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俗稱“結巴”,多在幼兒期形成。專家說,口吃大多在5歲以內發生,且有突發性。全世界有1%的人患有口吃,卻有4%的人在童年時代出現過口吃。口吃的形成原因中,心理因素很明顯。
專家認為,口吃本身是種心理疾病。臨床常見的病例中,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父母關係不好,經常吵架、打架,這些都會致使孩子長期處於恐懼、焦慮、緊張情緒中,引發口吃。
孩子之間互相模仿、經常和口吃的人接觸等,也可導致兒童出現口吃。此外,孩子在學習說話的階段,常有發音不準或咬字不清的情況,或者說話斷斷續續,父母如果過多矯正,學孩子說話,會使孩子產生心理壓力,語言表達能力跟不上思維的速度,就會出現口吃。口吃沒有遺傳性,之所以有些家族中有口吃的,孩子也容易出現口吃,多是幼兒的模仿天性造成,只要及時糾正,一般都可以調整過來。
專家說,口吃一般很少用到藥物治療,主要是展開語言訓練,而家長是小孩最好的康復指導老師,家長要儘量用清晰、簡單的短語與孩子交流。她建議,家長營 造一些輕鬆的語言環境,多創造機會讓孩子主動開口表達。如果孩子還有口吃,千萬別說“慢慢說”“你再說一遍”這樣的話語引起他的注意,這隻會造成孩子焦慮 不安以及挫折感,不利於口吃康復。應該傾聽孩子講甚麼,而非在意孩子是否講得流利。此外,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唱些朗朗上口的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