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職業的關係,常常有人問起我這樣的問題“現在的腸癌的人那麼多,我會不會也的這種病啊?”。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問題。的確,大腸癌現在越來越多見,據最新統計:我國大腸癌發病率連年“走高”,每年新發病人數約13~16萬人,20年來發病率平均每年遞增2%。
那麼究竟甚麼樣的人容易得大腸癌呢?
首先是有家族腸癌遺傳病史的人群,這裡主要指直系親屬中有患大腸癌者,特別是連續兩代以上都有的,以及患病年齡在50歲以下者,其後代患大腸癌的危險性明顯增高,風險概率比普通人群高接近20倍。因此建議該類人群應當特別注意進行定期的防癌檢查,如定期的結腸鏡檢查以及與腸癌相關的腫瘤指標檢測。
其次是本人得過惡性腫瘤者,特別是已經患過腸癌的人群,其再患腸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10倍左右。這裡特別提醒一部分曾經患宮頸癌,使用放射性局部治療的女性,患直腸癌的機會就增加了。我們建議這些人除了在腫瘤手術後的5年內進行正規的隨訪外,5年過後並不是“大事完結”了,更要注意定期的檢查和隨訪。
第三類人群就是患結腸息肉者,特別是大腸腺瘤性息肉,其本身就是癌前病變,有接近80%的大腸癌是經過腺瘤性息肉轉變來的。為此要求有腸息肉的患者一是要及時切除息肉,二是一定要定期做腸鏡檢查。
第四類人群是大腸癌高發區40歲以上有症狀的人群。而我國大腸癌高發區主要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港澳臺地區,特別是江浙滬三地是最高發區。
第五類人群是患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由於大腸長期受慢性炎症的刺激而惡變成癌。因此,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一定要重視自己的這個疾病,不僅要積極治療爭取儘快治癒,而且對於長期經久不愈者或反覆復發的病例,可能要考慮進行外科手術切除這個“定時炸彈”。
還有一類人群就是來自血吸蟲疫區、患有血吸蟲病的患者,由於死的血吸蟲卵沉積在大腸黏膜刺激會造成癌變。因此,對於有接觸血吸蟲疫水或本得過血吸蟲病者,要定期做腸鏡檢查以排除腫瘤發生的可能。
最後要提醒的是還有一部分人群,如膽囊切除後的患者,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以及長期便秘者,雖然不如前面人群得腸癌的風險大,但根據資料研究顯示,他們得腸癌的機會比普通人群要大。
以上人群就屬於大腸癌高危人群,我們建議這類人群即使無症狀也必須定期去醫院進行結腸鏡的檢查。我們建議1~2年做腸鏡檢查1次,這樣有利發現癌前期病變-大腸腺瘤和早期癌,使患者能獲得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