)、脘腹脹滿49例(64、47%)、嘈雜44例(57、90%)、胃脘痛42例(55、26%);HP陰性組中出現次數最多的5個症狀依次是疲乏31例(81、58%)、脘腹脹滿29例(76、32%)、科24例(63、16%)、納呆23例(60、53%)、口乾22例(57、90%)。其中HP陰性組納呆一症的出現率遠高於HP陽性組(19例,佔25%),P<0、O1。

  在舌脈象中,HP陽性組黃苔(薄黃至黃膩苔)出現率(40例,佔52、63%)雖高於HP陰性組(15例,佔39、47%),但無統計學意義;而HP陰性組的齒印舌(15例,佔39、47%)及少(無)苔、花剝苔(7例,佔18、42%)出現率均明顯高於HP陽性組(分別為14、3例,分別佔18、42%、3、95%),均P<0、05。HP陽性組弦(滑)脈的出現率(38例,佔50、9%)高於HP陰性組(10例,佔26、32%),P<0、O5;而細(數)脈的出現率(23例,佔30、26%)則低於HP陰性組(20例,佔52、63%),P<O、05。

  2 討論

  2、1 病機

  一般認為HP感染屬於中醫邪氣侵襲的範疇。本組資料結果表明,HP陽性慢性胃炎以實證(肝胃不和型、脾胃溼熱型)多見,虛證(脾胃虛弱(寒)型、胃陰不足型)相應較少。

  而在所有病例中,病程相對較短的肝胃不和、脾胃溼熱兩型的HP感染率都較高,其病變處於邪氣實的階段;胃陰不足、脾胃虛弱(寒)兩型病程均較長,屬於正虛邪亦不盛的狀態,其HP感染率較低。至於胃絡瘀血型則因多由其它證型變化發展而來,往往虛實錯雜,故HP感染率介於虛、實證型之間。

  從證候情況來看,HP陽性組和陰性組的常見症狀都包括有科㈦涓拐吐⑧性印⑽竿鍆醇舌苔黃、脈弦(滑)等氣滯不暢、溼熱內阻的表現,也包括有疲乏、納呆、口乾及齒印舌、細(數)脈等脾胃氣、陰虧虛的表現,說明中焦脾胃虧虛、氣滯溼阻熱蘊是慢性胃炎總的病理機制,而HP陽性慢性胃炎是以氣滯、溼阻、熱蘊為主,HP陰性慢性胃炎是以脾胃虧虛為主。

  有關臨床報道中的結果也大致相仿。如陳飛松等發現HP陽性率在各中醫證型中高低的次序是(脾胃溼熱>胃絡瘀血>肝胃不和)>(脾胃虛弱>胃陰不足),非脾胃虛組與脾胃虛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徐建國等發現HP陽性組中以氣滯型多見,其出現紅舌、黃苔(尤其是黃膩苔)、弦滑脈、胃脘痛、腹脹、大便乾燥、黑便、泛酸、納差等症狀均較陰性組為高;反之,HP陰性組舌淡、薄白苔及細小脈、便溏、面色不華又高於HP陽性組。

  綜臺分析HP陽性慢性胃炎的臨床表現,我們認為其病機當是邪氣侵襲,氣滯中脘,溼熱內蘊,脾胃虛弱。HP作為一種病邪侵襲機體,多在病變早期正氣較盛之時,邪客於胃,每致脾胃升降功能失常,氣機停滯中脘,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失常,則可致水溼內停、蘊溼成熱,從而產生氣滯、溼阻、熱蘊的一系列臨床表現,日久進一步損傷脾胃,又可致脾胃虧虛、生化乏源。

  2、2 治則

  臨床上多數人將HP感染作為“病邪”處理,治療注重祛除邪氣,併兼顧機體正氣。如吳滇等採用清熱化溼法為主,突出清熱燥溼健胃,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房靜遠等以扶正祛邪為治則,藥用補益脾氣和清熱解毒藥;徐建國等亦認為祛邪同時須兼顧正氣,治療上除清熱、理氣外,需酌加健脾益氣、溫中散寒之品。

  總的來看,祛邪與扶正結合使用是目前運用較多的方法。根據HP陽性慢性胃炎的病理機制,我們認為理氣暢中、清熱化溼,輔以健脾和胃及活血之品是其基本治則。現有中藥免疫藥理研究表明,補益藥與活血藥是具有較強免疫調節作用的兩類中藥,而有報道認為HP感染與機體的免疫功能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繫,HP陽性者胃粘膜中存在抗HP的特異性抗體。因此,應用理氣暢中、清熱化溼之法有利於症狀的消除和胃粘膜炎性改變等的恢復,輔以健脾和胃及活血之品,則更有利於從整體上調節人體免疫機能及胃粘膜血供狀態,從而達到清除HP感染、恢復胃粘膜正常狀態的目的。

