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關節炎還是脊柱炎,總聽到病人講“我有炎症,醫生讓我吃消炎藥,可是一直好不了”,問問吃的藥,都是各種“頭孢*素”。可見有些基層醫生也混淆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炎症”概念。
我們大多數人平時所謂的“炎症”,多是指細菌感染導致的一種反應,醫學上稱為“感染”。比如“肺炎”“氣管炎”“膀胱炎”等等,因為有了細菌微生物的侵蝕,產生了局部紅腫熱痛,白細胞升高(俗謂血象高),發燒等症狀,治療上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性的應用抗生素,也即平時大家常說的“消炎藥”來治療。
而關節炎的炎症,是一種無菌性的“炎症”,它不是由細菌微生物感染導致的,而是組織本身各種原因引起的病變。由於沒有細菌感染,就不存在使用抗生素的問題,醫生最常用的是一種“非甾體類消炎鎮痛”藥。這裡的“消炎”,是指消除組織局部本身的炎症反應。
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拿來區別,看似荒唐,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的確存在很大的混淆。
因此,預防抗生素濫用,需要明白兩種炎症的區別,其次,建議不論是專業的還是科普類的醫學術語,用“抗生素”代替“消炎藥”等稱呼,並讓它深入人心。
如何區分兩種不同的“”消炎藥的概念?
發布於 2023-02-28 05:26
如何區分兩種不同的“”消炎藥的概念?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