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07 21:06

  後交叉韌帶是限制脛骨相對股骨向後移位的主要結構,後交叉韌帶損傷比前交叉韌帶少見。單純損傷時表現為脛骨後沉,如摩托車禍中擋泥板直接撞擊小腿近端前方。臨床症狀輕,容易漏診。
  目前認為,單純的後交叉韌帶II°損傷(後向不穩定小於10mm)推薦保守治療,而III°損傷,即後向不穩定超過10mm,應行後交叉韌帶重建術。II°損傷如果股四頭肌發達有力,通常能彌補後交叉韌帶的功能,運動員能繼續從事體育運動。經過康復訓練後,病人仍有後交叉韌帶損傷不穩定的症狀則需行重建手術。手術較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困難,結果較難預料。當前常用的移植物為自體N繩肌腱,股四頭肌腱等。也可以選擇異體的肌腱或跟腱。雙束重建更加符合後交叉韌帶的解剖特點。大多數後交叉韌帶重建後,康復進程比前交叉慢,而且訓練強度低;康復方案取決於移植材料、患者耐受度和手術大小。
  因此,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實施個性化訓練康復方案。比如我們長海醫院骨科對後交叉韌帶損傷分別採用自體N繩肌,異體跟腱,LARS人工韌帶進行重建。三者中,對採用自體N繩肌腱重建的患者我們最為保守,康復速度稍慢於常規康復計劃,尤其早期強調支具0°位保護,採用異體跟腱者因為脛骨端移植物帶有骨塊,固定牢靠,股骨端多為雙束固定,基本遵照以下康復計劃進行;LARS人工韌帶因為雙束固定,人工韌帶固定的韌度和最大失敗載荷均強於前兩者,且多數接受人工韌帶手術患者為靠近脛骨側後交叉損傷,術中保留韌帶殘段,以LARS作為加強,保留的PCL本身有癒合趨勢,康復可以較為積極。
  康復訓練程序階段訓練一(術後0-6周)
  本階段康復目標是提高髕骨活動度,防止股四頭肌萎縮;後交叉韌帶重建術後膝關節往往難以完全伸直,早期鍛鍊可減少該併發症的發生,尤其要注意術後早期小腿墊高,膝關節懸空,依靠重力把腿壓直;6周時膝關節活動度要達到0-90°。
  1、術後抬高患肢,持續冷敷
  2、踝泵運動
  鼓勵患者做足蹠屈與背伸活動,一屈一伸為一下,每次20~30下,每天3-4次,主動伸縮和被動牽拉小腿屈側肌肉,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防止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3、輕柔的髕骨鬆動術,左右滑動為主,上下滑動要小心
  4、股四頭肌等長收縮,此練習在患者能耐受的條件下逐漸進行
  指導患者做股四頭肌(大腿前面肌肉群)繃緊動作,肌肉必須最大主動收縮維持6秒,並注意檢查股四頭肌內測頭是否收縮有力,這是一個關鍵點。30-50次/小時,每天鍛鍊2-3次。
  5、支具鎖定在0°,練習直腿抬高,如恢復可,不帶支具進行直腿抬高練習直腿抬高至30°,並停留6秒以上,有些患者可能一下子抬不起來,可以先主動輔助練習
  6、術後第3周,開始膝關節活動度被動練習
  A、被動伸膝練習:仰臥位,小腿墊枕,完全依靠重力被動伸膝
  B、床邊屈膝練習,患者坐在床邊,患肢完全在重力下被動屈膝,術後4周爭取屈膝到70°,
  7、術後第5周,膝關節主動輔助屈曲練習
  A、坐位主動屈膝練習:患者坐在床邊,主動屈膝練習,有牽拉感後藉助健肢的重力作用助動屈膝,爭取6周後屈膝達到90°
  B、足跟滑動練習:仰臥下滑動足跟,主動輔助屈膝運動,如吃力可將健踝交叉放在患側踝關節前方,輔助患膝關節屈曲。
  階段訓練二(術後7-12周)本階段康復目標是逐步增大膝關節活動度,開始負重,逐漸實現步態正常化
  1、膝支具鎖定在完全伸直位,可使用柺杖,患肢負重50%-70%;或不用柺杖,在患者耐受下負重行走,當步行無痛後可去掉柺杖
  2、步態練習,面對鏡子行走練習,糾正不良行走姿勢;如條件可,負重行走或增加行走距離
  3、繼續屈膝鍛鍊,爭術後3個月時屈膝角度達到120°
  A、仰臥終末屈膝練習:仰臥位,主動屈膝,在屈膝範圍末點吃力者,可用彈力帶輔助屈膝或者用手屈髖抱膝
  B、俯臥終末屈膝練習:俯臥位,主動屈膝,腳後跟盡力靠近臀部,在屈膝範圍末點吃力者,可用彈力帶輔助屈膝
  4、抗阻力直腿抬高(需支具固定在0°伸膝位進行,耐受為宜)
