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於 2023-03-12 07:11

  隨著脊柱病研究的發展及影像學的進步,尤其是MRI的普及,使臨床上脊柱病的診斷越來越清晰,同時也出現越來越多的混亂和爭論。尤其是椎間盤突出的診斷。現參考相關文獻,做一簡單概述。
  1、概念
  胸腰椎椎間盤突出胸腰段包括下胸段T11、T12和上腰段L1、L2節段,是胸椎後凸向腰椎前凸轉換的部位,亦是容易受傷的部位。胸腰段椎管內神經結構包括圓錐上腰髓、圓錐、馬尾以及神經根。90%的人脊髓終止於L1椎體或L1/L2間隙平面,亦有人脊髓終止於T12椎體下1/3至L3中1/3處。
  2、臨床表現及診斷
  本病早期症狀不典型,表現為腰背部酸脹不適、疼痛,常誤診為腰背部筋膜、肌肉慢性勞損等,後期脊髓壓迫症狀明顯時,常易與椎管內腫瘤、頸椎間盤突出症、腰椎間盤突出症等相混淆。胸腰段椎間盤突出主要引起背痛、下肢疼痛、行走功能障礙及括約肌功能障礙。T11/12椎間盤突出主要引起上運動神經元受損,表現為背痛、下肢疼痛,疼痛常難以定位,因疼痛而行走障礙明顯,腱反射亢進,錐體束徵陽性;T12/L1椎間盤突出可引起下運動神經元受損,也可引起上運動神經元受損,同時也可有神經根受壓。表現為大腿前側及外側的根性疼痛、行走障礙及括約肌功能障礙。腱反射可以亢進也可減退,錐體束徵可為陽性也可正常,可有股神經牽拉試驗陽性。L1/2椎間盤突出主要表現為神經根受壓,大腿前側及外側的根性疼痛明顯,腱反射基本正常,一般不會出現錐體束徵,股神經牽拉試驗多為陽性。這些臨床表現與胸腰段的神經解剖基本一致,說明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的臨床表現有一定的規律性,但由於解剖的變異,突出類型的不同,同一椎間盤突出的臨床表現亦有差異,這就造成了臨床表現的無特徵性。有學者認為,以下情況提示可能存在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症:

①胸背部、大腿前方或腹股溝疼痛

②下肢痛廣泛且模糊,難以定位

③步態障礙,但腰椎檢查難以解釋

④膝反射亢進和(或)踝陣攣,即使輕度異常也需要注意

⑤明顯腰骶神經根病變表現,但腰骶部影像學表現又難以解釋臨床表現。
  大部分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症起病緩慢,病史較長,逐漸加重。臨床症狀最突出的表現是下肢無力和麻木,有的患者表現為下肢發僵、不靈活,常主訴整個下肢麻木。此外疼痛和大小便困難也較常見。極少數患者甚至表現為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神經根性損害的症狀與體徵。由於可能受到累及的神經是脊髓腰膨大、脊髓圓錐或馬尾神經,使得胸腰段椎間盤突出症表現複雜多樣。當椎間盤突出位於T10~11節段時,臨床主要表現為上運動神經元損害,即下肢的生理反射亢進,病理反射陽性,肌張力增高等;當椎間盤突出位於T11~12或T12~L1節段時,則可以同時出現上運動神經元與下運動神經元損害的表現,即下肢又可能有生理反射的減弱,也可能引出病理反射;當椎間盤突出位於L1~2節段時,主要表現為馬尾神經損害的表現。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症狀與體徵並非胸腰段椎間盤突出所特有,在臨床上胸腰段的壓迫性疾患都可以有上述表現,如胸腰段OPLL、後凸畸形等。瞭解這一特點,通過仔細物理檢查,將有助於我們比較準確判斷出病變部位。有學者提出,如果X線平片顯示患者胸腰段脊柱後凸加大,或一節或兩節椎體楔形改變;或發現椎體後緣骨贅等,就要高度懷疑為胸腰段椎間盤突出,進一步通過MRI檢查即可確診。
  3、結語
  需要特別提出的是。經MRI檢查顯示有胸椎椎間盤突出的病例中可以有高達15%的人沒有神經症狀與體徵,所以一定要結合臨床症狀綜合考慮,才能確診。

