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早期多因風熱阻滯或肺胃積熱,治以疏風清熱利咽為主,佐以解毒散結;或因肝鬱氣滯血瘀,痰濁蘊結,治宜疏肝解鬱,活血化瘀,行氣化痰散結;晚期多為血瘀痰凝,氣陰兩虛,治宜益氣養陰,軟堅散結,扶正解毒,標本兼治。
中醫治療內容:
1)風熱阻滯型
主證:咽乾喉燥,幹嗆無痰,聲音嘶啞,鼻塞咽梗,苔薄黃,脈浮數等。
治法:疏風清熱利咽,佐以解毒散結。
2)氣滯血瘀型
主證:咽喉疼痛,如物梗阻,吞嚥不利,日久飲食不下,咳嗆痰血,肌膚枯燥,舌質淡紅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
治法: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3)肝鬱氣滯熱結型
主證:胸脅脹滿,頭暈目眩,喉部不適,有異物感,吞嚥不利,聲音嘶啞,口苦咽乾,舌燥苔薄黃,脈弦細,為早中期喉癌見證。治法:疏肝解鬱,清瀉肝火。
4)痰濁蘊結型
主證:胸脅滿悶,痰多而稠,聲音嘶啞、喉部疼痛或潰爛,頭脹氣短,舌淡紅,苔白膩,脈濡滑。
治法:行氣化痰散結,利溼洩濁解毒。
5)陰虛熱毒型
主證:幹嗆無痰或痰中帶血,口乾舌燥,音啞加重,煩燥難眠,便秘溲赤。若伴潰爛則咳汙血膿痰,口有穢氣。舌披黃苔,舌質紅或絛或青紫,脈弦數或細弦。
治法:滋陰涼血,清熱解毒。
6)氣陰兩虛型
主證:神疲倦怠,動則氣短,頭暈心悸,口乾咽燥。五心煩熱或咳嗽痰血,納欲不馨,呼吸困難,低熱纏綿,舌質淡紅或紅紫,苔薄或無苔,脈軟弱無力或細數。多見於喉癌中晚期或放、化療後。
治法:益氣養陰,潤肺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