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影響到小孩發展的家庭關係常有哪幾種?我們如何來應對呢?
第一種:孩子作為平衡器
夫妻之間關係是動態的,經常處於一種需要協調和不斷處理日常矛盾的動態過程。一般情形下,這種生活的日常衝突會在夫妻關係的內部處理掉。但是,如果夫妻中的一方當自覺自己的力量微弱,在處理夫妻衝突上處於不利位置,處於下風,或者自覺是一個被“損害”的對象,他往往會邀請第三方力量平衡兩者之間的關係,使得這種關係不至於因為張力太高而更加惡化。第三方起到平衡的作用,這個第三方往往就是孩子。比如,丈夫是一個小公司的老闆,經常很晚或者不回家,一個表面大家都能接受的理由是丈夫需要應付很多客戶,店面需要很晚才能關掉。於是,妻子自然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增多。但這並不必然成為丈夫覺得自己是家庭局外人的原因。事實上,導致如此故事的途徑是丈夫確實較忙,但是和妻子之間有些矛盾無法很好協調,他覺得妻子很固執,他的應對策略是“躲”――回家比以前晚一點。妻子覺得自己很無助,她無法掌控丈夫,無法預期丈夫回家的規律,於是她的應對策略是把孩子“拉”進來,和孩子過度的連接,有意無意地抱怨父親,講父親的“壞話”,通過孩子平衡自己的負面情緒,並通過孩子表達自己的不滿和希望丈夫規律回家的願望。於是,一個有意思的家庭現象發生了:孩子被拉進來到夫妻關係的互動中,他作為一個平衡器,緩衝了夫妻之間的問題,我們管這個叫做三角化。
目前,在我國,由於父母雙職工,工作壓力較大,大家庭祖輩因住在一起或者居住距離很近的隔代養育不算少見。這種將孩子作為家庭內各種人際關係力量的平衡器的現象屢見不鮮,再加上國人對於表達負面情緒和情感的迂迴,所以可以想象這種現象多加了一些中國的文化特徵。它的特點是甚麼呢?例子可以幫我們更加直觀看到。夫妻都是外地來大城市奮鬥的新一代移民,妻子的父母過來幫助照看小孩的起居。丈母孃和女婿之間有些不快,認為不太照顧老人的感受。於是,在他們之間存在張力。最初,加入平衡的是妻子,妻子盡力來協調和迎合雙方,但隨著矛盾的進展,孩子被外祖母“照看”地更多。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外祖母覺得自己是來照顧這個小家庭,她覺得自己終究是一個外來者,所以通過拉入孩子來獲得更多地力量感。女婿越來越覺得自己是被排除在這個家庭之外,他更加的晚回家,少說話,也更加嚴肅。
孩子作為協調家庭關係的平衡器對孩子的心理發展會有甚麼不利的影響呢?
本來是夫妻之間,或者家庭成人內部之間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加入孩子作為平衡力量,孩子會過早的出現各種無意識的補償和協調行為,以及和年齡不相適應的照顧行為。比如,象上面哪個例子,孩子會發展出一種自動的保護媽媽的意願,和媽媽聯合起來,“對付”爸爸,產生和父親的疏遠,更為嚴重的會恨爸爸。爸爸媽媽都是自己的親人,怎麼會有人變成“不被喜歡,甚至可惡的人呢?”在孩子的內心會時常出現這樣的不能整合的疑惑。一邊是媽媽,一邊是爸爸,孩子雖然在一個層面確實和媽媽有更多的共感,但是他/她始終無法彌合壞爸爸和好爸爸的分裂。這樣小家庭雖然沒有因為夫妻的矛盾而升級或者解體,但是以損失孩子正常心理發展為代價的。我們發現在這種環境下養大的孩子容易有內化的攻擊,比如自我貶低,脆弱的自我,自傷行為,容易發生焦慮和抑鬱,人際關係問題。
第二種:家庭關係過度粘連、邊界不清
家庭成員之間的過度粘連、邊界不清和很多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分不開。相比於西方家庭,我國家庭往往是三代人聯繫較為緊密,祖輩在經濟和家庭事務上較多地參與到小家庭,出現了“421”或“221”家庭。但這種家庭結構並不必然出現家庭過度粘連和邊界不清,而是增了可能性。那是甚麼呢?年輕父母過多地把養育小孩的責任讓位給老人,老人過多地參與到夫妻的婚姻生活中去。比如年輕夫妻與公婆同住,孩子是公婆主要負責照顧的,婆婆每天到小夫妻的房間打掃衛生,給小夫妻洗衣服。兒媳婦會對覺得不自在:婆婆進正在酣睡的夫妻臥房時連門都不敲,直接打掃屋子,然後“揚長而去”。或者是當著父母的面,直接對父母管教小孩的方法表示不贊同,甚至直接告知小孩不用理會父母。這就是家庭的邊界不清和過度粘連,這兩個名詞形容了同一個概念。
一種比較典型的情況是,有些年輕男子雖然已經為人夫為人父,但仍然是從小被媽媽寵著或管著長大,對媽媽言聽計從。那他怎麼能處理好和妻子的關係?當媽媽對兒子兒媳婦的婚姻生活、財務狀況、家庭分工都大包大攬地干涉時,這個年輕丈夫無法做一個完全獨立,或者退一步說,相對獨立的做決定。於是乎,便有了兩個女人和一個男人的故事。
在過度粘連和邊界不清家庭環境下養育大的小孩,會出現甚麼問題呢?
