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專家門診時,常常有患者問我“強直性脊柱炎可以治斷根嗎”?這個問題非常重要,但很難準確而簡單地直接回答,因為不同患者的病情不同,而且醫生認為能“治好”的含義是達到醫學上的“臨床緩解”,與老百姓認為的“斷根”含義不完全相同。
強直性脊柱炎常常被簡稱為“強柱”或“強脊”,英文縮寫為AS。該病主要發生於青壯年男性。約5%的強柱患者在兒童時期就發病。患強柱的病人,因為後背正常活動伸屈的關節和韌帶發生了炎症。這種炎症導致了疼痛和僵硬,通常自後背下部(包括臀部)開始,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發展到脊柱上部、胸部和頸部。最後關節和骨頭(椎骨)可以長到一起,互相融合、鈣化,使得脊柱變得僵硬、強直。其他關節,如髖、肩、膝或踝關節也可以發生炎症。
由於患者在起病時僅有部分症狀(臀部痛、炎症性腰背痛或髖痛等),而沒有脊柱活動受限或骶髂關節的X線改變,因此該類患者在早期階段難以被確診為強柱,而常被診斷為未分化脊柱關節病或中軸脊柱關節炎。
在治療方面,目前對強柱患者已被公認有效的藥物只有兩類:消炎止痛藥(非甾體抗炎藥)和生物製劑(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老百姓常把消炎止痛藥簡單地理解為止痛藥,常常遭到抵制或拒絕,這是不理智的。對那些處於病情活動期(自覺疼痛、晨僵、血沉或C反應蛋白升高)的患者,應該足量服用消炎止痛藥。如果效果不滿意,可以應用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後一類藥物的作用強度遠高於前一類藥物,但是其價格較高、需要注射給藥。另外,關節功能鍛鍊以及正確的生活姿勢,對於預防關節強直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經過積極治療,其中有10%-30%的未分化脊柱關節病(疾病早期階段)患者可以完全治癒(“斷根”);另有70%-80%左右的患者逐漸發展成強柱。其中60%-80%的強柱患者,經過積極治療、堅持關節鍛鍊,可以達到臨床緩解,即疼痛或晨僵消失、血沉或C反應蛋白等炎症指標正常。如果患者在早期應用腫瘤壞死因子拮抗劑達到治癒或臨床緩解的比例會很高,獲得的益處遠多於晚期患者。
簡言之,強柱屬於慢性炎症性疾病,與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樣,這類慢性病的大多數患者在醫學上都難以根本治癒(斷根)。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適當鍛鍊,有助於改善預後(防止關節畸形)。
無論是目前還是將來,人類不可能消除疾病或戰勝疾病,醫生只能盡最大能力減輕患者的疼痛程度、保護關節功能、減少併發症、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