  2、3 選方用藥

  分析以往的臨床報道,大致有三種組方方式:(1)根據辯證情況擬立治法並遣方用藥,如吳滇等的“清熱益胃湯”、徐建國等的“清幽湯”等;(2)結合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敏感藥物組方,如張琳等的“活胃沖劑”、吳巖等的“胃炎清等;(3)中西藥合用,如普長生等的“胃炎沖劑”等。以上三種組方方式各有所長,從突出中醫藥治療的優勢並提高用藥的針對性方面考慮,似以根據中醫辨證確立基本治療法則,並結合臨床和實驗研究結果選擇用藥的方式較為適宜。

  在以往的藥敏試驗中,主要是研究常用於胃病的部分中藥,已發現黃連、大黃、地榆、丹參、三七、玫瑰花、烏梅、石榴皮等對HP作用較強並已開始運用於臨床。今後還應擴大試驗範圍,並著重研究疏肝理氣、清熱化溼、健脾和胃、活血祛瘀類藥物的作用以及中藥複方抗HP的作用;同時要多進行臨床大數量病例的研究,以避免體外試驗與體內試驗結果不相一致的現象。另一方面,還應重視中藥間接抗HP作用的研究,主要可以從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以及破壞HP的生存環境、保護胃粘膜不受侵襲等方面著手進行。

  參考文獻

  [1]楊海濤,等、 中華消化雜誌,1988;8(6):319

  [2]周建中,等整理、 中西醫結合雜誌,1990;10(5):318

  [3]凌啟波、 實用病理特殊染色和組化技術,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42

  [4]陳飛松,等、 北京中醫,1990;(4):14

  [5]徐建國,等、 中西醫結合雜誌,i991;11(3):158

  [6]吳滇,等、 浙江中醫雜誌,1990;25(10):440

  [7]房靜遠,等、 中西醫結合雜誌,1991;11(3):150

  [8]徐建國,等、 中醫雜誌,1991;32(7):35

  [9]Wyatt JI, et al、 Immune response of the gastric mucosa to campylobacter pylori、 Scand J Gastroenterology, 1988;142:44

