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血壓的治療中,病友們常常存在這樣兩種誤解:一種是一旦發現高血壓,都要吃藥來解決;另一種則是得了高血壓,有了症狀才吃藥。
這兩種說法都是不正確的。
高血壓,哪種程度該吃藥?
一般說來,對於高血壓 1 級(即血壓 = 140~159 mmHg / 90~99 mmHg)並且尚未出現靶器官(心、腦、腎、視網膜等)損害的朋友,我們有時候會先讓飲食和運動發揮作用,觀察 3~6 個月,效果不理想再靠藥物出手相助;
然而若是血壓值達到高血壓 2 級以上(即血壓 ≥ 160 / 100 mmHg),或者從危險分層看屬於高危和極高危的朋友,我們一開始就會考慮使用藥物。
血壓降到多少才合適?
有不少高血壓朋友得病之後,認真吃飯了、用心運動了、好好吃藥了,但發現自己仍舊沒有把血壓給調整到生病前的狀態。這時候就開始灰心喪氣,覺得自己沒有了治療價值。
首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是平穩降壓不代表一刀切,不是說所有的高血壓病人,都只降到 140 / 90 mmHg 以下就可以,相對普通高血壓人群,有靶器官損害的病人,降壓標準更嚴格。
那甚麼才叫降壓達標?眾多的高血壓防治指南早已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1、 普通高血壓人群血壓應降至140/90mmHg以下;
2、 糖尿病或伴有腎臟疾病的人群應控制在130/80mmHg 以下;
3、 腎病蛋白尿小於1g/日者,血壓應控制在130/80mmHg 以下;
4、 腎病蛋白尿大於1g/日者,血壓要控制得更嚴格些,應低於125/7 mmHg。
參照這樣的標準,您達標了嗎?
降壓藥,到底應該咋調節?
降壓藥的使用中,醫生還會遵循以下原則:
1、 在添加藥物時,醫生們往往會從較小的劑量開始,慢慢摸索著逐步增量,以期在獲得最佳效果的同時,把副作用控制在最低;
2、 在單藥使用效果不佳時,醫生會考慮採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聯合的方式,合理使用,可使降壓效果顯著改善而減少不良反應;
3、 最好採用一天一次給藥並且具有 24 小時持續降壓作用的藥物,這樣做不僅方便了高血壓朋友,提高了治療依從性,還能保證長時間的血壓穩定,更有利於靶器官的保護;
4、 緩慢降壓、以2~3個月達標為宜。降壓過快,就會使得原本充盈的血管內,血流量相對減少,人體器官得不到「習以為常」血液量的供應,這樣反而可能誘發某些疾病。
綜上所述,高血壓是個慢性病,在治療上急不來。遵從醫囑,慢慢來,讓血壓降地更安全更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