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姨最近遇上了煩心事。一年來總是覺得疲勞無力、精神不振,本以為是上了年紀的緣故,可一週前無意中摸到腹部有一個硬邦邦的東西讓她慌了神:該不會是腫瘤吧?她急忙到我院就診。一番檢查後我發現張阿姨是重度貧血,是由“脾臟腫大、脾功能亢進”引起的。張阿姨納了悶:自己是公認的好脾氣,怎麼就脾臟腫大了呢?其實,脾臟大小與“脾氣”可沒有任何關係。
一、脾臟有哪些功能
脾臟位於左上腹,由幾條韌帶“懸掛”在腹壁前後,毗鄰胃、胰腺、左腎和結腸。脾臟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佔全身淋巴組織總量的25%,是機體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中心。它可以製造免疫球蛋白、補體等免疫物質,發揮免疫作用。 脾臟也是血液循環的“濾過器”。當血液中出現病菌、抗原、異物、原蟲,以及衰老死亡的細胞,特別是紅細胞和血小板時,脾臟中的巨噬細胞、淋巴細胞就會將其“吃掉”。
脾臟還是人體的“血庫”。人體休息、安靜時,它可以貯存血液;當人體處於運動、失血、缺氧等應激狀態時,它又將血液排送到血循環中,以增加循環血容量。
成年人的脾臟大致有自己的拳頭那麼大,重200克左右。正常狀態下一般摸不到脾臟。仰臥或右側臥位時,能觸摸到脾臟邊緣,說明脾臟有腫大情況。且此時脾臟已腫大至少一倍以上。若通過超聲檢查,可以比手摸更早地發現脾臟腫大。
二、哪些情況會引起脾臟腫大?
脾臟腫大的原因比較多。其中,只有少數人是生理性腫大。大多數人發現脾臟腫大後,應在醫生指導下尋找病因,並要定期複查。
引起脾大的主要原因有:(1)感染性脾臟腫大,各種急、慢性感染,如傷寒、副傷寒、黑熱病、瘧疾、敗血症、晚期梅毒等;(2)充血性脾臟腫大,肝硬化門脈高壓症、慢性心力衰竭致心源性肝硬化、慢性縮窄性心包炎、門靜脈或脾靜脈血栓形成、斑替氏綜合徵等,都可能導致脾臟充血、腫大;(3)增生性脾臟腫大,見於某些血液病如白血病、溶血性貧血、惡性淋巴瘤、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等;(4)其它少見病因如脾臟原發性腫瘤、囊腫、播散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結節性多動脈炎、高雪氏病等。在長江中下游地區,脾臟腫大比較常見的原因是繼發於病毒性肝炎或血吸蟲的肝硬化、門脈高壓症。
三、脾臟腫大會有甚麼後果?
剛才說過,脾臟是血液循環的“濾過器”。這是因為脾臟組織中有許多稱為“血竇”的結構,血竇壁上附著大量巨噬細胞,能夠吞噬衰老的紅細胞、血小板等“髒東西”。
脾臟腫大後,血竇增加,對血液細胞的吞噬和破壞作用會增強。患者便會出現貧血、血小板減少甚至白細胞減少等表現。此外,如果患者腹部受到跌撞等外傷,極易造成脾破裂,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四、脾臟腫大如何早知道?
在正常情況下一般摸不到脾臟。如仰臥位或側臥位能摸到脾臟邊緣應認為脾臟腫大。有些膈肌位置低或體瘦弱的人,特別是女性,偶也能摸到脾臟的邊緣,但相當柔軟,並無壓痛,與病理性脾腫大不同。脾大的病人通常會有以下一些症狀,如貧血、出血點或瘀斑;水腫和腹水;厭食、腹脹等。
上圖:正常人脾臟影像學表現
下圖:脾臟腫大影像學表現