  [10]張琳,等、 中西醫結合雜誌,1990:10(5):268

  [11]吳巖,等、 江蘇中醫,1991;12(6):40

  [12]普長生,等、 中西醫結合雜誌,1989;9(12):722

慢性胃炎病機與如何治療?相關文章
1、絡病概述“絡”乃為經脈主幹別出的分支,《靈樞?脈度》曰“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其廣泛分佈於臟腑組織之間,形成網絡結構。內至臟腑,外至四肢肌肉,縱橫交錯,無所不至。具有溝通表裡內外,貫通營衛氣血,互滲津血、濡灌臟腑組織等功能。由於絡脈是營衛氣血津液輸布環流的通路,且絡體細小,分佈廣泛,一旦絡中氣滯血瘀痰阻則影響絡中氣血運行及津液的輸布,致使絡失通暢或滲灌失常,從而導致瘀血阻絡
發布於 2022-09-29 09:44
0評論
慢性胃炎患者多有腹痛、腹脹、胃酸、噁心、噯氣等症狀,部分患者並無明顯體徵,但慢性胃炎的危害卻不容小視,嚴重者還會引發胃惡變。慢性胃炎係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粘膜炎性病變,是一種常見病,也是現代人群多發病之一,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男女老少均可罹患,而且病程長,易復發,對健康影響甚大。慢性胃炎現代醫學專指胃而言,中醫學則論胃及脾,脾與胃相併而論。胃為水谷之腑,以通為用,胃氣以降為順,降則
發布於 2023-02-07 09:02
0評論
1、絡病概述“絡”乃為經脈主幹別出的分支,《靈樞?脈度》曰“經脈為裡,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其廣泛分佈於臟腑組織之間,形成網絡結構。內至臟腑,外至四肢肌肉,縱橫交錯,無所不至。具有溝通表裡內外,貫通營衛氣血,互滲津血、濡灌臟腑組織等功能。由於絡脈是營衛氣血津液輸布環流的通路,且絡體細小,分佈廣泛,一旦絡中氣滯血瘀痰阻則影響絡中氣血運行及津液的輸布,致使絡失通暢或滲灌失常,從而導致瘀血阻絡
發布於 2022-12-17 02:34
0評論
慢性淺表性胃炎又稱慢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最常見的類型,臨床檢出率達80%~90%。慢性淺表性胃炎是否需要治療,還應根據有無症狀來決定。對於只是體檢胃鏡報告有慢性淺表性胃炎,而本身無任何症狀的人而言,無須治療。假如有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隱痛、噯氣、反酸或噁心嘔吐等症狀,則需要對症治療。 此病會出現飽脹、噁心、嘔吐的人,可服用多酶片、多種益生菌製劑等;伴有膽汁反流的人,除了應用胃動力藥(如嗎丁啉)
發布於 2024-04-26 06:43
0評論
一、胃癌 慢性胃炎之症狀如食慾不振、上腹不適、貧血等少數胃竇胃炎的X線徵與胃癌頗相似,需特別注意鑑別。絕大多數患者纖維胃鏡檢查及活檢有助於鑑別。 二、消化性潰瘍兩者均有慢性上腹痛,但消化性潰瘍以上腹部規律性、週期性疼痛為主,而慢性胃炎疼痛很少有規律性並以消化不良為主。鑑別依靠X線鋇餐透視及胃鏡檢查。 三、慢性膽道疾病如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常有慢性右上腹、腹脹、噯氣等消化不良的症關,易誤診為慢性胃炎
發布於 2023-01-19 16:16
0評論
慢性萎縮性胃炎也稱萎縮性胃炎。是指胃粘膜表面反覆受到損害後導致的粘膜固有腺體萎縮,甚至消失,粘膜肌層常見增厚的病理改變。由於腺體萎縮或消失,胃粘膜有不同程度的變薄,並常伴有腸上皮化生,炎性反應及不典型增生。該病是消化系統常見疾病之一,在我國一般人群中,慢性胃炎的發病率甚高,其中萎縮性胃炎佔受檢人數的13.8%。慢性萎縮性胃炎多由慢性淺表性胃炎失治或誤治轉化而成,少數萎縮性胃炎可演變為胃癌,據報道
發布於 2024-09-09 02:27
0評論
概述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炎性病變,其實在現代社會中是一種常見病,而且其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從醫學技術上來說,自纖維內鏡廣泛應用以來,對本病認識有明顯提高。常見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糜爛性胃炎和慢性萎縮性胃炎。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常伴有泌酸腺的喪失,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內源性因子的減少。長期飲烈性酒、濃茶、濃咖啡等刺激性物質,可破壞胃黏膜保護屏障而發生胃炎。 步驟/方法:
發布於 2024-04-17 15:11
0評論
本病進展緩慢,常反覆發作,中年以上好發病,並有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增加的傾向。可有慢性不規則的上腹隱痛、腹脹、噯氣等,尤以飲食不當時明顯,部分患者可有反酸,上消化道出血,此類患者胃鏡證實糜爛性及疣狀胃炎居多。二、萎縮性胃炎 不同類型、不同部位其症狀亦不相。胃體胃炎一般消化道症狀較少,有時可出現明顯厭食、體重減輕,舌炎、舌乳頭萎縮。可伴有貧血,在我國發生惡性貧血者罕見。萎縮性胃炎影響胃竇時胃腸道症狀
發布於 2022-09-25 04:09
0評論
談到慢性胃炎很多老百姓都把胃不好,老胃病與慢性胃炎聯繫在一起。那麼究竟慢性胃炎是個甚麼樣的定義呢?慢性胃炎從字面上理解就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但慢性胃炎這種叫法是個籠統的概念,過去診斷這種病,有根據醫生判斷得出的,也有根據胃鏡檢查得出的,所以叫法診斷都比較混亂後來,隨著胃鏡的普及醫生們達成共識強調胃鏡活檢為診斷慢性胃炎的金標準。那麼問題又來了,按現在的標準可以把慢性胃炎分很多種,有慢性淺表性胃炎、
發布於 2022-12-08 07:37
0評論
慢性胃炎的危害一:胃出血慢性胃炎出血並不少見:1.粘膜萎縮變薄、血管顯露、粗糟食物磨搓、粘膜糜爛出血,以黑便為主要表現,若出血量大時,可突然吐血,重者頭暈、心慌、眠黑、大汗、甚至休克等。 慢性胃炎的危害二:胃潰瘍胃潰瘍與淺表性胃炎、糜爛性胃炎同在,存在明顯的炎症刺激,胃粘膜萎縮變薄,併發糜爛、潰瘍,應及時進行胃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治。 慢性胃炎的危害三:貧血慢性胃炎大量失血後伴有兩種貧血:1.巨幼
發布於 2023-01-19 16:09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