  A、直腿仰位抬高
  B、直腿側位抬高
  C、直腿俯位抬高
  5、達到4後,主動伸膝:60°~0°開鏈漸進性抗阻練習。(避免主動開鏈抗阻屈膝練習)。
  6、單腿站立練習單腿站立,抬起的腿練習90°向後屈膝,並維持平衡,兩腿交替,每次持續6秒以上,每天各進行8-10次
  7、開始上臺階練習,臺階高度從10cm逐漸過渡到20cm
  8、如合適,本階段可嘗試邁下階梯訓練,臺階高度從10cm逐漸過渡到20cm
  階段訓練三(術後13-18周)本階段康復目標是恢復膝關節活動度,增強下肢肌力、靈活性和穩定性
  1、繼續膝關節活動度練習
  2、靠牆靜蹲練習,雙腿分開,背牆站立,緩慢蹲下,達到耐受的最大位置。達到80°後開始逐漸過渡到不靠牆的自由靜蹲,無論靠牆還是不考牆均不宜屈膝超過80°
  3、開始下臺階練習,臺階高度從10cm逐漸過渡到20cm
  4、無痛上下臺階後,開始上下樓梯訓練,早、中、晚各訓練半小時
  5、彈力帶終末伸膝練習
  6、彈力帶終末屈膝練習
  7、站立位各個方向抗阻練習
  彈力帶兩端固定在小腿水平,站立在彈力帶圈裡面,各個方向抗阻練習
  階段訓練四(術後19-22周)本階段繼續下肢肌力、靈活性和穩定性練習,為重返運動做準備
  1、無痛上下臺階後,開始上下樓梯訓練,早、中、晚各訓練半小時
  2、勻速慢跑練習,
  地面要平穩,最好選擇在公園和操場跑道上,跑步的距離不限,開始先控制在50-100米內,一般以身體微出汗和發熱為宜,避免疼痛條件下練習。
  3、雙腿往復跳臺階練習,臺階高度從10cm逐漸過渡到20cm
  在地面放置一堅固的箱子,雙腿同時跳上,落地時患肢輕輕落地,然後再跳下,同樣注意保護患肢。上午,下午各鍛鍊半小時,練習中間可適當休息2分鐘;如無箱子可橫置一跳繩,調整適當高度後雙腿齊跳,連續跳來跳去。
  4、跳躍投籃練習,為進一步練習平衡感,可在鬆軟的床上練習該動作
  5、模擬剪切步練習彈力帶齊腰水平固定兩端,人站立在彈力帶圈裡面,呈剪切步態抗阻力靜蹲
  6、術後6個月在醫生同意下可適當進行低強度體育運動,如游泳,自行車或羽毛球
  注意:以上訓練方案可滿足普通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低強度活動,對於運動員和體育愛好者如需重返高強度運動和參加比賽,22周以後需在專業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專項鍛鍊。

後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後的康復方案相關文章
AclN繩肌重建術後康復訓練方案本康復治療方案是針對重建acl的手術患者制定的,但具體的訓練方案還是要根據患者手術後的具體查體情況,恢復快慢,或是否存在合併膝關節其他損傷而言的,具體的方案的最終確定都要手術醫生和康復醫生決定。術前康復指導:介紹自己並教育患者術前及術後康復的必要性指導患者體位轉移,臥位到坐位,坐位到站位指導患者術後膝關節訓練動作,簡述住院期間訓練進度指導患者使用助行器或柺杖,學會
發布於 2023-02-17 00:06
0評論
一、初期(術後0-2周)目的:減輕疼痛及關節腫脹;早期進行肌力練習及關節活動度練習,以防治粘連及肌肉萎縮。上海第十人民醫院骨科程飈練習的初期以靜力練習(關節不活動,保持某一姿勢直至肌肉疲勞)為主。逐漸增加小負荷的耐力練習,即選用輕負荷(完成3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至疲勞為止。手術當天:麻醉消退後,開始活動足趾、踝關節;如疼痛不明顯,可嘗試收縮股
發布於 2023-03-25 22:26
0評論
一、初期(術後0-2周)目的:減輕疼痛及關節腫脹;早期進行肌力練習及關節活動度練習,以防治粘連及肌肉萎縮。練習的初期以靜力練習(關節不活動,保持某一姿勢直至肌肉疲勞)為主。逐漸增加小負荷的耐力練習,即選用輕負荷(完成3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至疲勞為止。不得過多行走,不應以行走作為練習方法,否則極易引發關節腫脹和積液,影響功能恢復及組織癒合。1、
發布於 2022-12-21 19:10
0評論