小孩的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維度是不斷地個體化,即能夠從和家人,尤其主要養育者慢慢逐漸地解離,從而形成和年齡基本匹配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漸進式獨立地完成發育任務,以及和他人有責任性地相處能力。這個過程就像一個子細胞正在緩緩地從母細胞中分離,這一過程有賴於母體的持續鼓勵。如果,家庭過度粘連,孩子完成這樣的過程就會遲滯,並且由於邊界不清,孩子各種合理發展需求會被不適當地侵入和限制。在人生的各個發展時期,可能會缺乏獨立和主見、依賴性增加、自我中心,放縱等。嚴重的會產生各種心理問題,人際關係問題和心身障礙等。比如,很多吸食毒品的人員家庭過度粘連現象比例高於普通人群。
一個平衡的家庭
是邊界清晰、各司其值,又相互溝通協作
家庭平衡是一個相對容易模糊地概念,平衡的意義在於家庭成員能夠和角色和年齡適合的自主又協作的處理日常矛盾,它不是指家庭的無矛盾狀態,恰恰是指家庭在衝突和矛盾面前展現出的修復和提升能力。簡單地從家庭結構講,首先是兩個獨立的人,他們組成家庭,成為夫妻,夫妻關係是一個家庭的核心關係,然後來了一個小孩,又有了親子關係。夫妻和小孩要以一個整體的形式,去應對兩邊的父母,這個圈要劃好。不能兒子去跟自己的媽媽劃了一個圈,把妻子撇在圈外。當然,對兩邊的父母來說,他們首先是夫妻的一個小圈,然後才是跟兒媳兒媳婦、孫子的關係,兒子和孫子,都不是這個小圈的組成部分。只有每個小圈劃好了,幾代人之間的大家庭才可能取得平衡。這就可以很多程度上避免,切斷過度的粘連,釐清邊界。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年輕人抱怨公婆或岳父母對自己的干涉太多,但是這裡有一個潛在地臺詞是這樣地:當你把你應該承擔的責任過多地推給老人,你就可能得放棄部分權力;當你指望老人給你洗衣服的時候,就不可能同時指望老人不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這裡提到這一點的用意是提醒年輕父母應適度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這有利於確立邊界清晰的家庭關係。
第三種、嚴苛的家庭教育
有時就是“焦慮的派遣”
現在家庭正在形成倒金字塔型結構:祖輩人數相對於孫輩多,家庭的很多未完成期望寄託在最小的孩子身上。嚴苛的教育也容易發生。在家庭教育中,紀律和規矩是是絕對需要的,但要有一定的彈性。過於嚴苛的規矩,會給孩子造成一個壓迫的、焦慮的心情。比如說,父母要求每天必須完成作業,這沒問題,但偶爾有一天,孩子不舒服,或者哪怕是貪玩忘了,沒完成作業,父母也要允許這種情況發生。如果不容易任何例外情況,久而久之,父母立下的嚴苛的規矩,每天完成作業,考試考多少分,考第幾名,等等,就變成了孩子內心對自己的絕對要求,如果達不到這些要求,他就會很焦慮、很自責、進而可能會自我懷疑,尤其是當他發現自己離這些要求越來越遠的時候,他的焦慮程度是外人難以想象的,自我強迫的發生幾率也會增高。
最後的建議:正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發展週期,會有不同的發展任務和需要克服的發展困難,家庭也會有發展週期,也會遇到困難。有些困難可以在內部解決,有些困難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並且,尋求專業的外部力量恰恰是一個人對家庭的高屋建瓴的更多的理解和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