胸腰椎椎間盤突出症的診斷要點相關文章
腰椎間盤突出症高發人群一、以往腰椎間盤突出症常被認為與運動或勞動不當造成的腰椎間盤損傷密切相關,腰椎間盤突出症中老年為高發人群。然而,據某醫院近日對近一年收治的2000餘名腰間盤突出症患者進行的調查統計資料顯示。因靜坐不動而致腰椎、腰肌疾患的佔總數的50.6%,其中3/4為15至35歲的年輕人,腰間盤突出開始盯上年輕人。 腰椎間盤突出症高發人群二、在一家大型企業做計算機工作的28歲女青年王某,上
發布於 2023-10-20 09:47
0評論
腰椎間盤突出,只要認真地做腰功操,每天做3次,堅持一段時間,腰椎間盤突出症極有可能康復。即使腰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也要堅持天天做腰功操,至少每天做一次,並且保證不再勞動過度。這個腰功操,對骨關節炎、肩周炎及其他腰傷也有效。 腰功操的口訣是:一伸二抱三蹬腿,四屈五蹺六搖晃,七腰打床八揉腹,九應拽腳來幫忙。具體地說,就是以下的幾個方面。 “一伸”,就是平仰在床,鼓起小腹,雙腳跟同時後蹬;“二抱”,就
發布於 2024-12-29 20:53
0評論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腰部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在腰椎間盤各部分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後,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於後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的組織,如脊神經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症狀。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越來越趨於年輕化,現在絕大多數中青年人群是因為不注意保養自身,缺少保健知識
發布於 2023-03-13 20:16
0評論
概述 我們知道生活中那些特別勞累的人或者是經常站著的人都是非常容易患上這個椎間盤突出的疾病,這個疾病雖然不是甚麼特別嚴重的疾病,但是這個疾病一發作起來也是非常難受的,真的可以說是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很多朋友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不瞭解,所以不能夠及早的發現和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這樣可以說是非常危險的,那麼這個疾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步驟/方法: 1、 首先一個對於那些早期的患者來說我們
發布於 2023-07-27 03:57
0評論
1.適應症: A.病程短,症狀較輕B.疼痛症狀較重,但病程短且神經功能基本正常C.病程較長,但對工作生活影響較小,且神經功能基本正常D.雖病史較長,但以往非手術治療有效E.全身狀況差,無法耐受手術。 2.臥床休息: 可以有效減少椎間盤的壓力,從而減少神經根所收到的擠壓;還可以消除腰椎椎旁肌損傷,以及下床活動所帶來的神經根動態擠壓和刺激,有利於神經炎症的消退。 3.藥物治療: 包括神經營養,止痛,
發布於 2024-05-15 17:45
0評論
方法一:拱動腰部。兩腿併攏站定,使勁將腰部、臀部往前拱動、擠壓,直到極限,然後收回。如此反覆15次。 方法二:捶擊腰部。取站式,兩腿稍分開,左右手半握拳,輪流朝後捶擊腰椎間盤突出之處。做50次,力度以能忍受為宜。 方法三:退步行走。挺胸倒走,雙手自然前後擺動,步子宜大些,默數500步。晴天在戶外平地上走,雨天時可在室內走。 END 按摩法: 按摩法非常簡單,腰椎突出的那一節兩邊的肌肉一般比較僵硬
發布於 2024-05-15 17:52
0評論
1、三七地黃瘦肉湯 原料:三七12克打碎,與生地30克、大棗4個、瘦豬肉300克。 做法:入沙鍋,加適量水,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1小時至瘦肉熟爛,放調鹽適量。飲湯吃肉,隔日1劑。功能活血化瘀,定痛。 功效:主治氣滯血瘀型急性腰椎間盤突出症。 2、芡實粥 原料:芡實30-50克,粳米100-200克。 做法:將二者同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改用小火熬。 功效:芡實性味甘平,能固腎澀精、健脾止瀉,適合中
發布於 2024-12-29 21:20
0評論
(1)加強鍛鍊增強腰部肌肉。長期缺乏身體鍛鍊,腰部肌肉力量減弱,不利於保護椎間盤。例如在睡覺前將腰部和臀部反覆抬高呈弓狀,可以達到一定效果。 (2)避免持重新媽媽剛經歷生產,自己不要抬重物,動作不要過猛。拿東西時身體要靠近物體,避免閃腰。 (3)休息。充分的睡眠可幫助產婦恢復體力,恢復肌肉的彈性。不能搬動較重的物體,減少腰部受傷的機會。 (4)適當控制體重。大多數產婦產後體重都有明顯的增加,過於
發布於 2024-12-29 20:59
0評論
概述 無論頸椎間盤突出患者最終會是選擇甚麼樣的方案解決病情,相應的檢查診斷都是必不可少的,從而避免出現誤診漏診現象。 步驟/方法: 1、 在初步判斷患者究竟是甚麼疾病的時候,需要觀察患者出現不適現象的部位有何特殊的體徵,同時結合患者自訴的各種症狀表現進行初步診斷。此時坐診專家的臨床治療經驗是否豐富,將會對初步診斷結果帶來不小的影響。 2、 在進行初步的判斷之後,就需要對於患者曾經的病史進行
發布於 2023-07-22 23:09
0評論
腰間盤突出是一種高發於中年人的骨科疾病,很多中老年人到一定的年齡都會患上這個疾病。腰間盤突出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很多患者都受到很大的創傷。他們都很急切地想擺脫腰間盤突出。那麼,治療腰間盤突出的方法有哪些呢? 1、加強脊柱鍛鍊 運動同樣對骨骼肌肉有良好的作用,如肌肉附著處的骨突增大,骨密度增高,肌肉力量增強。運動改善了骨、關節、韌帶的血液循環,增加了代謝過程,使骨骼的有機成分增加,無機成分
發布於 2024-12-31 10:38
0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