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遊出現外傷、難預料的車禍、運動導致的損傷……都容易導致患者出現骨折,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又被骨不連和骨髓炎的陰影所籠罩。
骨不連和骨質疏鬆關係密切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 80歲的李大爺半年前因一次意外股骨骨折後,一直臥病在床休息,然而半年過去了,骨折部位依然隱隱作疼,更別說下床行走了,檢查結果更是讓家屬大驚失色:骨折端仍沒癒合。即醫學所謂的“骨不連”。
骨不連又稱為骨折不癒合,是指在某些條件影響下,骨折後骨折端癒合功能停止,骨折端已形成假關節,假關節或骨折端再吸收、萎縮,使骨折間隙加大,不經進一步處理就不會癒合的病症。骨不連的病因一般跟患者因素、局部因素、手術因素等有關。年紀大的人及曾患骨代謝疾病、骨質疏鬆症等,均可能致骨折延遲癒合或骨不連。當然,還有一些患者術後未在醫生的指導下過早去除石膏固定,過早的鍛鍊或者負重,致使骨折端移位或造成內固定材料斷裂或螺絲釘鬆動,起不到穩定作用,形成假關節,致使骨不連。還有一些人不注意手術傷口的保護,可導致感染。感染可導致骨折端和軟組織壞死,同時也會延長局部充血時間,骨折端的壞死和吸收就更明顯,血管再生和重建血液循環時間延長,骨痂形成和轉化過程受到干擾,造成骨折癒合延遲或停滯,導致骨不連。
運動創傷後防感染最關鍵
一般來說,骨髓炎的發生需要3個條件:首先是細菌毒力,如真菌、寄生蟲、分支桿菌、支原體、革蘭氏陰性或者革蘭氏陽性細菌都可以造成骨髓炎;另外,許多手術傷口受到細菌的感染;其次,骨折後,關節穩定性喪失,骨骼和周圍軟組織常發生持續的炎症反應,不穩定骨折的炎症反應可以導致局部破壞面積的增大,同時也可能最後促成感染。而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發生在青壯年,無性別差異,散在發病,起病較急。多有輕度前驅症狀,如低熱、全身不適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受涼、過勞、外傷等常為發病誘因。
骨不連、骨髓炎的外科治療
骨不連的治療困難,患者所受痛苦多,醫生要對醫源性因素進行充分認識和處理。此外,必須在骨折治療全程注意預防骨不連發生。在骨折治療中必須注意以下幾點:避免骨折端形成間;骨折固定期間,應注意活動非制動關節;早期復位;固定要完善;儘量採取非手術復位法;加強營養;注意用藥,避免感染。手術治療是目前治療骨不連最主要的方法,90%以上的骨不連可以通過手術治療,且80%的病例預後良好,主要包括病變切除,合理內固定,骨折端加壓,加壓外固定,骨移植以及各個方法的聯合應用。
骨髓炎的治療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但積極預防感染為關鍵。急性化膿性骨髓炎大多數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應首先使用對該菌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如3天療效不明顯應及時調整抗生素。慢性骨髓炎因反覆發作及竇道長期不癒合,均需要手術治療。術後應注意患肢疼痛、腫脹情況,應在醫生的指導和協助下進行關節活動,防止關節強直及肌肉廢用性萎縮,恢復運動功能。出院後注意不要劇烈運動,堅持治療,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