前交叉韌帶損傷、撕裂、斷裂是籃球、足球等對抗性體育項目中經常發生的運動損傷,當前交叉韌帶嚴重撕裂或斷裂時,會嚴重影響到人的運動能力,甚至正常的走路,此時外科手術重建前交叉韌帶顯得非常必要,而且必須要做,才能恢復正常的運動功能。前交叉韌帶損傷術後的功能恢復程度取主要決於兩個方面:外科醫生手術的完美程度和康復治療師康復訓練水平的高低。一旦外科手術完成,接下來功能的恢復程度就完全由康復水平來決定了。術
發布於 2023-01-16 18:56
0評論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流程一、初期(術後0-2周)目的:減輕疼痛及關節腫脹;早期進行肌力練習及關節活動度練習,以防治粘連及肌肉萎縮。練習的初期以靜力練習(關節不活動,保持某一姿勢直至肌肉疲勞)為主。逐漸增加小負荷的耐力練習,即選用輕負荷(完成30次動作即感疲勞的負荷量),30次/組,組間休息30秒,2-4組連續練習,至疲勞為止。不得過多行走!不應以行走作為練習方法!否則極易引發關節腫脹和積液,影
發布於 2023-03-23 10:31
0評論
1、本計劃應在骨科醫生的指導下執行。這裡提供一套常規治療方案。由於每位患者病情不盡相同,具體執行時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康復方案。2、前交叉韌帶術後的康復目的主要是針對:本體感覺、關節穩定性。中國中醫研究院骨傷科醫院關節鏡及運動醫學科劉勁松3、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支具穿戴6周,除膝關節康復訓練外,相鄰關節的主動活動應儘早開始。4、康復鍛鍊中存在的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練習停止半小時
發布於 2022-09-25 00:06
0評論
康復原則•禁止開鏈N繩肌訓練•通常移植物和骨的癒合時間需12周•小心不要讓脛骨向後平移(重力下的,肌肉動作)•通常不做CPM•PCL合併後外側角的修補或LCL修復遵循不同的術後護理•髖關節阻力運動應將阻力施於膝關節以上做髖外展和內收;當髖關節屈曲阻力可施於遠端。•監督物理治療一般需為術後3-5個月。第一階段:術後0-4周目標:•保護骨與軟組織結構的癒合•保護移植物•減少制動的影響:支具:•0-1
發布於 2023-01-04 05:06
0評論
階段一(術後0-2周)目標:減輕疼痛和消除腫脹術後1-3天1、踝泵動作:踝關節背屈(即腳尖往上翹),保持5秒,放鬆,踝關節蹠屈(腳尖向下)作用:促進下肢循環,消除腫脹,防止下肢靜脈血栓。         2、主動股四頭肌靜力性收縮動作:股四頭肌收緊,把髕骨往頭側提至最大程度,保持5秒,放鬆。作用:促進下肢循環,防止肌肉萎縮。        3、膝關節伸展位放置,抬高整個下肢作用:促進下肢循環,消
發布於 2023-01-16 18:01
0評論
1、術後即刻-術後第2周:(1)超短波治療消腫;(2)使用直膝支具12周;(3)持雙柺30%負重到術後第6周;(4)被動伸膝練習;(5)被動屈膝練習(CPM):術後第3天開始,術後2周被動屈膝達100-110°。當患者能獲得屈膝80-90°時,開始牆壁滑行練習;(7)活動髕骨;(8)術後第1天開始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和N繩肌肌力練習;2、術後第3-6周康復:(1)繼續保持膝關節伸展和肌力的練習;
發布於 2022-11-26 08:41
0評論
前交叉韌帶損傷或斷裂是最常見的韌帶損傷之一,很多年輕人喜歡的足球、籃球運動,都有很多膝關節扭轉的動作,易發生前交叉韌帶的損傷。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發展,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都已經發展的相當成熟了,但是術前術後的康復訓練都相對薄弱,這也是影響患者術後功能恢復的重要因素。經過重建手術,恢復韌帶的解剖結構,那麼以後韌帶及膝關節的功能如何,要靠科學的訓練才能恢復。前交叉韌帶損傷後,一般都是選擇擇期手術,待關
發布於 2023-02-17 03:01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